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和武警部队部分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风采录
来源: 解放军报 综合作者:孙亮 彭小明 曾 涛 2024-03-07 17:19

顽强奋斗谱写绚丽华章 巾帼风采映照时代荣光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部分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风采录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部分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风采。    美术设计:向修红

31310部队某室高级工程师卢海燕——

为战选才“管档人”

■孙亮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彭小明  曾  涛

春寒料峭,一场指挥训练在西部战区联指中心骤然打响。

受领任务后,31310部队某室高级工程师卢海燕迅速展开数据查阅、整编分析,高标准拿出《人力资源情况分析报告》,有效支撑了指挥员决策。

从事档案工作31年,卢海燕一直战斗在军官档案信息化建设一线,是各级公认的“政策通”“业务通”。在她看来,军官档案既是军官个人成长历程的直接体现,又是组织在选拔任用干部时的重要依据,管档用档责任重大。

“战区的重心在主战,所以军官档案工作的准星必须瞄准为战选才的靶心。”战区成立后,面对体制编制调整和业务关系变化,卢海燕紧扣军事斗争人才准备需要,展开战区干部数据建设。

起步即加速,开局即冲刺。一方面,她按照作战编成对战区管理的军官档案和数据进行审查核对、整理更新;另一方面,她想方设法打通链路,实现相关数据与联合作战指挥平台数据的融合共享。最终,卢海燕仅用7个月就完成了预期1年的任务。

这些年,卢海燕紧跟科技手段的发展变化,探索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管档用档,为战区指挥决策、选人用人等提供参考。在参加全军、战区等多次重大训练任务中,她带领团队探索运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开创性构建战区联合作战编成人力资源态势图,高效保障了人力资源数据分析和联合作战中军官考核、应急补充等需求。

战区体制下,军官选调交流等成为常态,人员流动速度快。为此,卢海燕积极探索创新,开展人力资源数据深化治理,建立起“周更新、月核查”制度,确保人力资源数据真实准确、实时“保鲜”。

辛勤的汗水浇灌结出了累累硕果。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卢海燕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被表彰为“战区优秀共产党员”“全军干部档案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突出贡献者”“全国档案工匠型人才”。

32143部队1分队参谋陈欢——

铿锵玫瑰向战开

■胡瑞智  胡逸清  解放军报记者  韩  成

设置难题、临机导调、现场打分……初春,32143部队综合训练场上,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互联互通考核正在火热进行。

“‘敌情’多变、标准严格。”参考的数十名官兵直呼不易,而组织这场考核的“黑脸”考官,正是该部1分队参谋陈欢。

提起陈欢,该部官兵都很感佩:“业务精湛,巾帼不让须眉!”从戎10余载,陈欢这朵铿锵玫瑰始终铆定练兵场向战生长,在侦察特战专业狙击手骨干集训等比武场上摘金夺银,先后被表彰为“狙击枪王”“优胜教练员”“优秀基层军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立二等功3次。

从战士一路成长起来的陈欢深知,制胜战场不仅是个人军事素质的比拼,更是团体和谋略的较量。于是,她毅然选择转型,成为该部首位女作训参谋。

作为作训参谋,必须增强组织指挥打仗能力。之前没有接触过参谋业务的陈欢,白天向战友专家请教,晚上加班加点钻研军事教材、补习参谋技能;每天雷打不动前往4个训练场跟训,向技术骨干学装备,跟营连主官学组训。

那次实战化训练,作为唯一参与指挥筹划的女参谋,陈欢凭借扎实的业务素养,协助指挥员制订方案、下达命令,流畅指挥攻击分队对蓝方实施包围突袭,成功打出了自己参谋生涯的“开门红”。

担任作训参谋,陈欢的另一个任务是组织部队狙击手集训队训练。她充分借鉴参加大项比武竞赛的经验,推开“上接战略、下接甚微”的训练理念,探索“六步施训法”,带领队员摸爬滚打,一起打基础、练技能、学战术,集训队阶段性成效显著。这几年,陈欢为旅队培养出80余名狙击骨干、5名女狙击手,所带队员在集团军比武竞赛中取得2个第一、1个第二的好成绩。

铿锵玫瑰向战开。“无论男兵女兵,穿上军装就应担当起打赢重任。”在陈欢看来,转型练兵不等人,只有积极融入新战位,提升打赢硬本领,才能跑出军旅人生的“加速度”。

海军潜艇学院基础部主任李丹妮——

奋进脚步不停歇

■解放军报记者  钱晓虎  通讯员  高  密  徐梦函

“要重点强化这5种意识、4种思维、9种能力的培养,全方位提升潜艇生长军官的综合素质……”近日,海军潜艇学院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基础部主任李丹妮正为教员们讲解潜艇生长军官“全素质”培养的创新思考及体系设计。

课件上,一幅幅围绕领导力、思维力、学习力、创新力等提升作战指挥能力的思维导图,视角新颖、逻辑严密,令大家深受启发。

20多年来,李丹妮勤耕不辍地扎根教书育人一线,始终保持着近200学时的年均授课量。随着院校调整改革,她的执教战线从基础课转为专业课,后又“临危受命”重返基础教学岗位。

两次转型面临的挑战都十分艰巨,但李丹妮凭着对国防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始终冲锋在前,主持的课程获评军队精品课程,本人荣获全军院校育才奖银奖、海军十杰青年,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带领的教学团队荣立集体三等功并被评为海军院校首批教学创新团队、山东省高校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

针对海军转型建设对艇员级维修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李丹妮积极参与筹办首届潜艇艇员级维修技能大赛,牵头创建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站。一套套提升潜艇军士人才培养质量的“组合拳”,为实战化教学改革添上一抹亮丽色彩。

这几年,李丹妮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为战育人的新基础”教学观,从课程思政、思维培养、专业融合3个维度发力,创建基础课“融合式”教学改革方法,将向战为战思想根基、科学思维能力和运用基础理论理解作战问题的能力培养,整体性地融入基础课教学,使部队对毕业学员的评价不断攀升,她也因此连续获得军队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虽然获得的荣誉越来越多,但李丹妮依然是那个精益求精的奋进者:“培养胜战人才,我们必须永不停歇!”

96822部队50分队政治教导员彭婉琴——

根植基层绽芳华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兵峰  通讯员  何  哲

“基层天地广阔,只要我们有能力、有干劲,积极投身练兵备战,青春大有可为……”春日暖阳高照,96822部队50分队会议室,分队政治教导员彭婉琴与几名战士围坐一起,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励大家建功军营。

向下扎根,向上成长。从大学生士兵到分队政治教导员,入伍十多年来,彭婉琴不管身份转变还是换行转岗,始终扎根基层,不断砥砺前行。她胸前勋表上那枚二级表彰略章,就是火热迷彩青春的生动注脚。

2年前,彭婉琴从技术岗位转任分队政治教导员,官兵们发现,这名被评为“全军信息通信战备先进个人”的技术尖子,做起思想工作也很有一套,从谈心交心到融入“朋友圈”,很快就成了官兵的“知心姐姐”。

一名大学生士兵刚下连,面对与枯燥专业知识为伴的军营生活,一时难以适应。彭婉琴就主动靠上去,讲述自己大学毕业入伍如何走上班长岗位的经历,笑着说:“我当年也和你一样,还差点当逃兵。不管身处哪个岗位,人生都能出彩。”

“强基层先强党委。要求官兵做到的,我们首先要做到。”在分队党委会上,作为党委书记的彭婉琴这样表态,更是这样践行。

她带头学军事、学指挥、学科技,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成为军政兼通的行家里手。平时值勤训练,她坚持带队参加,急难任务站排头;竞赛考核,始终冲锋在前,勇争第一。彭婉琴以实际行动获取领兵打仗的“资格证”,立起政治干部的好样子,多次带领官兵完成各项训练和保障任务。

连日来,分队官兵立足复杂环境展开专攻精练,淬炼过硬战斗本领。“我们选择基层,就要融入基层、扎根基层,相信坚守平凡战位,也能绽放最美芳华。”训练间隙,彭婉琴抓住点滴时间为大家鼓劲,官兵的练兵热情愈加高昂。

某部研究员罗尹虹——

矢志创新为打赢

■甘夏林  解放军报记者  王凌硕

去年12月中旬,正在实验室带领科研人员进行技术攻关的某部研究员罗尹虹收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由她牵头申请的某项创新性试验方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这一方法,将有效解决某类电子器件的性能测评难题。

“作为一名军队科技人员,我们就要始终瞄准未来战场,加快把先进科技力量转化为打赢战斗力。”作为技术负责人,罗尹虹带领项目团队主动对接相关单位,一次次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试验任务,努力为“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作出自己的贡献。

有一次,团队承担的某个重要试验任务正值最后攻关阶段,却因为一个异常数据的出现中断了进程。当各种常规办法都无法解决时,罗尹虹基于对该试验运行机理的长期研究,大胆提出了一种创新性解决办法。顶着巨大压力,罗尹虹和几名技术骨干扎进实验室,白天推导理论公式,晚上在实验装置上进行验证,一连多个昼夜的不懈努力,终于消除了异常数据,试验得以继续推进。

此外,罗尹虹还力主在试验中应用其牵头研制的某新型监测系统。几个月下来,几十次试验验证证明:这套系统技术指标领先,可高效精确开展测量评估。多位协作单位的专家感慨地说:“罗尹虹和她研制的系统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虽然照的时候不好过,但照完之后心里更托底!”

凭着这股劲头,罗尹虹带出了一支有活力、能战斗的项目团队。每次任务前,罗尹虹都提醒他们理论功底要扎实,各项准备要充分,过程期间要严谨细致,任务完成后要及时复盘总结。在长期的技术积累和任务实践中,她带领这支团队建立了一整套自主可控的某类效应试验评估技术体系。

始终奋战在科研试验一线的罗尹虹,近年来先后负责或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十几个重大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三等奖2项,授权专利36项。

武警部队西藏总队某支队排长达娃卓嘎——

雪域高原霸王花

■解放军报记者  郭丰宽  通讯员  郑犀蔚

雪山腹地,海拔3700米的反劫持战斗训练现场。

面对百米外“嘶嘶”作响、冒着青烟的爆炸物,武警部队西藏总队某支队排长达娃卓嘎看了一眼手环屏幕显示的心率后,紧握狙击步枪果断击发。燃烧的导火索应声而断。

2014年,入伍第二年的达娃卓嘎通过层层选拔,如愿进入总队新组建的某尖刀分队。入队后,她更是选择了专业极强、要求极高、难度极大的狙击专业。

在上级组织的首次专业集训中,达娃卓嘎的摸底考核成绩垫了底,精度射击成绩栏上更是一个刺眼的“0”。不服输的达娃卓嘎开始奋起直追。为了提高控制力,她利用早晚洗漱时间苦练憋气,用缝衣针在米粒上钻孔,将弹壳垒在瞄准镜上练据枪。与老兵比技术、与男兵拼体能,常年的摔打磨砺在她身上留下了20多处伤疤。凭借惊人的毅力,她练就了一身狙击硬功,1000米超远距离狙击几乎弹无虚发,11米抓绳上仅用31秒就能成功登顶。

2018年参加上级组织的比武,达娃卓嘎在狙击精度射击中打出“五发穿一孔”的新纪录。在当年年底的总队特战训练标兵考核中,她作为唯一晋级的女队员,最终以技能课目近满分的成绩脱颖而出,以全优成绩被评为“极限训练勇士”,在武警部队特战干部骨干集训中以总评第二被评为“优秀学员”,被总队官兵誉为“雪域霸王花”。

战场制胜,唯快不破。为磨砺自己快敌“0.1秒”的能力,达娃卓嘎日复一日苦练技能:出枪、上膛、击发、换枪、再击发……当计时器显示时间稳定在1秒以内,她终于练就了“不经瞄准、抬枪就打”的过硬技能。

“青春就是用来拼的,爱拼才会赢”,这是达娃卓嘎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回顾成长历程,她说:“荣誉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摘掉光环才能换羽新生,我将继续扎根高原、超越自我,以实际行动诠释忠诚卫士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