“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总书记同劳动人民在一起
来源: 人民日报 综合作者:胡果 吴秋余 王观 刘诗瑶 2023-04-30 22:35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总书记同劳动人民在一起

劳动,一切幸福的源泉,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

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

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

“我们的根扎在劳动人民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这是奋斗者的新时代。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无数平凡英雄孜孜拼搏,汇成新时代中国滚滚洪流。非凡十年,脱贫攻坚战场、乡村振兴路上、科技攻关前沿、抗击疫情一线……处处跃动奋斗者的身影。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欣欣向荣,14亿多中国人民踔厉奋发,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这是创新者的新时代。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非凡十年,技能人才突破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奋斗者”号万米深潜、“复兴号”驰骋神州、C919翱翔蓝天、“太空之家”遨游苍穹……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依靠创新型劳动、创造性劳动,古老的东方大国在创新中赢得美好未来。

这是追梦者的新时代。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伟大事业,始于梦想、成于实干。非凡十年,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勠力同心、接续奋斗,“中国梦·劳动美”有新篇。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

新时代的领路人,同劳动人民在一起。新时代的劳动者,心中有梦想,肩头有担当,手上有干劲,脚下有方向。

劳动本色——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

一把铁锹培新土,一柄锄头映初心。

两张照片,跨越30年,诉说一以贯之的劳动本色。

2019年4月,一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的照片刷屏“朋友圈”。

照片中,总书记扛着铁锹,大步走向植树地点。这一幕,让人们想起一张老照片。

那是1989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带领地直机关干部参加义务劳动,也是这样微笑着,一把锄头扛肩上,大步走在田埂上。

同劳动人民在一起,对劳动有着深刻的理解,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2012年11月15日,面对中外记者,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用质朴的话语宣示奋斗决心。

新时代十年来,甘苦与共,丹心如一。

黄河入海口,俯身摘豆荚,一撮一捻,细细咀嚼:“豆子长得很好”;中原大地上,托起麦穗看灌浆,对老乡笑言“我们都是种庄稼出身”;甘肃八步沙林场,同林场职工一道扶起开沟犁;北京草厂胡同,和街坊四邻团团围聚包饺子……

与人民同劳动,彰显大党大国领袖的劳动本色、为民情怀,激荡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志气底气、磅礴力量。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崇尚劳动光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范畴;劳动至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从《共产党宣言》中“万国劳动者团结起来”的号召,到《国际歌》中“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的呐喊,再到《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的誓言,无不深刻启示今天的我们:劳动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胜利之本,劳动人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

“一勤天下无难事。”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是炎黄子孙用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路,是团结带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探索开辟出来的;新时代十年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伟业,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化为继往开来的强大动能。

新时代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全国广大劳动者,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阐释劳动的价值和劳动者的作用,就劳动本质论、劳动价值论、劳动关系论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倡导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时代强音;

强调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

…………

立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将劳动与创造、劳动创造与历史进步、劳动创造与人生幸福统一起来,既与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一脉相承,又同中华民族传统价值理念一体交融,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路径,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新思想指引新实践、新伟业,劳动观连着发展观、执政观。

人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目的。始终同劳动人民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了人民,一心一意依靠人民。

“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发出号令。

深知“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自然向人民问计、听人民心声。

为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与劳动模范、种粮大户、乡村教师、扶贫干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货车司机、网店店主、农民工等齐聚一堂,真诚互动。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开局之年首次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看“黄金水道”车船如织,听企业车间机器轰鸣,和渔业专家对话,与荔枝果农谈心,4天辗转千里,一次生动而深刻的调研示范。

“群众工作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我们党靠群众工作起家,同样要靠群众工作实现长期执政。”实践和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智慧、无尽创造,同劳动人民在一起,就能听到真话、觅得真经。

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自然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

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实现小康这个中华民族千年梦想,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十年非凡成就,写在物阜民丰、万家灯火中。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人民至上,天下归心。

上海静安区江宁路社区,那只“孺子牛”小礼物,寄托信任和期许;

广西桂林市毛竹山村,那声“真的感谢您”,牵起领袖与乡亲;

江西井冈山市神山村,那句“你呀,干得不错嘞”,昭示力量之源、生存之基;

…………

一路同行,劳动底色,铸就为民本色。

同劳动人民在一起,始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这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未来的召唤。

劳动情怀——

“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

一双手,有力量,扶贫助困焐热人心。

浙江杭州广场上,同正在扎钢筋的农民工一一握手,送上凉水,递上毛巾,号召“更加关爱和善待广大民工”;

河北阜平庄稼院,与困难群众手拉手,一起算脱贫账、增收账,叮嘱“一定要想方设法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北京地铁工地上,给钢筋工范勇的女儿送上一只粉色书包,强调“要安排好他们在节日期间的生活”。

一双脚,不停步,跋山涉水探问民情。

1997年到2020年,四到宁夏,闽宁协作持续深化。悠悠“山海情”,激励万千吊庄人家“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

新时代十年来,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山一程,水一程,用脚步丈量摆脱贫困的进程。

农民工待遇好不好,环卫工工间咋歇息,“快递小哥”能不能回家过年,货车司机合法权益怎么保障……大江南北、城市乡村,孜孜步履、殷殷关怀。

“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

来到劳动者身边,走进劳动者心里。一如既往的牵挂,真挚深长的寄望。

这是一个人的感奋。

清晨6点,晨曦初绽,“快递小哥”刘阔骑上电动三轮车,开启充实忙碌的一天。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街道,是刘阔的工作区域。每天往返网点和街道5次,“这条街的地图,刻在脑子里!”

2019年春节前夕,北京前门石头胡同快递站点,刘阔和同事们惊喜地见到了前来看望他们的习近平总书记。

听到大家年三十才能回家,总书记说,“快递小哥”工作很辛苦,起早贪黑、风雨无阻,越是节假日越忙碌,像勤劳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劳动者,为大家生活带来了便利。

“总书记握住我的手,我激动得不知说啥好,一个劲儿乐……”那一天,那一刻,刘阔记在心里。

2021年,乐呵呵的刘阔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想当好小蜜蜂!”

“不断提升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不是口号。

这是一座城的躬耕。

午后,外卖高峰已过。十几平方米的“户外劳动者之家”,冰箱、微波炉、药箱、饮用水、图书一应俱全,几个“外卖小哥”,看书休憩,温馨惬意。

这里是上海陆家嘴核心区,寸土寸金。以前,工作间隙无处歇脚,“外卖小哥”要么待车上,要么杵路边,临时停靠,常惹纠纷。而今,户外劳动者有了“家”,路人过往也舒心。这样的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上海建有上千家。

多算民生账、长远账,把“最好资源”和“优质供给”向基层劳动者倾斜。非凡十年,改善收入分配,夯实医疗卫生,织密社会保障,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每年保持在1100万人以上,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

发展之道,唯在得人。

1985年4月8日,一篇题为《正定县念活一部“人才经”》的报道在人民日报刊发。1982年的正定县,40余万人口,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379人。

“没有人才,县不能富,民不能强。”时任县委书记习近平,亲自主持编制广招贤才实措施,正定“人才九条”引来200多人才落户古城,“千里马”“百里马”都跑了起来。

时光流转。人才在总书记心中,分量格外重。

2019年夏,凉爽宜人的北戴河迎来一批特殊客人。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58位优秀专家人才代表齐聚这里,参加暑期休假活动。

被誉为“B超神探”的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贾立群,选育出谷秆两用水稻品种“东南201”的共和国同龄人郑金贵……这支团队,来自材料学、量子光学、能源工程、遗传育种、油气田开发等多个领域,是新时代的见证者,更是建设者、建功者。

在他们眼中,爱国奋斗非常实在,“就是要不断提升我国民族工业的科技含量和发展质量,用实力赢得认可”。

短暂休假,长久关怀。这些年来,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国情考察、咨询服务、休假体检,已成制度性安排,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共举。

全面实施重大人才工程,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聚才的良方,化为团结奋进的力量,筑牢强国复兴的基石。

劳动模范,时代荣耀。

“桥吊作业,好比空中‘穿针引线’!”浙江宁波舟山港,40多米高空,全国劳动模范竺士杰带领班组,又快又准完成集装箱装卸。

2020年3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这里考察。“总书记叮嘱我要发挥好劳模作用,带出更多的劳模。”这份嘱托,让竺士杰浑身是劲。

3年过去,“竺士杰桥吊操作法”升级4.0版本,“竺士杰创新工作室”培训3000多名桥吊司机,团队中走出一批以省劳模领衔的高技能人才。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开劳模会,戴大红花,新中国几代人的美好记忆。

2015年4月2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时隔36年,新中国再次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表彰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

“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楷模,他们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一席话,成为新时代对劳动者的崇高敬礼。

2013年,也是4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

一间普通的会议室里,习近平总书记同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行业、不同历史时期的65名劳模代表欢聚谈心,共庆“五一”。

“今天我们看到群星灿烂,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都在这里了……一切都历历在目,我们这些人都是经历者、见证者。看到大家,对劳模肃然起敬,尊重知识、尊重劳动的情怀油然而生。”真挚话语,从小小会议室传遍神州大地。

厚望深情,绵绵动力。

平凡岗位上拼搏奉献,急难险重时冲锋攻坚,基层第一线砥砺磨练,创新创业领风气之先。

广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珍惜荣誉、保持本色,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始终奋进在最前列。

一个时代的光彩,由千千万万微芒汇聚;一个国家的富强,在芸芸众生只争朝夕。新时代的劳动情怀,涵养昂扬向上的劳动者之歌,催生气势如虹的中国力量。

劳动精神——

“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

“龙虎滩,不算滩,我们力量大如天……”

川江号子,雄壮激越,曾引百舸千帆闯滩过关。

新时代的劳动号子,注入新的精神内涵,激励亿万劳动者破浪前行。

重庆果园港集装箱码头,胡万琪推动操作杆,数吨重的集装箱被轻松“拎起”,稳稳放上运载卡车。

“自动化时代,也不能坐享其成。”这位操作部主管带领同事刻苦攻关,“走路都在想创新”,6年间取得10多项成果。

“总书记叮嘱我们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这份责任沉甸甸!”7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果园港的场景,胡万琪至今难忘。

埋头苦干,阡陌农田变身开放前沿。

今天的果园港,正成为“世界的中转站”:全国最新快速检查系统,作业零污染、零排放,航线贯通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铁水联运、通江达海。

果园港的劳动者,奋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满怀信心绘就高质量发展画卷。

果园港,劳动精神的生动写照。

历史从哪里开始,精神就从哪里产生。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铁人”许下钢铁誓言,“大庆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产业工人战天斗地。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戈壁风沙写华年,“两弹一星”精神鼓舞一批又一批科研人员忘我奉献。

王进喜、孟泰、邓稼先……一个个响亮的名字,辉映劳动者的壮志;一汽、北大荒、红旗渠……一个个闪亮的坐标,撑起共和国的脊梁。

“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红旗渠考察。

渠水奔流,精神永在;时代前行,意蕴常新。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数百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书写反击贫困的中国奇迹;

“医生也是战士,我们不上谁上?”一批批医务工作者坚守抗击疫情最前线,亿万中国人同舟共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

“一张白纸着墨,打造高质量发展标杆。”10余万建设大军鏖战雄安新区,千年大计、规划先行,未来之城铺展壮美画卷、吸引世界目光。

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新时代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体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亿万劳动者振奋精气神,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

奋斗赋予时间以意义,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

今天的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今天的我们,格外需要精神动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长嘱托,直抵人心——

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创新创造,新时代最美的表情。

薄薄一片“手撕钢”,总书记念兹在兹。

补齐短板攀高峰,钢铁大国有骨气。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太钢考察,工程师廖席,铭记这份牵挂。

三年攻关,平均每两天失败一次。想起嘱托,“咬咬牙,还能坚持!”1000多个日夜,廖席闯过来了,太钢也涅槃重生。

2020年5月12日,他向再次来到太钢的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全球最薄“手撕钢”研制成功。

廖席记得,总书记拿起一片“手撕钢”,轻轻扭折了一下,称赞说:“百炼钢做成了绕指柔”。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劳动人民中蕴藏的首创精神,就是源头活水。

回望来路,从勇于“大包干”到打破“大锅饭”,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杀出一条血路”……基层首创与顶层设计相互激荡,写就波澜壮阔改革史诗。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

劳动人民最了解实际情况,最容易发现问题,最有解决问题的经验,也最能够创造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发明专利有效量位居世界第一。激励首创精神、锚定创新创造,铸就非凡十年澎湃动力。

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国内,要靠广大劳动者自立自强。

液压多路阀,对中国挖掘机企业来说,曾是“卡脖子”的核心零部件。

“找国外买,价格贵,还只能用人家快淘汰的。”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何清华不服气、不泄气,终于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我们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制造业强国,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公司生产车间,察看装备制造流程,对他们的精神表示赞赏。

如今,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山河智能挖掘机,畅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洲市场保有量,超过2万台。

自立自强的劳动者,托起自立自强的中国。

历史反复证明,只有自立自强,才能乘风破浪。核心技术、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粮食安全,踩着别人的脚印永远只能亦步亦趋,永远都要看别人眼色。唯有保持定力,增强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才能应对风险挑战。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归根结底要靠高素质的劳动者大军。

0.01毫米——

这是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10,也是“大国工匠”胡兴盛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

“我骄傲,我是中国工匠、中国航天人。”这位数控机床维修工,要变“制造”为“创造”。

埋首攻关,突破瓶颈。无人自动打磨,生产效率提升80%;轴承自动涂脂,生产效率提升200%。

“我总在想总书记的那句话,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技能报国,我很幸福。”胡兴盛说。

思想引领,育才树人;劳动精神,落地生根。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下线,北斗系统信号测距精度世界一流,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激光制造取得突破……“中国制造”不断刷新速度、精度、高度。

“神舟”问天、“嫦娥”落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通信、智能驾驶领跑世界,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十一位……“中国创造”加速释放潜力、活力、动力。

白鹤滩水电站单机容量世界最大,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世界最长……“中国建造”持续展现能力、实力、魅力。

“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2019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向每一位科学家、每一位工程师、每一位“大国工匠”、每一位建设者和参与者致敬。

精神是历史的升华,历史是精神的展开。

新时代新征程,劳动者最精神。亿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精神抖擞、踔厉奋发,踏上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劳动筑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

这一幕,打动无数追梦人。

2022年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如约而至。《我和我的祖国》的悠扬旋律中,来自各行各业的先进模范,和56个民族的代表一道,将五星红旗高高擎起,缓缓传递至升旗区。“快递小哥”刘阔,就是其中一个。

从“奥运三问”到“双奥之城”,奥运梦牵着一个民族的复兴梦,也连着普通百姓的奋斗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率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深情阐述中国梦。

十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也是实干兴邦的砥砺。

从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正是在筚路蓝缕、胼手胝足、挥汗如雨的劳作中,我们托起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梦想属于每一个人,广大劳动群众要敢想敢干、敢于追梦。说到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总书记深深期冀。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总书记谆谆告诫。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总书记殷殷叮嘱。

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要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征程是筑梦者的征程。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需要14亿多中国人民团结奋斗。

迄今为止,世界上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人口总数不超过10亿。中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

“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把蕴藏于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中的无穷创造活力焕发出来,把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各项事业上来。”

“人口规模巨大”,是挑战与压力,也是优势与红利。

超大人口规模、超大国土空间、超大经济体量、超大规模市场,蕴藏着澎湃的发展动能;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孕育着蓬勃的创新活力;

规模日益壮大、结构日益优化、素质逐步提高的劳动者队伍,夯实着高质量发展的雄厚根基。

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承载着世界对新时代新机遇的期待。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本上要靠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劳动、创造、奉献。”新征程上,14亿多中国人民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中国式现代化前景光明。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实现。

一颗红苹果,饱含初心的奋斗果,广连市场的致富果,大有前途的振兴果。

“去年10月,总书记来到南沟村果园,和我们唠苹果经、谋富裕路,称赞我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润生记得真切。

方向明了,苹果红了,日子甜了。如今的南沟村,建起1060亩高标准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成立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打造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村民人人成股东。

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才能人人享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最终靠的是发展。“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

共同富裕需要共同奋斗。

中国式现代化,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凭自己的能力参与现代化进程,凭自己的贡献分享国家发展的成果。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我们一定能够在不懈奋斗中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

宁夏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一面“笑脸墙”,洋溢奋斗者的幸福。

曾经,这里是西海固最穷的村子之一。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住房、就业、收入、上学、看病、公共服务,桩桩件件,问得仔细。

“总书记嘱咐我们说,好日子是通过辛勤劳动得到的,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村民马克明说。

建起合作社,发展高品质肉牛繁育。产业兴,底气足,杨岭村有了新目标,硬化村道,美化村貌,搞乡村游。

更大的改变在人。“天天都会从心里涌出笑容”,村党支部书记马占富说。

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总书记说出了新时代劳动者的心声:“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目标。

“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新征程上,每一个劳动者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都能在劳动中发现广阔的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每一位劳动者都是美丽中国建设者。

中国梦里,一抹新绿格外鲜亮。

塞罕坝机械林场,海拔1900米的月亮山上,有个“望海楼”。

刘军、王娟夫妇工作生活在这里。24小时轮流值守,紧要时每15分钟瞭望一次林海,15个年头,守护一片安宁。

“这项工作很光荣,也需要很强的责任感。这么多年都没有发生过火灾,这很不容易。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望海楼”,由衷感叹。

“干林业苦不苦?苦!但不吃这份苦,哪来山清水秀?”昔日黄沙遮天,眼前满目青绿,夫妻俩满心欢喜。

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先后6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两次主持召开座谈会,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下大力气治理水环境污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多措并举推动农村环境整治,“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新时代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擘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式确立,春风化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每一寸绿都来之不易;从“伐木工”到“护林员”,变了岗位更变了思维……新时代十年来,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滴滴汗水,浇灌美丽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造福中国人民更造福世界人民。

“中国不是第一个说要来老挝修铁路的,但却是唯一实实在在来老挝修好了铁路的。”沧桑巨变面前,这样的感慨,道出了老挝人民的共同心声。

2021年12月3日,在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2023年4月13日,首趟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昆明与万象,当日通达。

这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装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国际铁路。1035公里,凝结2万多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

发展机遇共享,发展经验分享。东非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中欧班列成为保障全球物流稳定畅通的重要“生命线”……十年高质量共建,中国建设者真心诚意“走出去”,“一带一路”成就实打实、沉甸甸。

“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

中国的现代化,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完全以和平、合作与共赢方式推进。

壮哉中国梦,美哉劳动者。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更多劳动者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当每一个平凡生命的创造精神、奋斗韧劲前所未有迸发出来,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 ***

永定河畔,春意更浓。

习近平总书记10年前种下的白皮松,茁壮挺拔。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们每个人都是乘凉者,但更要做种树者。”

树高千尺,根植大地。

深知劳动人民的智慧、劳动人民的力量、劳动人民的奉献、劳动人民的创造,所以把根深深扎在劳动人民之中。

深知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所以从劳动中汲取自信自强、踔厉奋发的勇气和底气。

永远做劳动人民的一员,始终同劳动人民在一起。

人间正道,何惧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