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时代记忆,共赴强军征程
来源: 国防教育网 综合作者:严修鉴 李发兴 李东昇 2025-03-25 09:46

追寻时代记忆,共赴强军征程

■ 严修鉴 李发兴 李东昇

为深入贯彻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深化“筑牢政治忠诚,打好攻坚之战”主题教育学习效果,3月13日,武警莆田支队组织官兵走进莆田市东圳精神教育基地,通过沉浸式研学、战位化讨论、军地联动实践,引导官兵感悟“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东圳精神,为强军兴军注入强劲动力。

image.png

官兵们走在东圳水库的大坝上。李发兴 摄

进入展厅,斑驳的竹编斗笠、泛黄的工程手稿与全息投影技术复原的“万人凿山”场景交织,瞬间将官兵拉回1958年莆田人民战天斗地的沸腾岁月。面对当年仅靠人力完成的东圳水库建设奇迹,勤务保障中队指导员王正福深有感触:“这堂‘时空对话课’让我深刻领会到全国两会报告强调的‘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当年靠血肉之躯劈山引水,如今我们要用科技赋能锻造新质战斗力,让‘铁锹精神’在靶场和演训场上焕发新生!”

image.png

参观展厅。李发兴 摄

官兵们围绕展柜中铁迹斑斑的测量仪展开热议:“正如全国两会中提出的‘以新质生产力重塑战斗力生成模式’,当年测绘靠三角尺,今天我们已能用北斗网格码实现厘米级战场建模。传承,不仅是铭记历史,更是用科技续写传奇!”

“原鲁山把办公室建在工地,用98本笔记写满民生温度......”在原鲁山事迹展厅,官兵们驻足在这位“草鞋书记”的补丁外套前,结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重要讲话展开研讨。

image.png

参观展厅。李发兴 摄

现场,官兵通过展厅视频“亲历”水库决堤险情处置,战士倪福生在观看时感慨:“两会强调‘大安全大应急框架’,这要求我们既要有原鲁山‘敢为天下先’的魄力,更要掌握‘一屏观全域’的智慧应急能力——守护人民安全,需要热血,更需要科技与制度的双重革新!”

image.png

官兵们在党旗前庄严宣誓。李发兴 摄

“我宣誓: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在镌刻着368位建设者姓名的纪念墙和展开的党旗前,官兵们激昂的誓言冲上云霄。宣誓完毕后,支队还组织了“感悟东圳精神,涵养清风正气,奋力担当作为”签名活动,并合影留念。

image.png

签名仪式。李发兴 摄

image.png

官兵们在东圳精神教育基地前合影留念。严修鉴 摄

此次活动时间虽然较短,但让全体官兵们在参观的过程中真切触碰到了“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东圳精神,正如支队政治工作处主任林桢在活动中说道:“东圳建设者用十年凿出生命渠,我们要用全国“两会”和东圳精神之炬,照亮胜战之路——因为强军兴军的‘水位线’,永远在下一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