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45℃海拔5200米的雪域高原,是什么样子?
极寒缺氧、日照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风吹如刀割……人常说:“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氧气吃不饱”,是这里最真实、最直接的诠释。
在这氧气只有平原地区40%的西部边陲,屹立着巍峨的喀喇昆仑山。雪山高耸入云,冰河交织密布,大自然造就了这鬼斧神工的美景的同时,也让这里成为高寒极地的“生命禁区”。
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有一代又一代的高原官兵忠诚坚守,为祖国站好岗、守疆土,在雪域高原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1
踏上前往高原的列车时,正值深秋,高原上早已寒风瑟瑟。这是我入伍8年来第二次在驻地以外的地方执行任务,第一次是2018年在非洲刚果(金)执行维和任务。
雪域达板,陡崖峭壁,跋山涉水。
高原的紫外线照射有多强烈?镜头里,我记录下了几名战友样貌,嘴巴干裂黑紫,脸颊发红掉皮,之前那么熟悉的战友,初次见面时我竟一时没有认出来。
高原战士。
我的湖北老乡王智星是一名驾驶员,执行任务中长时间受日照直射,以至于他的皮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灼伤,也使他脸上有了高原红,黝黑龟裂的双手让人心疼又敬畏,我想,这就是工兵精神的最好诠释。
黝黑的双手让人敬畏。
2
初上高原,身边的战友都提醒我,要“敬畏高原”。在高原洗头、洗澡一定要注意保暖,稍不注意就会感冒发烧,严重时会引发肺水肿、脑水肿。
夕阳下的哨兵。
在5200米的高海拔地区,不论是走路、提水还是打煤,甚至连吃饭都是十分困难的事情,走不了多远就会喘不上气,更不用说拍照、摄像了。拍摄时必须要和据枪一样屏住呼吸,否则就会出现画面模糊抖动的现象,然而,在高原上憋气是一件更痛苦的事情。
高原美景。
3
在任务中,战友们要担负修筑道路、架设桥梁等任务,在驾驶挖掘机、装载机或是推土机时,都要长时间作业,经常会出现头疼头晕、呼吸困难、恶心干呕等高原反应。这些在平原上较为简单的课目,换作在高原,却显得异常困难。战友们每次也只是稍作休息,待身体状况有些好转后继续投入到任务中。
为了改善营房环境,战友们将天然温泉水引入了自建板房。冰河寒冷刺骨,战友们跳进水里清理河道,一个月的时间就建起了海拔最高的天然温泉,让战友们在训练之余洗去寒冷和疲累。
战士们跳入冰河清理河道。
4
即便环境恶劣,战士们的战备训练也从不松懈。看,每一次刚猛有力的突刺,是逢敌亮剑的血性虎气;听,每一声震耳欲聋的嘶吼,是敢打必胜的使命担当。
逢敌亮剑,血性虎气。
夜深了,圆圆的月亮皎洁明亮,悬挂在头顶上方。在这个离天很近的地方,星空仿佛触手可及。温度已经降至零下45℃,忙碌了一天的战友们还在站岗警戒。哨位上,即使不停地走动,双脚还是会在20分钟内就被冻透,麻木得像杵着两根木棍,完全失去了知觉。
夜间站岗执勤。
5
看着满天繁星,寂静无人的夜晚,总是会想起远在家乡的父母妻儿。身为军人,肩负使命,也只能将个人情感埋在心底,把思乡之情化为守国大爱。
高原的星轨。
纸短情长,情谊跨越山河,在寒风凛冽的训练场,一封封冬日里的祝福发放到战友们的手中。训练间隙,他们仔细阅读,爱不释手,里面有父母的牵挂,有爱人的惦念,还有拥军人士的问候,这是战士们最开心的时刻。
战士们阅读书信,脸上洋溢幸福笑容。
6
陪着战友们执勤的还有两只忠诚“战友”——小白和大黄。听战友们讲起,部队上高原时带了六条狗,后来因为环境恶劣仅存下这两条。
饲养员正在喂养小白和大黄。
高海拔极寒天气,人和动物都面临着极大的考验。有一次,小白和大黄吃了冰冷的食物,呕吐不止,接连好几天都一动不动,浑身不停颤抖。战友们连忙把它俩从雪地的狗窝里抱起,送到暖和的宿舍内悉心照料,渐渐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月亮悬挂在高山之上。
高原最怕的就是狼了,好在有小白、大黄这两位忠实的“战友”。一天晚上,营区外出现了狼群,小白和大黄早早发现并冲着狼群的方向吼叫,战友们发现后迅速提高警惕,准备了驱狼火把、狼牙棒等器材。第二天,战友们发现小白的前腿受伤了,原来是在与狼群撕咬时被咬伤了。那几天,小白不吃不喝,奄奄一息,战友们为它消毒包扎,最终慢慢恢复了过来。
喀喇昆仑漫漫边关
这群“90后”“00后”官兵
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守卫着祖国和人民的安宁
站在离天最近的地方
举起国旗庄严宣誓
“边防有我们,请祖国和人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