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官兵向纪念碑献花并默哀。李志勇 摄
松柏无言,历史有声。
又是一年清明节,在细雨霏霏中,63800部队官兵再次走进成昆铁路烈士陵园,开展“忠诚维护核心、矢志奋斗强军”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缅怀为修筑成昆铁路而牺牲的铁道兵,传承先辈“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豪情,凝聚担当时代重任的精神斗志。
烈士陵园内松柏苍翠,乳白色的纪念碑简朴庄重、巍然矗立,81座烈士墓承载着革命军人坚决听党指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永恒信仰。
图为雷新宇为官兵讲述成昆铁路和铁道兵的历史。李志勇 摄
图为官兵擦拭墓碑。李志勇 摄
“成昆铁路1970年7月1日建成通车,全长1096公里是西南地区的主干线,不仅支撑起国家‘大三线’建设计划,更是‘象征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的丰碑,没有这条铁路就没有我们的事业。”擦拭墓碑结束后,官兵们围在纪念碑前,理论教员雷新宇动情地讲述着成昆铁路和铁道兵的历史。“为了在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的西南修通这条铁路,平均每500米就有一名铁道兵倒下,他们用汗水和生命筑成这条交通大动脉,兑现了向党献礼的铮铮誓言。”
铁道兵,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撤销的兵种,在军史上留下闪光的记忆。从战火纷飞的年代走来,到激情燃烧的建设时期,再到就地转业打起背包再出发,铁道兵始终听党指挥,党让干啥就干啥。他们筑起的不仅仅是钢铁运输线,更是精神高地,成为不能忘却的时代记忆。
图为该部副政委讲述亲身经历。李志勇 摄
——纪念碑前,该部副政委动情地回忆了很多关于烈士陵园的故事:早前,一名头发花白的陕西籍老人,从成都开始,一座烈士陵园接一座烈士陵园的找寻,终于在这里找到了他父亲的坟茔。老人八岁那年,父亲告别家乡踏上施工一线,不幸成为筑路牺牲的2100名烈士之一。千里寻亲路,只为知道父亲葬在哪里,为他添一把故乡的土。
图为胡增辉用动车组模型告慰先烈。李志勇 摄
——无名烈士墓,党员胡增辉把一列动车组模型捧给先烈:小小陵园承载着革命军人对党和国家的无限热爱,为了心中的信仰把生命献给人民,这是我们该追的“星”。忠诚维护核心就是要像铁道兵一样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奋斗强军就是要像铁道兵一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牺牲。
图为官兵向烈士墓献花。李志勇 摄
——手捧蕴含追思之情的白菊花,上等兵田学哲回想:今天学习了铁道兵的故事,虽然他们从军队序列中永远消失,虽然我们是一支新型作战力量,虽然我们的职能任务不同,但捍卫国家发展利益的目标是一致的。他们的意志、他们的决心、他们的勇气是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值得我们反复学习。
……
活动现场,花篮里不同型号的动车组列车照片格外醒目。战士们整齐列队,逐一向烈士墓敬献菊花,寄托哀思。陵园管理员徐世勇告诉笔者:“受疫情影响,这几年鲜有烈士们的亲人来祭拜,还好部队的官兵每年都会来缅怀,从在这里栽种下松柏开始从未间断,很受感动。”
图为花篮里摆放着不同型号的动车组照片。李志勇 摄
发展成就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走出烈士陵园,在部队带回的路上,不远处的山脚下成昆复线的桥梁像一条白色丝带,在碧波麦田之上,在铁青群山腰际蜿蜒向前。笔者不禁期待,等到动车组穿梭于此时,汽笛声声,这是奔向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冲锋号,这是巩固提高脱贫成果的动员令,这是对先烈最好的致敬辞。
烈士们,听吧,这盛世如您们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