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三线”:核战阴影下的中国,建了哪些惊天动地的工程?
来源: 军武速递 综合作者:《杨叔洞察》节目 2022-02-14 11:06


大家好,我是主编杨叔,生活在首都北京,周末的时候,我总喜欢一个人骑车到处逛。北京有很多值得游览的地方,吃喝玩乐,名胜古迹,但是有个小景点,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就在现在崇文区的前门西打磨厂胡同,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入口——北京地下城。


51690d234f24e6b586beffa9089b33c4.jpg


顺着入口走进,你会发现一个巨型防空洞,全长30多公里,覆盖面积85平方公里,内部设施齐全,有食堂、医院、弹药库,甚至还有一个能容纳300人的电影院。从69年开始,近30万的首都居民义务参加劳动,花费整整十年才最终建成这个巨型地下工事。


image.png


而在湖北咸宁、哈尔滨,以及四川、贵州很多西南偏远山区,也都有类似的地下建筑。咱们90后观众可能在历史课上听过当年有个“深挖洞,广积粮”运动。但老师可能没告诉你的是:80年代的中国小学生居然还要学习怎样防核武器,有的教材最后几页写的竟然是炸药配方;体育课上扔的也不是实心球,而是手榴弹。


10293bd3b5737e32dcf540b3e1dcc830.jpg


你更不知道的是:半个世纪前,有400多万的工人、科学家、知识分子背井离乡,远遁西南大山,从此隐姓埋名。那么那个年代的中国人到达经历了什么呢?这些早已废弃的地下工事背后又有着什么故事呢?


1969年,在北京地下城修建的同一年,咱们东北边境上发生了一件深远影响的大事——珍宝岛冲突。现在的初中历史课本描述这段历史,都附有一张解放军缴获T-62坦克的插图,然后就几句话草草带过“中苏关系全面破裂,深挖洞,广积粮”等等。


1efaa20f9d2b6e1527b8ec5d2ccc7145.jpg


但是这个曾经同志加兄弟的老大哥变成后来的“社会帝国主义”绝非一日之寒,我们必须站在一个更大的历史纬度看待这个问题。


苏联老大哥,曾经是我们最熟悉的称呼,帮助中国建立了初步的工业体系,但这一切绝非是人家大发善心的恩赐。如果咱们把时间线拉长,从整个40年代到60年代,苏联对华战略都有一条清晰的利益逻辑。


a5e03ff0ee5534c629c4af15bb3f8cf8.jpg

▲承认“伪满”独立可是白纸黑字写在《苏日中立条约》上的


早在1941年苏联和日本签署的《苏日中立条约》中,苏联就以承认伪满洲国为交换,换取了日本对外蒙独立的承认。在之后的雅尔塔会议上,“确保外蒙独立”更是斯大林不可动摇的底线。二战结束后,软弱的国民党政府自然无力从苏联手中收回外蒙。作为法理上最后的遮羞布,蒋介石提出让外蒙“全民决议”决定是否独立,结果当然想都不用想——100%同意。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经老一辈领导人的极力争取,但“外蒙独立”最终还是白纸黑字写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上。毕竟从苏联的利益考虑,紧挨着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必须有一块缓冲区,来确保他的远东大动脉安全。那当然是趁你弱小的时候赶紧挖走一块。“你必须明白,今天是你们需要我们的援助,不是我们需要你们的援助,老实告诉你,我之所以要外蒙古,完全是站在军事的战略观点而要这块地方的,假如有一个军事力量,从外蒙古向苏联进攻,西伯利亚铁路一被切断,俄国就完了”——斯大林


0852fa63572848fc86ee74790c079bfa.jpg


而且《条约》中同样规定:假如缔约双方受到第三方攻击,那么两国可共同使用旅顺。也就是说:在之后爆发的朝鲜战争中,如果志愿军没有打赢。那么苏联将自动驻军,获得远东出海口和中长铁路,恢复沙俄时代一切特权。所以志愿军的英勇战斗,不仅救了朝鲜,更避免了东北沦为美苏冷战对峙的前沿。


5ffdc83863aeeedab6ecbfc93ccb2c16.jpg


朝鲜战争之后,作为中国帮自己火中取栗的战略回报,苏联通过156项重点工程,帮中国建立了初步的工业体系。在阶级友谊的加持下,中苏有了一段长达10年的蜜月期,我们老一辈人对苏联心怀感恩的原因也正是来自于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但意识形态带来的友谊,最终会因国家利益的冲突而分道扬镳。


c4d77e1a581656c863ccf3476a20d04c.jpg


1958年8月23日,为了试探美国与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中,关于“大陆对台发起军事行动,美国是否会协防台湾”。咱们以“支援中东阿拉伯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为名,发动了声势浩大的金门炮战。美国迫于条约义务,勉强派出军舰,为支援金门蒋军补给船护航,结果在解放军的炮火下,美舰立刻丢下护航的蒋舰,掉头返航。通过金门的炮火,我们也明白了所谓的《共同防御条约》不过是厕所的纸。


但是,因金门而慌了神的可不光是美国,就在炮战打响前半个月,赫鲁晓夫刚刚结束了对中国的访问。在美国看来:炮击金门肯定和你苏联脱不了关系。


4e1a7ab27306a868108c4df5eac2c4cd.png


而根据此前《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一旦中国和第三国进入战争状态,苏联有参战的义务。在赫鲁晓夫看来:你这是要把我拖下水啊。但是站在我们的立场来看,炮击金门属于自家内政,我打的是国民党,又不是对美开战,当然无需向你通报。再加上此前的长波电台和组建联合舰队事件,苏联借此希望染指中国主权,获得远东的出海口。“要讲政治条件,连半个指头都不行,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一万年不要援助”。


2fc70390bc95767a8c5abb6ec2907bec.jpg


接下来就是双方关于马列主义的理论之争,表面上看,这只是两国围绕社会主义理论的分歧,但本质上是苏联粗暴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指责干涉中国,与我们独立自主发展社会主义的冲突。“其实我们也并不认为自己在当时说的全都是对的,真实的实质问题是不平等,中国人感到了屈辱”——邓小平


两国的理论之争很快变为国家争端,1960年7月,苏联单方面召回了1390名专家,同时撕毁了343个专家合同,废除了257个技术合作项目。接下来就是不断升级的边境冲突:1962年4月和5月,苏联在新疆伊犁和塔城地区,策动和胁迫6万多中国边民非法越境叛逃。


image.png


从1964年到1969年,在长达7300公里的中苏边境上,由苏联挑起的边境事件就有4189起。两国的边防军人,逐渐从谩骂推搡演变为棍棒斗殴,这个情况可以参考一下这些年的中印边境冲突。随着事态进一步升级,苏军甚至出动装甲车对我们的边防军民进行冲撞碾压。


440965e945b037305bc83e0cf6987293.jpg


尤其是1968年,苏联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在不到24小时内就占领了一个中等国家,并把捷共领导人押解到莫斯科。而这件事的起因就是:捷共克希望摆脱苏联模式,发展捷克特色社会主义,苏联害怕这会产生连锁效应,进行武装干涉。接着勃列日涅夫又提出了所谓的“有限主权论”。从这一刻开始,苏联,这个以意识形态为纽带,没有国家民族区分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老大,已经逐渐背离了马列主义,蜕变为以俄罗斯民族为主体的加强版红色沙俄,在大国沙文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


2a5e396da745d7c8b41d3f6649cb693a.png


d36455ece54ee6c3a29cf0a15954dcf3.png


这点你可以看下同一时期金庸先生创作的笑傲江湖,里面有个五岳剑派,为首的嵩山派掌门叫左冷禅,为了实现自己称霸江湖的野心,打着正义的旗号对同门大开杀戒。那冷禅就是冷战的谐音嘛,至于“左”指的是什么,就不用我说了吧。


那随着中苏边境态势愈发紧张,终于69年3月,双方在珍宝岛爆发了武装冲突,由于我们准备充分,苏联吃了点亏。但紧接着,苏联就在新疆的铁列克提伏击了我们一个排的边防军,最终寡不敌众,一个排的战士除一个被俘,其余全部牺牲。


18e928bc4209e13bfbdf518cf0c7cf9c.jpg

▲事件前我军参与勘察巡逻路线的官兵(在事件中大部牺牲)


事件发生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曾通过专线打电话给周总理,但被女接线员一顿痛骂,大概就是“打倒苏修帝国主义”之类的话。而以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为代表的军方强硬派主战一劳永逸的解除中国威胁:动用部署在远东的中程核导弹对中国政治、军事目标发动外科手术式核打击。曾经的老大哥一夜之间变成了北方最危险的敌人。


image.png

▲工程巨大的空间能容纳下充足的部队用于城市防守


作为应对,咱们开展了“深挖洞,广积粮”的全国性备战运动,我们开头提到的那些地下工事,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建造的。在1969年10月1日,建国20周年的当天,整个三北地区的94万部队在凌晨就进入野战工事,4100架飞机和600余艘舰艇紧急疏散,所有远程雷达开启。甚至天安门后都有直升机待命。这种临战状态,一直到第二年的4月24号才解除,近100万人在野外冻了整整一个冬天。


为了防备苏联的斩首打击,北京的中央领导都制定了战备疏散计划:中央机关集中到北京郊区地下战备指挥部,由周恩来总理留在北京主持工作;毛主席到武汉主持全国大政方针;其他领导干部也相继到其他地方负责战备工作。


3b9eb75967490ffb4b55d0b10d0c3a58.png

▲位于湖北咸宁的中国核地堡——131地下工程


最终在这场博弈游戏中,苏联放弃了对华核打击,但是两国关系也彻底破裂。到70年代,苏联在边境和外蒙总共部署了超过50个师,百万大军,上万辆坦克,几百枚核导弹,使东北、华北的政治军事中心处于前所未有的威胁中。在南部,苏联从越南获得了金兰湾,拥有了从海上威胁中国的能力。


1db08dcb5cab369069aa72aba2f3da0a.jpg


这张图,大家应该都见过吧:3600吨的重庆号驱逐舰勇敢的拦截比自己大7倍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而现在位于南通的明斯克号航母,当年可是作为苏联太平洋舰队旗舰,对华威慑的急先锋。日本军事幻想小说《明斯克号出击》就描述了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国和北约联手抗击苏联,解放军甚至开着豹2坦克迎击苏军的钢铁洪流。这绝不是空穴来风,当时驻扎在外蒙的苏军装甲部队从中蒙边境的二连浩特方向出发,12小时就能抵达北京。


image.png


新疆、蒙古都是一马平川的戈壁草原,一线部队只能开着59去迎战领先自己两代的T-64和T-72。为此,我们当年甚至想过在内蒙堆人造山,用效仿以色列在戈兰高地支撑点的办法来迟滞对手的进攻锋芒。


边境肯定是挡不住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苏军坦克放进来打人民战争。十亿人民十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600万正规军加3000多万民兵,翻开历史照片,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民兵反坦克训练。


a80c3e4a5810bd79c45605b38352cd8d.jpg


在人民战争思路的指导下,作为单兵火力的手榴弹,保守估计产量在10亿枚以上,保证人手一颗。农民下地干活,在田埂上架挺重机也是家常便饭。当年的全民备战的情形,可以参考现在的朝鲜。


image.png


而另一个威胁,是苏联部署在远东的“逆火”轰炸机,2马赫的极速可以轻松突防在我们头上扔下核弹。为了在机场被毁后,仍具备飞机起降能力,我们那时甚至搞出了一个奇葩的垂直起降版歼6。


3c7b066d71987ea6534a7399398c6573.jpg

▲一看就知道不靠谱


在东南方向:从日本到菲律宾,美国在第一岛链依然对我们保持着巨大的军事压力;西南方面,还有一个先前被教训过一顿,但依然虎视眈眈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对方有能力也有意愿毁灭你,并且你也知道,威慑的三要素形成。中国要怎么办?


5d237d9a22e16fd4ba005ac7a1195889.jpg


接下来就是人类历史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工业转移——三线建设。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少知道什么是三线了,这是一个60年代诞生的地理概念,按照对敌战略距离划分:沿海和边疆是一线,中间地带是二线,而广袤的中西部内陆地区就是三线。在先前的中苏蜜月中,建设重点都集中在东北、华北。这下可好了,钢铁洪流一冲进来,大部分的工业基地就会被一锅端。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领导人决定在三线地区建设第二套完整的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体系。


f347358d6ce5b5ba4a4f3a3b6d72803b.png


8ad127d7f1d02d15ccb5aec31335b15a.jpg


“好人好马上三线”,在民族危机感的号召下,几乎所有人都是无条件服从国家分配。出于保密需要,很多技术骨干都是单位买好火车票,今天通知你,明天就上火车。全体人员带上家属,坐上闷罐车军列,连续几天几夜奔向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目的地。有家有小孩的可以得到一个卧铺,单身的就自带被褥随便凑合睡吧。


image.png


九曲十八弯的西南腹地,旁边就是万丈悬崖。人们需要翻山越岭来到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化基础设施的荒山野岭。所有的三线军工基地建设,都是从搬砖、运土、抬石头开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两千人修一条路,光着膀子扛水泥,沾上汗水就凝固在后背,干裂之后从里往外冒血水。


image.png


为了运送数吨重的机床,在一公里长的斜坡上,人们整夜整夜往上拉,每顿伙食只有半个窝窝头和一瓶凉开水。愚公移山我想大概就是这样吧。没有燃料,那些研究原子弹、氢弹的核物理学家就自己动手改进配方,发明了燃烧效率更高的煤球。果然,知识就是力量。


c92bd5fd4367bbbad9b6b87df0ece44b.jpg


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三线基地从事的却是最尖端的国防科技研究。秦岭深处的红光沟,坐落着中国唯一的航天液体动力研制基地——航天067基地。


刚搬过来,设计人员就接到了为东风5洲际导弹研制姿态控制发动机的重任。没有试验厂房,几个年轻人就在一个废弃厕所的墙壁上开了个孔,装上有机玻璃,把蹲坑用砖砌上,再拿水泥一抹,就成了试验室。此后所有的试验都是在这间厕所里完成,从这里定型的姿态控制发动机保证了东风快递、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顺利上天,因此也被称为“厕所发动机”。


6e8b09765be170403aa21b3b31fd86f5.jpg

▲“厕所试验室”一直用到1980年


核工业是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位于四川梓潼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969年从青海搬到这里。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有9位曾经在这里任职:邓稼先、王淦昌、彭桓武、程开甲、周光召、陈能宽、朱光亚、于敏、郭永怀。


426090456c7f7de2e34794b4e4d9eeae.jpg


1968年12月17日,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爆成功,但是在两天前,运送核导弹资料的客机在首都机场附近坠毁。在烧焦的尸体中,有两个人紧紧抱在一起。正是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在飞机坠毁的最后时刻,两人把装有文件的公文包紧紧地抱在怀里,用生命保住了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


9365dab0350984b61084b6f460887613.jpg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三线建设的几十年里,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蛇蝎满地的四川西南部山区的神秘基地,长征1号核潜艇的陆上试验堆就在这里诞生。总设计师黄旭华整整30年没有回过家,甚至连父亲去世都未能临终尽孝。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我想也不过如此吧。


e4b80cba0b4ab806d6f1a2c6f5521133.jpg


在湖北远安的066基地,当时已身患癌症的导弹专家王振华强忍病痛,在生命最后的18年里,带领团队研制出中国第一款战术地地导弹东风11。遗憾的是,他没能看到两年后的台海危机,东风11亮剑海峡威慑“台独”势力。


四川宜宾的中核集团812厂被称为“中国核电粮仓”,在这里生产的核燃料棒是中国大陆第一座民用核电站“秦山”站的核心组件。而重庆中部的涪陵可不光出产榨菜,这里的川东造船厂当年曾是我国常规潜艇的生产基地。


16d027f220917d098c6da1fa7a44c35f.jpg

▲涪陵川东造船厂生产的常规动力潜艇


从1964年到1980年,15年的时间,三线建设总计修建铁路8000公里,上千个建设项目。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贵州六盘水煤炭钢铁基地;重庆到长江沿岸的造船工业基地;陕西的航空工业、兵器工业基地;甘肃酒泉的导弹基地和钢铁基地:湖北十堰的第二汽车制造厂;湖北葛洲坝水利工程;四川西昌航天发射场;江西直升机基地;豫西、鄂西、湘西的兵器工业基地;云南的船舶工业基地等等。


image.png

image.png


超过400万人迁移到了三线,他们风餐露宿、肩挑背扛,将青春和热血献给了三线。但好在,最终那场时刻准备的核战争并没有打响,因为79年在祖国南疆,先辈们用另一场战争为我们这代人打下了整整40年的和平。


而改革开放后,部分三线企业经过“军转民”的调整,实现了凤凰涅槃。即使到今天,这些坐落于崇山峻岭的神秘基地,不仅不落后,很多甚至都在挑战人类科学的极限。在四川乐山的西南物理研究院,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托克马克可控核聚变装置——环流器一号。


7591c3a58b3f77bf99b07965bef26f7d.png


而在不远的绵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主导开发的“神光III”是目前在研的世界三大激光核聚变试验装置之一。另一个试验室,国内最先进的超高功率脉冲加速器“聚龙一号”可在一亿分之一秒内产生1000万安培电流,这个装置将为我国新一代核武器研制提供重要的试验数据。


b1b65888670c02461c9dabcefc2ab13f.jpg

▲聚龙一号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今天能造出航母、核潜艇、四代机、主战坦克,三线建设功不可没。也正是因为中国人拿出这种宁可拼掉一半国家,退到西南半壁,也要抵抗到底的决死精神,有力的震慑了外敌,才保证了后来的经济建设有一个基本的和平环境。


image.png


今天我们如果去西南一带旅游,还能看到很多三线建设留下的遗迹,那些巨大的洞库,隐蔽的厂房,都是先辈们曾经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