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边境线上。
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的阿拉克别克河,是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界河,全长数百公里。每年临近四月,冰雪消融河流水位快速上涨,为了防止冰雪融水迅速上涨,影响周边边境安全。开河期将至,新疆军区克孜乌雍克边防连官兵前往位于中哈边境界碑旁的阿拉克别克河,与当地护边员沿线巡逻,观察界河水流变化情况并检查维护边境设施。
马军武为官兵讲述界河故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85团被誉为“西北边境第一团”,这里自然然环境优美,拥有着浓厚的红色基因,是著名的爱国主题教育基地。护边员马军武是该单位林管站职工,全国劳动模范、诚实守信模范,去年六月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88年以来,马军武和妻子在极端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以哨所为家,33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在20多公里长的边境线上从事巡边、守水、护林任务,走了近30万公里路,穿破了400多双胶鞋。“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羊牛。”是马军武最形象的描述。
巡逻队伍集合完毕。
马军武为巡逻官兵讲述守边历史。
官兵参观抗洪戍边展览馆。
巡逻车穿过蜿蜒曲折的巡逻路来到了军武哨所。1988年4月,阿拉克别克河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河水泄入我国境内的喀拉苏自然沟。驻地部队和一八五团职工全员出动,连续奋战18个昼夜,硬是把泛滥的洪水逼回故道,守住了55.5平方公里的国土。
马军武和巡逻官兵一起从哨所出发,徒步沿着阿拉克别克河观察河流情况。
近年来界河水位相对稳定,国家对阿拉克别克河在我国境内的84.6公里河岸沿边花费数亿资金加固了防护堤,并在决口处建立“抗洪守土”纪念碑。
抗洪守土纪念碑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一部分,马军武讲道:“今年我在这里守边第33年,看着家门口的阿拉克别克河,门前的边境线,身后是祖国,再苦也没有理由退缩,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这是我们戍边人的职责使命。”
党员们面对“抗洪守土”纪念碑,重温入党誓词。
巡逻分队负责人介绍,在巡逻路上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邀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马军武为官兵讲述戍边故事,在纪念碑前组织官兵重温入党誓词,通过开展这类活动,进一步激发官兵戍边守防的精神动力。
活动结束后,官兵和马军武继续前往32号界碑进行定点观察。官兵们穿行在杂草枝叶丛生的巡逻路,小心翼翼地向前迈进。
经过一个小时艰难跋涉,官兵们抵达了中哈32号界碑,大家实地查看铁丝网、界碑等边境设施,掏出准备好的颜料为界碑描红。他们向界碑庄严敬礼并许下“边防有我在,请祖国和人民放心”的铮铮誓言。
凛冬离去,雪融草青,巡逻官兵完成了当天的巡逻任务返回连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行走在祖国边防线上,官兵们默默地坚守着,祖国的锦绣山河正不断催生着他们的戍边动力。(郑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