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0点钟,随着熄灯号响起,营院内的灯光逐渐熄灭,整座城市也悄然进入梦乡。
西部战区陆军某旅话务连机房内,刚换班的二级上士蒋夏和战友戴上耳机,端坐在话务机台前,正式开始夜班值勤。
不一会儿,电话铃声响起。
“您好,11号”,蒋夏迅速上线,脸上露着微笑,用甜美的声音回答用户的问题,双手键指如飞,顺畅地完成电话接转。电话挂断,蒋夏静静地等待着下一个电话的到来。
迎晨曦、送日暮,上线、敲键、听音、接转便是女兵们的全部日常。
与充满硝烟味的演练场不同,窗明几净的话务机房便是女兵们的“战场”,三尺机台就是她们的战位,24小时不间断值班值勤、每天接转千余件电话,用电话传递指令,用银线架起沟通的桥梁。
平凡中的不凡
虽然她们的岗位看起来很平凡,但是她们的责任很重大,工作很平常,但是任务不寻常。
某次抗震救灾任务中,话务员康光华奉命奔赴灾区保障,她强忍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在2天时间里强行背记救灾部队2000多个临时电话号码和上百个救援点信息,连续30多天吃住在不足4平方米的通信车上,准确无误查询并接转电话1.4万余次,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通信保障任务。
“一次简单的电话接转,其背后可能是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一道紧急战斗命令。”连队官兵深知,“每一次电话接转都要保证万无一失,这就要求我们专业必须过硬。”
“脑功活、耳功灵、手功巧、口功清”,是对她们日常值勤最基本要求,但需要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又岂是简单四句话而已?
在话务连,每个人付出的汗水都是可以看见的,有人为了提高记忆效果,常常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有人为了练习打字速度,电脑键盘上的字母标识都磨掉了好多个;还有人为了练普通话,电视新闻播音整整跟读了6个月……
“刚训专业的时候,背号码是我觉得最难的一项。”虽然在比武竞赛中拿到了业务综合第一名的好成绩,但初学业务那段“惨不忍睹”的记忆,中士孟安安永远都不会忘记,“一串串的数字,就像是被施了魔咒,忘的永远比背的快,干着急但又无可奈何。”
为了提升号码背记的速度,孟安安主动向老班长请教,加班研究背记方法,整理背记笔记,那段时间,加班背记号码到凌晨成为常态,黑眼圈在眼眶上就没有下去过。
和号码背记一样,“乡音”也是话务女兵们“通关”路上的“拦路虎”。为了保证发音标准,她们跟着新闻联播练普通话,对着镜子背勤务用语,一句话不标准就反复练习上百次,肌肉僵硬、嗓音沙哑都是家常便饭。
可以说,每一次高质量的服务背后,都离不开话务女兵的辛勤和汗水。如今,连队人人都练就“脑中熟记信息、耳可听音识人、手能迅速接转、口能清晰表述”的“绝技”,值机员全部做到1秒快速上线,3秒听音识人,6秒查询号码,9秒完成接转,日均接线1100余次保持“零中断、零申告、零差错”。
荣誉在心中
有人会问,她们为什么要这么拼?
答案总是惊人得一致——为了心中的荣誉!
在话务连,每逢新战友下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参观连队荣誉室,面向“巾帼建功模范连”荣誉旗帜宣誓,荣誉室里大大小小的奖牌、奖杯,无一不代表着连队的荣耀,而这,正是女兵们拼搏的动力源泉,能够把自己的照片和事迹留在连队荣誉墙上,成为了女兵们最大的荣耀。
对于话务员来说,荣誉工号代表着业务“最高段位”,也是话务员的“至高荣誉”。工号牌分为灰、红、金三色,金色所代表的荣誉工号对话务员综合能力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荣誉挑战面前,蒋夏第一个发起“问鼎之战”。面对口音较重的困扰,蒋夏暗自对着镜子练口型、独自放声练朗读、咬着筷子练发声,最终考取全国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无数个夜晚,她忍着膝盖术后恢复期的剧痛苦练体能。年底,蒋夏以体能综合成绩优秀、接转电话4000余次零差错、现场考核第一的优异成绩,走上了全旅荣誉工号颁奖台。
“现在,我也可以自豪地说,我是‘巾帼建功模范连’的一员。”说起自己这两年的经历,上等兵赵春迪的眼中总会噙满泪花。入伍之初,这个“00后”女孩娇生惯养、沉迷游戏,是一个连整理被褥都会挠头的“小姑娘”。
下连后的岗前集训,面对高难度的“四功”训练、高标准的内务要求、高强度的体能强化,赵春迪的成绩一直不理想,情绪也渐渐消沉,甚至一度认为自己“当不好这个话务兵”。
赵春迪的消沉,班长郗玉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那段时间,连队荣誉室成了两人最常去的地方,荣誉旗帜前讲先辈的战斗故事,典型展示前讲老兵的奋斗故事,历史沿革前讲传统的传承故事,连史上的闪光时刻照亮了女兵前行的征途。
在荣誉的感召下,赵春迪从点滴做起,逐步实现转变。去年10月,旅群众性创破纪录比武竞赛,她刷新了旅女兵三公里成绩纪录,让自己的照片挂上了连队荣誉墙。
连队组建70年来,话务女兵们把三尺机台当“战场”,用电脑耳机作武器,电波传千里,指令达三军,忠诚书写着属于她们的胜战荣光,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并被授予“巾帼建功模范连”荣誉称号。
青春的姿态
与话务女兵精湛的业务技能相对应的,是她们对于青春的态度。身披绿军装,仍怀女儿心。会战也会“艺”,会武亦能“舞”,这是属于她们的青春画面。
前行有方向,迈步有指引。连队干部骨干引领官兵学习进步熔铸忠诚根基,也关注着她们成长路上的每一个时刻,为兵远谋、助梦成才。
连队根据自身“人才库”,开设了舞蹈、编程、手工制作等十余门官兵喜闻乐见的课程。科学性、趣味性、特色性相统一的“第二课堂”,成为了培养新时代话务女兵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特长爱好的重要途径。
上等兵刘敬怡入伍前的专业是广播电视,有着不错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入伍不到一年就进入到“一号台”独立值勤。为了鼓励她多方面发展,连队安排她担任文书,充分发挥她的专业优势。现在,刘敬怡不仅担任连队板报员,还多次为退伍老兵制作视频,为连队拍摄微课,已经成了全旅小有名气的宣传骨干。
如今,连队编程兴趣小组自主研制的话务纠察数据分析系统应用于值勤机台;手工制作兴趣小组,利用手中的纸、笔、剪刀创作各类手工作品摆满活动室;每逢节假日,舞蹈兴趣小组官兵们便成为了军营晚会舞台上最靓丽的风景,在火热军营中绽放出青春活力。
当城市的万家灯火都已熄灭、人们都已酣睡,话务女兵们依旧坚守岗位,随时等待着电话铃声响起。话务女兵们虽未披坚执锐,但她们用自己的坚守与拼搏,在三尺机台上绽放光彩,她们把芳华融入日夜不间断的电话接转,在平凡中彰显不凡,用青春与奉献为“巾帼建功模范连”的荣誉旗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