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脊”上第一座砖瓦窑
——126团1营3连烧制砖瓦纪实
■申竹林
1951年10月1日,第14军42师126团挺进西藏察隅边防,把五星红旗插在祖国西南边陲。
三连三位领导(左)副连长胡炳保、(中)连长董武昌、(右)指导员申竹林
“长期建藏,边疆为家”是守卫边防部队的决心和奋斗目标。修建什么房子,成了显示部队“边疆为家”的标志。经研究前方党委(由126团1营及团机关部分人员组成)决定,在察隅、沙马等地修建永久性营房。建营房有几种设想:一是修建木质结构营房。察隅是原始森林区,遍地是木材,既省工,建房周期又短,是便宜之计。但察隅气候炎热,雨水多,湿度大,木料容易腐烂,过不了几年,又要翻修,达不到“永久”;二是修建土木结构营房。即以木料做框架,打土(泥巴)墙,房顶盖铁皮。盖这类房子,要从內地运材料,既费工,建房周期长,又不美观;三是根据云南军区(当时属云南军区管辖)边防营房规划的要求,修建砖木结构的营房。这是最理想的。但砖瓦从何而来?若从内运,有1000多公里路程,要翻5座大雪山,过澜沧江、怒江、桑昂曲河等4条大江大河,没有公路,全靠骡马驮运,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就地取材,在察隅建窑烧制砖瓦。经反复比较论证,党委决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世界屋脊上察隅建起砖瓦窑,生产砖瓦,修建永久性营房。
(一)
1953年3月,党委把烧砖瓦的任务交给了3连。三连是个老连队曾参加晋南战役丶强渡黄河、战淮海丶渡长江丶中南、两广(广东、广西)等战役,在进军大西南,进军西藏中,战斗顽强、艰苦奋斗,完成任务出色,先后被14军授予《钢铁堡垒》、《模范党支部》等荣誉称号。但全连指战员对烧制砖瓦真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在干部中甭说烧砖瓦,连砖瓦窑是啥样子都未见过。要完成这项任务困难之大可想而知了。困难在解放军的词典里就是“动力”。面对如此困难,指导员党支部书记申竹林同志,召集了党支委扩大会,吸收排干及各班的骨干参加,对烧砖瓦问题展开讨论,发动大家出谋献策。经过充分的讨论,一致表示坚决完成任务。最后决定:一是由副连长胡炳保率领3排完成烧砖瓦任务;二是由指导员负责召开全连军人大会进行动员,号召大家想办法,出主意,提建议,以达发现烧砖瓦的人才。常言道:“人上百名,必有高手”,此话不假。会上,班长刘高忠,毛遂自荐,说他在家时曾学过烧砖瓦,技虽不精,毕竟是亲身经历过,懂得烧砖瓦的全过程。随后,又有8个同志主动请缨,参加烧砖。经过调查了解,党支部确定,成立以刘高忠为组长的技术组,配合3排完成烧砖瓦任务。
(二)
烧砖人员确定后,找窑址便是首要的任务。窑址需要具备几个条件:(1)要有适合烧砖瓦的黄泥土;(2)要有砌窑的好地形;(3)离林区近,砍运烧柴方便;(4)要有水源;(5)距营建工地近,便于运输。为找到合适的窑址,连领导派副排长李进有同志带领几位“土专家”,背着干粮,爬山越沟去找,每找到一处,就把泥土包好,标出地点,编出泥号。经过几天的艰辛,背回了十几包泥土。他们将背回的黄泥巴,逐一和成泥团,制成砖块,晾干后,放在灶膛里用火猛烧,经反复的试验,发现距驻地2公里的竹尼拉卡山坡上的泥土最好,烧出的砖块既有硬度又不裂口,是理想的烧制砖瓦的黄红色泥土。为慎重从事,连里又组织干部去实地勘察,查明此处泥土的储藏量丰富,同时附近还有一块小平坝,离小坝不远就是小山坡,既可作制砖瓦的工场,又可在山坡旁砌窑烧砖瓦,且离林区不远,运烧柴方便,惟一不足就是缺水。这时,找水又成了连里的突出任务。副连长胡炳保又派3名战士,沿着山坡往山上去找水,约走了2公里左右,在一个山沟里发现了一股清泉,他们喜得跳起来,喊着:“天助我也!”但要把水引到砖瓦场也非容易。这2公里多的地段,地形复杂,既有干沟,又有石崖,还有一段是沙土层,需架水槽才能把水引下来的。那时,没有水泥、钢筋等建材,怎么架?事在人为,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技术组便召开诸葛亮会议,经研究,决定用树干挖成木槽引水。为尽快把水引到工地,全连干战一齐上,砍树的砍树,挖木槽的挖木槽,架槽的架槽,修渠的修渠,经过十多天的努力,清沏的泉水淙淙地流到工场。
窑址确定后,3排的干战在副连长胡炳保的率领下开进了工地,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在山坡上盖起了简易的住房,修建了工棚和晾场,为烧制砖瓦做好开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三)
3排进驻工场后,便面临制作砖瓦的模具、和泥、打泥墙、砌砖窑等一系列的技术难题。为解决这些难题,3排长代伯龙同志根据战士的情况,设立了制砖瓦模具,和泥、打泥墙和砌窑3个技术攻关小组。模具制作小组,由全连的木工组成;砌窑组仍由刘高忠同志率领的技术组担任;其余人员编入和泥、打泥墙组。
制作砖瓦模具的技术要求很高,制出的砖模要有棱有角,尺寸准确划一。制瓦模具技术难度更大。制模组的同志,明知困难大,偏要迎着困难上。他们从山上砍来梨木,改成板子烤干,经过反复研制试验,很快制成一次可拓4块砖的模具,但试制瓦模具却遇着难题,老虎啃天――无从下手。虽经多次试验均未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制模组的同志带着问题,走访了兄弟连队懂木工、见过制瓦的人员,向他们请教,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经过会诊,想出了用青杠木制成1公分的小木条,然后用铁丝串起来拼成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桶状,套上布套,将泥巴糊在布套上用板刮平切边,待瓦坯制成后,便将木桶卷起取出。制模组的同志便按此进行试制,终获成功。一个瓦模一次可制4片板瓦坯。按建房规格,瓦有两种:一是板瓦;一是筒瓦。板瓦模具制成后,他们又开始试制筒瓦模具,由于有了制板瓦模具的经验,筒瓦模具很快制成。筒瓦中还需有盖头瓦。按社会上的旧俗,盖头瓦是刻龙头或雕虎头,以示吉利。经过连里讨论决定,将盖头瓦刻成“保卫边防”四个字,表示边防战士的决心。
刻有保卫国防的头瓦
和泥,看来简单,实际上工作流程复杂。要经过挖土、选土、水浸、踩泥等工序,而且用泥的数量大。艰巨的任务便落在和泥组的肩上了。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靠着两只手,两只脚把和出的泥巴达到既有硬度,又很柔软的标准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尽快烧出砖瓦,和泥组的同志,天不亮就上工,天黑才收工,一天劳动12个小时,累得腰杆都直不起来。和泥要用脚踩泥,脚不能穿鞋,因鞋陷在泥巴里很难拔出来。战士们只好光着脚,卷起裤腿在泥里踩,踩一天泥比行军两天还累,晚上躺下,全身像散了架。这还算好,那蚊虫更使战士们头痛。到过察隅的人都知道察隅蚊子的厉害。它在天空横飞直撞,它在草地里嗡嗡叫鸣,一见人它就围上,叮着就是一个包,又痒又痛,真使人难受极了。战士戏称察隅的蚊子“小的能钻进蚊帐,大的能咬破蚊帐,真能把人吃掉”。据说,西藏历代噶厦政府把犯人流放到察隅,就是因为这里蚊子多,疟疾流行,让犯人有去无回。战士踩泥时,蚊子头上飞,双腿遭蚊子叮咬,上下夹攻,防不胜防。头部、臂部摸上驱蚊油还能对付,但双腿常常湿水,驱蚊油便不顶用,被蚊子咬得红肿,有的战士因感染溃烂,腿肿得上不了床,走路都困难,但他们没有叫苦喊痛,继续坚持踩泥。经过半个月的拼搏,和好了第一窑砖瓦的泥巴。后经上级批准买了4头犏牛(黄牛与牦牛杂交)来踩泥,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备料完成后,便调整了全排人员的工种,从和泥组、制模组抽出部分人员,成立了制砖组、制瓦组,在技术组的带领下,开始在制砖坯、制瓦坯。
拓砖坯看来简单,但大有学问。制坯组开始试制时,拓出的坯无棱无角,像个椭圆形,无棱无角的砖怎能砌墙?后经反复试验,先用手指把泥巴挤压紧砖模4个角后,再用泥填满砖模,这样拓出的砖坯虽有棱有角,但一天只能制拓坯200多块。由于拓坯时,战士们的手指不断地挤压泥巴,不几天,许多战士的手肿了,两臂酸痛,减员不少。为解决这个问题,技术组和制砖组联合研究,并发动全排同志出主意,想办法,终于想出木锤挤压法,即将泥巴填入砖模内,然后用木锤挤压。经过试验,拓出的砖坯,既有棱有角又光身,合格率达90%以上,工效也提高了4倍,由原来每天每人生产砖坯200多块增至800多块。王砚坤同志一天能做1220块。战士的劳动量也减轻了,出勤率也提高了。
制瓦坯难度很大,技术要求高。制瓦坯的关键要先打好泥墙。泥墙宽约20公分,长约80公分。技术好的可打1.5米高。制瓦组的同志,开始打泥墙时,由于技术不熟练,只能将泥用手一块一块地垛,往往垛到1米高左右就垮成一堆了,这又得从头垛。有的战士垛了垮,垮了垛,半天也垛不起来,弄得满脸满身都是泥巴,活像泥猴。许多同志手指肿了、指甲脱了,仍坚持施工,不肯休息。实践出真知,经过一段摸索,掌握了垛墙的要领和操作程序。他们采取多个垛泥墙作业点,每个作业点的泥墙垛到几十公分后便停下,待其稍干再垛,轮流操作,泥墙就不垮了,泥墙垒好,便用钢丝弓拉成3公分左右的薄片,双手托上裹在瓦模上,尔后用泥板抹平,达到表面光滑后,割去毛边,连同瓦模一同提到晾场,取出模具,待其晾干后,轻轻一敲,4片瓦坯就制成了。开初由于制瓦坯的工序复杂,战士们的技术也不熟练,每人每天只能制二三十桶,100多片瓦坯。战士们经过一段的实践后,逐步提高到每人每天制瓦坯300多片,陆彦生同志一天能做450片。但这仍远远不能达到建房的需求。技术组的同志根据藏民的水磨原理,试制出转盘,大大提高工效,每人1天能生产板瓦坯300多桶,或筒瓦坯200多桶。这样,便能满足建营房的需求了。
(四)
砌窑烧砖瓦是生产砖瓦最后一关,成功与失败,关系到部队的营房建设。烧窑组带着这一重大使命,在山边的坡地上选好窑址。刘高忠同志按家乡砖窑式样,带领烧窑组人员,先挖成圆形窑体,用土坯,在窑里砌出通火道、通风口,置砖处等装置,最后封顶。窑建成后,副排长李进有动员全排人员运砖坯装窑,经1天的拼搏,窑就装好了。刘高忠亲自坐镇,带领3人负责烧窑,他们经过7天7夜不停地添柴烧火,观火,人人的眼睛熬得又红又肿,个个脸上手上被火灼的红彤彤,痛得难受。为了烧出砖来,没有哼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痛。可是 封火开窑后,大家可瞎眼了,有的砖烧成钢砖,有的砖半生半熟,脚一踩就粉碎,整窑砖全报废了。这时,烧窑组的同志自责没有完成连里交给的任务,情绪低落。连领导见状,除给他们谈心卸包袱外,还在砖窑内召开现场会,发动大家找原因,查问题,提措施。通过察看现场及分析研究,一致认为通烟道分布不合理,导火不顺畅,造成火力不均匀,火力旺的地方,砖烧过了头,火力弱或无火的地方,砖没有烧透。毛病找到了,刘高忠高兴得跳了起来,泄气的情绪一扫而光。会议结束后,刘高忠就带领烧窑组的同志,冒着窑内40-50℃的高温便干开了。为了不再造成废品,他们改造了一个通烟道,就点火试验一次,发现那里冒烟不畅就再改。经过多次垒了扒,扒了垒,反复试验,终于把窑改造成功,烧出了硬度合格的红砖。
红砖烧出来了,但根据云南军区修建营房的要求,只能用青砖,不能用红砖。这又给烧窑组出了一道难题。红砖变青砖还得增加一道工序,即在红砖烧好封窑后,便及时从窑顶向窑内浸水,红砖经浸水后就成青砖了。浸水技术要求高,危险性也很大。水浸少了,红砖变不成青砖,水浸多了,气体膨胀,窑要爆炸。一窑万把块砖,爆炸起来有十几吨炸药的威力,后果不堪设想。共产党员、班长张洪宪、刘高忠,副班长孙培珠主动请缨,以不怕牺牲的精神,亲自去做浸水试验。为了安全,连队干部跟班作业,昼夜守候。刚开始时,他们轮流挑水,让水慢慢往窑内浸。灌了50挑水后,怕窑爆炸,便不敢灌了。开窑一看,仅有一小半是青砖,其余的是红砖、半红半青的砖。这次尽管没有完全成功,但却取得了可贵的经验。从第2窑开始,逐步加大浸水量,烧至第5窑后,就掌握了浸水量的数据,窑窑烧出的都是青砖青瓦,合格率达96%以上。部队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察隅建成砖瓦窑,也算是世界屋脊第一座砖瓦窑。
同志们在装窑准备开始烧砖瓦
察隅砖瓦窑,在3年多的时间里,共烧制砖、瓦约300多万块(片)。青砖、青瓦的试制成功,为部队修建砖木结构的营房创造了重要条件。从1953年开始,部队修建起部队住房、礼堂、仓库、前哨营房、澡堂等45幢约3万多平方米,大大改善了部队居住、生活、训练条件,有利于部队长期建藏,边疆为家思想的巩固,鼓舞军心,稳定民心。
察隅赤通拉卡台地,青砖青瓦营房屹立,吸引着当地藏胞、僜人来参观。群众见到美观的营房,竖起大拇指称赞道:“金珠玛米的空巴,亚莫!亚莫!(解放军的房子很好)。”有的群众还说:“解放军盖了这样好的房子,今后再不会走了”。本来,修建营房是部队内部的事,但在边防,它却起着安定民心,增强军民共建边防的信心。
部队修起的漂亮的营房
本文刊登于《西藏党史资料》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申竹林:现年94岁,50年进藏,在藏工作近30年,参加昌都战役、平叛改革、守卫边防、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中任昌都军分区加强营(10多个连队)政委党委书记,参加瓦弄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