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推动民兵建设高质量发展
来源: 中国国防报 综合作者:尚友宾 2024-01-08 16:09

聚力推动民兵建设高质量发展

文丨浙江省军区 尚友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当前,国家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联越来越紧密,现代战争集中体现为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谁能最大限度实现国家整体实力的系统整合,谁就能够赢得军事竞争优势。民兵作为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省军区系统肩负民兵建设主体责任,必须自觉聚力战建备,全面提升民兵基于打赢战争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组织动员能力、支援保障能力、维稳维权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加快建成与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相适应的现代民兵。

强化军地一体推进,凝聚建设合力

民兵建设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方面,对于实现精干常备军与强大后备力量相结合,健全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从实践要求看,认清民兵战略地位,巩固民兵制度,加强民兵建设,必须坚持“三个强化”、凝聚“三个合力”,发挥军地双重领导作用,一体推进民兵建设转型发展。

强化党管武装,凝聚思想合力。坚持党管武装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宝贵经验,与人民战争相生相伴、互相支撑,必须充分认清党领导民兵这支武装力量建设的政治性、原则性和严肃性;必须深刻认识到无论形势如何发展变化,人民战争始终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必须紧紧管住政治方向、抓好思想建设、建强组织队伍、提升服务保障,不断增强支援保障打赢能力;必须健全落实党委议军会、双向兼职、述职考评等制度,推动民兵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军地联合督查范围,始终把民兵建设摆上高位、军地合力推进。

强化军地联动,凝聚组织合力。民兵工作涉及各行各业、关联军队地方,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加强军地沟通协调,有效发挥民兵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军事机关须经常向地方党委政府传达上级有关民兵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指示要求,积极当好参谋、出好主意,为抓好本地区武装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地方党委政府要会同军事机关制定完善民兵工作地方性行业性法规制度,不断提高民兵建设的法治化水平;军地各级要按照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协作、同抓共建,自觉把民兵建设的担子挑起来,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突破创新,形成“硬拳头”、打好“团体仗”,共创军地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强化配套支撑,凝聚保障合力。民兵建设综合保障是影响制约民兵吸引力、动员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因素,需要军地各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民兵建设实际,不断完善综合保障措施,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配套保障体系。加大经费保障力度,规范经费保障范围、内容、标准和落实措施,优化民兵事业经费投向投量,落实专款专用、预算执行、绩效评估等制度;强化装备保障力度,根据任务需求精准配备民兵急需装备,预征军民通用装备,购置应急专用装备,力求实现人装结合、功能匹配;完善制度保障支撑,建立健全民兵工作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民兵权益保障措施,为民兵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平战一体准备,提升动员质效

民兵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只有深度挖掘利用优质动员潜力,提高民兵建设起点,才能编实建强民兵组织、优化升级力量结构,在关键时刻更好地实现社会资源由平时状态快速转入战时状态。从编组实践来看,加强力量建设,需要突出抓好“三个关键环节”,提升人民武装动员的质量效益。

建实“潜力资源库”。动员潜力调查,是民兵整组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影响编兵成效,制约民兵战斗力建设。必须坚持军地合抓,明确职责分工、顺畅对接机制,落实联合部署、联合调查、联合分析;必须坚持任务牵引,做到打仗需要什么就重点调查什么、什么队伍最需要编组就突出调查什么潜力,确保动员潜力随时能够有效转化为战争实力;必须坚持贯穿全年,建立动态调查、动态补充、动态审核的常态潜力调查机制,做到及时更新、实时保鲜;必须坚持精准全面,运用普遍查、重点找、实地看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辖区各类适编潜力,全面梳理分析潜力现状,充实完善“潜力资源库”,为民兵组织整顿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撑。

严把“编组准入关”。民兵队伍编组是民兵建设的基础,提高编建质量,必须把住源头、卡住关口。严格政治考核,择优选编政治素质合格、思想品行良好、符合条件的兵员,确保民兵组织集中统一和纯洁巩固;严格体格检查,对新入队和年度参训对象进行健康状况检查、病史调查,确保民兵具备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严格专业技能考核,认真核实拟编入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技能资质,确保民兵队伍真正具备执行任务的能力;严格质量指标要求,落实党员、退役军人等规定指标,确保民兵队伍整体素质过硬。

优化“基干力量池”。着眼使命任务,统筹协调需求侧与供给侧,确保基干力量精实、应战应急一体。坚持以战领建,围绕能打胜仗这一核心要求,着力构建顺应战争形态演变,弥补联合作战体系短板弱项,与现役部队作战行动任务相匹配、与国防动员专业保障队伍相衔接的打仗型民兵力量;坚持重点准备,按照规模适度、突出重点、前后方兼顾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科学排兵布阵,大力发展新域新质力量,精准保障国动援战需求;坚持军地统筹,协调抓好民兵应急力量和地方应急专业队伍建设,实现优势互补、一体运用,有效构建互为策应、多维拓展的力量格局。

坚持战训一体练兵,锻造过硬本领

民兵军事训练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是最直接的军事斗争准备,必须摆在战略位置、作为中心工作,抓住不放,抓出成效。从备战准备看,提升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本领,必须落实“三个坚持”,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大力推进战训耦合,大力推进体系练兵,大力推进科技练兵,全面提高新时代战备水平和打赢能力。

坚持实战实训。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只有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做到以战领训、以训促战,实现作战与训练一体化,才能提高训练水平、增强打赢本领。紧密衔接训练场和战场,走出室内课堂,到野外去、到现地去、到预定战场去,走进指挥所、走进比武场、走进保障单位,灵活开展各类训练;结合遂行保障任务和参加演训活动,常态开展实战化练兵,研究规范编组模式、指挥方式、协同要素等内容;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贯彻“多域聚优精敏”动员理念,借助地方人力、物力资源和技术优势,不断创新探索战法运用。

坚持科学治训。时代在变、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应聚焦支援保障打赢目标,深入推进民兵军事训练转型,使民兵训练由侧重单兵素质向提升分队整体遂行任务能力转变。在训练内容上,根据担负任务的实际,细化不同类别民兵的训练内容清单,做到援战需要什么就重点训什么,短板弱项是什么就重点补齐加固什么,确保训用一致;在训练方法上,着眼聚合优势资源、强化训练统筹,完善优化省域跨区联训、市域基地轮训、县域基础自训的“三大平台”练兵模式,推动实现训练效益最大化;在训练保障上,按照军地共建、共管、共用的原则,围绕训练场地建设战场化、物资器材专业化、运维管理常态化、经费使用规范化等方面,集聚军地资源,建立全方位的训练综合保障体系。

坚持联战联训。未来信息化战争是陆海空天电多维一体的联合作战,任何单一军兵种都难以“包打天下”,民兵作为未来战争不可或缺的支援保障要素,必须与诸军兵种有机融为一体,整合力量、聚合优势、释放效能,才能赢得战争胜利。应突出体系训练,摒弃自我封闭、单打独斗的组训模式,强化与对口支援保障军兵种部队联合训练、挂钩训练,通过融入联合作战体系练指挥、练协同、练保障;应创新对抗训练,按照基于实案、严于实战的原则,设计对抗要素,全面真抗实打,提升参战援战保战能力;应建立联战联训联保机制,细化民兵能力指标、建设要求和各项保障措施,凝聚齐抓共建合力,促进体系作战能力加速提升。

注重融合一体发展,发挥整体威力

民兵作为党领导下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性武装力量,是国家战略威慑力量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国防动员看,发挥人民战争整体威力,应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三个融合”,扩大民兵组织优势,助推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加强人武动员与国防教育相融合。人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人武动员是打赢新时代人民战争的重要保证,只有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忧患意识,才能夯实动员思想根基,实现快速动员、精准动员、全面动员。应把民兵工作宣传纳入国防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民兵工作法律法规,突出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村(社区)班子成员、青年学生等重点对象,强化民兵战略地位认知;把民兵政治教育纳入国防教育,深入开展光荣传统、职能使命、形势战备等教育,了解民兵光辉历程,认清民兵重要地位,强化民兵战斗精神;把民兵参建共建纳入国防教育,让民兵在参与应急抢险、基层治理等活动中彰显责任担当、强化身份认同、赢得群众支持,从而夯实动员基础。

加强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相融合。民兵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缩短民兵战斗力生成周期,必须按照有利于领导管理、有利于提高战斗力、有利于快速动员、有利于执行任务的要求夯实民兵建设根基。探索编组方式与网格治理相融合,以“一个大网格一个连、微网格建班联排”的模式编组民兵队伍,使民兵组织架构与网格治理结构相适应;探索编兵领域与行业系统相融合,利用行业内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性优势编兵,推动形成民兵队伍遂行任务的整体能力;探索编配干部与治理团队相融合,将单位符合条件的党组织成员、行政管理人员选配为民兵干部,有利于平战管理相衔接,形成寓兵于民的组织优势和动员优势。

加强援战需求与新兴产业相融合。现代战争对新质新域力量援战需求越来越大,依靠新兴产业、科研力量、科创成果赋能是民兵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应注重发挥军民一体优势,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通过编建民兵队伍这一有效组织形式,将地方军民通用资源转化为国动援战实力;注重发展智能化装备企业,智能化装备对抗作战是智能化战争的高级阶段,人在后方决策主导、智能化装备在前沿对抗的全新作战场景已在近几场冲突中呈现。应加强智能化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切实为国动援战发挥重要作用;注重发掘军地通用资源,按照“打仗离不开、部队有需求、地方有潜力、援战有能力”的要求,充分释放地方科技优势,有效加强新质新域民兵力量建设,着力推动民兵建设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民兵遂行国动援战贡献率。

915c25e2f74ce634b6cd2bb05d9b0d3a.png

本文刊于2024年1月8日中国国防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