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屹立雪山——西藏阿里地区卫国戍边群像记
来源: 新华社 综合作者:梅世雄 李华 陈尚才 陈泽鹏 2024-02-19 10:12

这里是“世界屋脊的屋脊”——它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由北到南依次耸立着喀喇昆仑山脉、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

这里是祖国西南边陲——边境线绵延千余公里,闻名遐迩的班公湖、扎达土林和普兰口岸就镶嵌在这片土地上。

这,就是西藏阿里地区。在这里,党政军警民筑起了卫国戍边的“万里长城”。边防官兵、干部群众、移民管理警察……各戍边力量不畏艰难困苦、屹立冰峰群山,英勇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新时代卫国戍边新乐章。

一棵“先遣柳”的守望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阿里军分区某边防团扎西岗边防连战士在“先遣柳”前悬挂心愿布带,寄语新年祝福(2024年1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尚才 摄

在距离北京4500多公里的阿里地区,有一个曾被中央军委授予“雪域高原戍边模范连”荣誉称号的英雄连队——扎西岗边防连。这个连队门前有一棵枝干挺拔的“先遣柳”,伴着边防官兵一起卫国戍边。

1951年8月,进藏先遣连副连长彭青云带领战士在扎西岗巡逻时,为了辨别方向和标识地点,在此处种植了一棵“班公柳”,边防连把它叫作“先遣柳”。

扎西岗乡典角区域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冬季最低气温零下40多摄氏度,一些执勤点位海拔超过5600米,含氧量只有平原的40%,紫外线尤为强烈。

“我们眼前是冰峰群山,身后是祖国和人民。”因长期驻守高海拔点位,扎西岗边防连代理排长牛永强嘴唇干裂泛白,脸上多处被紫外线灼伤。他说:“这是大自然对边防战士的考验,坚守岗位、守护万家灯火才是最好的回馈。”

边防连的官兵来了一批又一批,走了一拨又一拨,而那棵“先遣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守望着,寄托着戍边官兵对先遣连的思念,也鼓舞着阿里军民不畏艰苦、扎根高原。

札达县楚鲁松杰乡,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交汇处的苍茫雪山间。暴雪季,2000多名干部群众坚守深山,放牧巡边,守护国土。

在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扎西岗乡,党政军警民等力量在边境地区巡逻(2024年1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尚才 摄

“每次巡边,需要骑马翻越3座大雪山,在风雪中走上15天。再苦再难,我们的心里都有一种幸福感,因为在这里,国和家紧紧连在一起。”楚鲁松杰乡巴卡村村民次白益西说,近年来,边境地区发展得越来越好,人们的守边意识也越来越强。

路再难,地再偏,每一处都留下了戍边人的铿锵足音。

在扎西岗边境派出所门口,一面“便民墙”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上面是该所全部民警的照片和联系方式。派出所副所长杨国强说,民警常年与群众一起巡逻3080平方公里。为了鼓舞士气,方便群众联系,特意制作了这面“便民墙”。

阿里军分区某边防团扎西岗边防连军医给当地群众看病(2023年9月27日摄)。新华社发(李思鑫 摄)

33岁的民警格玛次仁,是派出所里的“活地图”,更是群众身边的贴心人。身兼护边队指导员等数职的他,经常带领群众去偏远的古格川等地巡逻,清早出发,黄昏才返回。他说,每次回来看到村子周边挺拔的“班公柳”,心里就有底了。

70多年前,进藏先遣连种植下的“班公柳”,如今作为城市绿化、生态治理和增收致富的主要树种之一,已成为了群众身边的“致富柳”。近年来阿里地区大力发展“班公柳”等苗木产业,共建成苗圃基地128个,种植苗木2.29万亩,2023年种植苗木达218.9万株。

这片土地上的军民和“班公柳”一样,远离繁华都市,扎根雪山深处,用无私的奉献、无畏的牺牲,构筑起卫国戍边的“万里长城”。

一支“新力量”的成长

普兰,藏语意为“雪山环绕的地方”,冈仁波齐峰、玛旁雍错等景点就在这里。

在普兰县孔雀河谷,有一处高地隐于尘烟——这里就是普兰边防连。这个连队,是1951年进藏先遣支队和进藏先遣连在阿里地区建立的第一个连队。

阿里军分区某边防团普兰边防连官兵抵达巡逻点位后展示国旗(2024年1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尚才 摄

在连队,记者跟随边防官兵巡逻雪山垭口,看他们执勤训练,体验坚守高海拔的酸甜苦辣。连长张浩楠告诉记者,近5年入伍的战士,都是“90后”“00后”大学生。

“入伍填报志愿,我选择到西藏等艰苦地方。”22岁的孟志成读完大学一年级后,参军入伍来到普兰边防连。“能守卫祖国的边境线,感觉特别自豪。”

与孟志成同龄的周凡宇,大学毕业后参军入伍,如今是连队的无人机飞手。“我爷爷是抗美援朝老兵,伯父也是军人。他们鼓励我说,到艰苦地区当兵才是好男儿。”

孟志成等几个志趣相投的年轻人组建起“先遣之声”乐队,每周在连队活动室进行排练,跟着网络视频学习弹吉他、打架子鼓。“搞乐队是为了丰富连队文化生活。义务兵服役结束后,我会努力转任军士,继续驻守祖国边防。”孟志成说。

西部战区陆军某旅官兵在西藏阿里地区进行野外训练(2024年1月9日摄)。新华社发(宋强 摄)

新时代有知识的热血青年走向高原,加入卫国戍边队伍,为边境一线带来了新风貌、新变化。

平均年龄不超过25岁、“不爱红装爱武装”,见到西部战区陆军某旅勤务保障营的“巾帼女兵”时,她们正在海拔4500多米的驻地开展日常训练。“我们这里女兵最小的18岁、最大的29岁,都是大学生。”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的中士姚俊梅自豪地介绍。

“不是每个人都有当兵的经历,更不是每个人都能来戍守边防。我很珍惜,所以也很快乐。”姚俊梅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面对高原之苦,她仍坚守在海拔4000多米的热土上,不仅当上了连队纪念馆的解说员、文艺演出的主持人,还组织读书分享会、强军故事会等活动,为艰苦的军旅生活增添不少欢声笑语。

戍边路上,年轻的力量从不缺位。

近年来,随着边境地区“水电路讯网、科教文卫保”等民生工程的不断提升,一些当地大学生纷纷返乡,一些有能力的年轻人扎根边境,参与强边固防工作。

“过去巡边骑马或步行,要走3天才能到支普齐牧场。”年近八旬的索朗多吉是楚鲁松杰乡巴卡村卡热组老人,也曾是一名护边队员。如今,他的儿子次白益西和欧巴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你们年轻一代要继续履行新时代守边卫国的使命。”索朗多吉时常叮嘱儿子。

次白益西的两个孩子分别在拉萨和日喀则读高中,弟弟欧巴高中毕业后受聘为乡政府驾驶员。“我鼓励孩子要考大学,他们也答应毕业后返回家乡、建设家乡。”次白益西说。

“以后我打算就在当地找对象,把家安在这里。”今年26岁的扎西桑姆,是从阿里地区札达县底雅乡什布奇村走出去的一名大学生。2020年从南昌工学院毕业的她,这两年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兴边队员,并在村里开了一间小商店。“现在既能为兴边出力,又能在家照顾父母,这种状态我很安心。”

在札达县底雅乡色尔贡组安置点,28岁的尼玛次仁今年随家人从800多公里外、海拔5900多米的阿里地区改则县洞措乡搬迁到这里,他家四口人中,一人成为固边队员,三人成为兴边队员。

一种精神的传承

普兰边防连里,还保留着圆拱形的土石哨楼,地窝形状的马厩,以及厨房、宿舍等。在马厩的墙壁上仍能清晰地看到四句话: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集体负责,对个人负责。

1950年8月1日,为完成和平解放西藏阿里地区的任务,来自7个民族的130多名战士组成进藏先遣连,从新疆于田出发。他们以惊人的毅力跋涉千里,胜利进军藏西北高原,为保卫神圣国土、和平解放西藏作出卓越贡献。

“1951年6月初,进藏先遣连从改则县扎麻芒堡出发,月底到达普兰县,这里就是进藏先遣连的营区。”边防战士周凡宇向记者介绍,四句话是进藏先遣连先辈留下的精神财富,也成为阿里地区各边防连队的精神追求。

“看看他们当时住的毛刺泥巴房,听听他们当时徒步、骑马设哨巡边的故事,就会忍不住感动。”普兰边防连排长杜加豪说,“那种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精神、革命浪漫主义的情怀,时刻影响着我们新时代的边防战士。”

背着食物、焦炭和战马草料,冒雪将物资送往执勤点位;蜷缩在地窝子里,高唱《祖国不会忘记》,所有战士热泪盈眶……新时代的边防官兵勇立祖国边境一线,守护万家平安。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走进阿里地区每个边防连队和哨所,都能在醒目的位置看到这句话。

支普齐,隐匿于冰峰雪谷,藏语意为“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里每年大雪封山长达半年之久,生活物资很难及时送达。支普齐边防连的官兵们不仅学会放牧牛羊,还学会了温室种菜,更学会了与棕熊、野狼相处。

驻守在这里的边防战士们说:“风雪的洗礼、生死的考验就像一个超级过滤器,足以滤去你心中所有的浮华,最后只剩下对这片土地清澈的爱。”

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泉水湖公安一级检查站的民警在检查站巡逻(2023年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尚才 摄

海拔5000多米,一年中约有300天伴有五至七级大风,这里矗立着日土县泉水湖一级公安检查站。10年间,先后有4位战斗在泉水湖畔的民警牺牲在岗位上。

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在札达县萨让乡流传着一个类似“红旗渠”的故事。20世纪70年代,为了改变干旱缺水现状,当地军民硬是用炮轰钎凿,在半山腰修通了一条长达3公里的当巴水渠。

为了纪念这段艰辛的修渠历史,干部群众称这条水渠为“英雄渠”。如今的萨让乡,当地军民传承这种建设家园、保卫边疆的精神,群众和边防战士结成对子,共建共学、互帮互爱,共护边疆稳固。

阿里军分区某边防团扎西岗边防连战士和移民管理警察共绘固边石碑(2023年9月27日摄)。新华社发(李思鑫 摄)

边防官兵、干部群众、移民管理警察……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巡逻在祖国西南边境一线;他们默默坚守在偏远艰苦、纯净辽阔的祖国边疆;他们是万家灯火外的“守望者”,也是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文字、视频记者:梅世雄、李华、陈尚才、陈泽鹏

海报设计:姜子涵

编辑:黄一宸、刘莲芬、邬金夫、姜子炜

统筹:周咏缗、郜新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