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上翱翔的雄鹰 —— 百岁抗战老兵杜开贵的传奇人生
来源: 巴中日报 综合作者:张敬伟 2024-08-15 16:12


2003年12月7日,四川巴中市平昌县金宝社区,冬天里难得的暖阳,将泛黄的银杏树,照得透亮,在高大建筑物掩映下,格外醒目。记者应邀采访了现居住在金宝社区103岁抗战老兵杜开贵。


image.png

百岁抗日老兵杜开贵。张敬伟摄


杜开贵的家,陈设简单而朴实,墙上一张万里长城中国画,巍峨壮丽。坐在沙发上的杜开贵,见我们到来,“坐,坐----”他连忙起身打招呼,一双晶亮黑眼珠,炯炯有神,漆黑的眉毛,夹杂着稀疏银色的长毫飘飘,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之感。

这哪像103岁的世纪老人?我怀疑自己的眼睛。老人瘦削的面颊,经络突兀大手,指间夹着一根袅袅香烟,他滔滔不绝地讲述了自己传奇人生----

他17岁时,被国民党抓壮丁,他主动替哥从军,辗转千里,参加了国民革命军,一腔热血洒沙场,痛击日寇,历经大小战役几十次,参加了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在长阳县城街头,与日寇进行肉搏战,拼刺刀杀死两个日本鬼子------

老鹰寨,地扼平昌江口镇巴河、通河二水,因酷似一只展翅高飞的老鹰而得名。清代著名书法家廖纶手书平昌《江阳十景》之一“鹰岩春晓”而闻名。

1921年腊月13日,杜开贵出生在老鹰寨下一户穷苦人家,靠常年当背二哥的父亲杜天洋维持一家生计,给他取乳名富贵子,希望他长大富贵长寿。

幼年的杜开贵,同山里许多穷人家孩子一样,爷爷父亲当巴山背二哥的艰辛,母亲帮地主打短工,童年的杜开贵,就给地主放牛,到河边山坡放牛,听惯了巴河船夫号子,学会了唱山歌。

“叫声情哥格拉拉西,听我说嘛,格拉拉西,我打双麻窝子送给你,上巴山啰我的妹儿吔--”那首巴山情歌《打双麻窝子送给你》,至今杜开贵还能唱。

老鹰寨离江口场近,路上的背二哥,码头的挑夫,河里的船工,甚至财主绅士,都会卖老鹰寨人打的草鞋穿。而这里的草鞋起源于何朝何代,没有人说得清。但成了老鹰寨的传统手工艺品,一直延续下来。杜开贵自小跟大人们学会了打草鞋。

1933年春天,红军解放江口场,泻巴乡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他进入老屋坝的列宁小学读书,老师给他按辈份取名杜开贵。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尔后,国民党第五战区进行了痛击日寇的淞沪会战,英勇牺牲的壮士众多。为扩充兵源,到处抓壮丁。哥哥杜开富已结婚,弟弟杜开常还小,杜开贵挺身充丁。他穿着自家打的草鞋,同国民党军队范营长押运一百多名新兵一路,步行千里,到达汉中宝鸡。

路途遥远,艰苦爬涉,白天晚上,为防止逃兵,每人背30斤大米,几个兵用枪押着,吃白菜稀饭,“没有吃饱,顿顿一碗稀汤白菜,稀得狗都撵不上!”老人唏嘘感叹道。

在宝鸡,新兵训练严酷苛刻,晚上睡地铺,盖烂棉絮,一个连一个班,只能紧紧挨着侧身睡,没有水洗澡,身上虱子、跳蚤,臭虫,一串串的,皮肤发痒,抠成一道道血痕。有一次,练引体向上,杜开贵年纪小,个子矮,两手没抓住杠杆,“噗通”一声摔倒在地,连长见了,说他怕死,当场就用石头砸他,打得他头破血流,昏死过去,士兵以为他死了,就把他放在破门板上。到了傍晚,附近一位老太婆闻讯,悄悄给他端来一碗酸菜面,竟救活了他,她怕受到报复,叫他不要说。几十年后,杜开贵想到这位救命恩人,竟天真地认为老太婆像自己一样还活着,他还专门叫儿子杜岭华打电话,找央视《等着我》栏目寻恩人......


image.png

103岁抗日老兵杜开贵和66岁儿子杜岭华。张敬伟摄


经过一年的训练,杜开贵成为一位合格的新兵,为了奖掖他,国民政府特地给他母亲分了两斗谷子。部队离开宝鸡,坐火车到达西安,到甘肃兰州,编入国民革命军76军,杜开贵被分到炮兵团,换上了黄色军装,除军事训练外,他还要喂养运送炮弹的骡子,喂草、喂黄豆,梳毛,挂铁掌。不久,部队奉命到武汉会战外围防线巫山县同日寇作战。

杜开贵所在的部队,系国民党第五战区胡宗南部队,至今他记得部队编号是76军57师35团2营5连,军长李铁军,广东人,师长廖昂,团长麦宗禹,营长钟希同,连长古建飞,排长刘君贤,班长姓马,杜开贵头戴钢盔,戴防毒面具,腰挂四枚手榴弹。因为他工作负责,军事技术硬,上升为下士副班长,领上挂一颗三角星徽花。一个班管12个人。他负责战士擦抢、打背包,搬训练器材,并配备了一支装50发弹夹的美式冲锋枪。从西安到汉中、阆中,到重庆、万县,到湖北宜昌,推着重炮,赶着载重炮弹的骡子,马不停蹄,奔赴前线。

1939年初夏,部队到达湖北巫山县秭归巫山大峡谷,牛日老坟,庙河,金宝河,一路高唱《三民主义》歌,高呼口号:“弟兄们,到武汉去,打击日寇!还我河山!同甘苦共患难!死也要是在一起!”遭遇日寇敌军第一仗在巫山县。那天,过巫山大峡谷小溪沟时,下起了瓢泼大雨,山洪爆发,数百人扛着武器,牵着负重的骡马过一深沟,洪水几乎漫过头顶,洪水飞流直下,泥浪打在脸上,睁不开眼,哭喊着,眼巴巴看到几十名小战士冲下深潭。

“那真是吓人,山里的齐头水,铺天盖地,山沟里石头树兜都冲走,要是有一条绳子套在身上,一个一个连起来抓紧就不会冲走了!”杜开贵说。刚刚走出了那条沟,翻过一座山,就发现了日军驻地,敌人的山炮、野炮、迫击炮,深陷泥潭,围困在山沟里,我方居高临下,扔手榴弹,机枪冲锋枪扫射,迫击炮打得敌人鬼哭嚎叫,横尸遍野,还缴获了日寇迫击炮四门,日本军刀一把,枪械无数,取得了出川第一仗大胜利。

“可恨日本鬼子,侵犯国土,奸淫妇女,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老百姓都躲进山里,晚上才能回家!”杜开贵愤慨地说道。

1943年夏天,在湖北宜昌长阳县弥陀寺,战争异常激烈,敌我双方出动了飞机大炮,飞机投掷炸弹,把土都炸飞,气浪把人掀起几丈高,尸体横飞,鲜血满地,炮声如雷,一片火海,敌军与国军战士绞杀一起,喊杀声震荡山谷,横尸遍地,战斗激烈,打了一天一夜。在县城街巷,敌我双方弹尽粮绝,就拼刺刀。“先下手为强!左挑刀,右挑刀,向软肋猛刺一刀!左躲右闪,一刀致命!”杜开贵平时苦练杀敌本领,他连杀死二个日本鬼子,就去救负伤的战友。

“ 滴滴嗒---,嗒嗒滴---”随着冲锋号响起,战士们向敌人阵地冲锋。记者问他打仗怕不怕死,“根本没有想那么多,打死一个算一个,你不打死他,他就要打死你,不说手中不说枪,两眼平视看前方,不准闲谈不准坐,不准吃烟和睡卧,官长来时不敬礼,关个地方去禁闭,敌人发现隔得远,一人坚守一人回,敌人发现隔得近,必须鸣枪报后方!只见敌军从何来,立即打枪换地方!”直到现在,军事口令他背得滚瓜烂熟。“我拿的是50发子弹的冲锋枪,遇到敌人,打起来很过瘾!”杜开贵自豪地说。

随后的战斗,辗转千里。他出生入死,参加了宜昌保卫战和长沙保卫战。“敌人打燃烧弹,泥土草木烧成一片火海,战壕里,炸弹坑,山坡上,到处都是敌我尸体,残缺不全,血肉模糊,有好几次,我是从死人堆了爬出来的,敌人黄色军装与我军军服颜色很接近,长相也与中国人差不多,仅从帽徽领花上分辨!”他挥手道。打扫战场时,他捡了一块镶嵌7颗宝石的日本表戴在手上。

杜开贵清楚地记得,打得最惨烈的是1943年11月中旬的湖南常德保卫战,国民党第五战区76军在常德外围作战,遭遇日寇冈村宁次围困常德的主力部队。夜晚,信号弹把天空照得透亮,庚即就是惊天动地的炮声,震耳欲聋,敌军飞机炸,大炮轰,山炮、迫击炮,炮弹像雨点一齐袭来,杀呀!冲呀!我方阵地喊杀声连片,数十次冲锋,双方发起疯狂的拉锯战,阵地几次易守,持续几天成胶着状态,敌人违背国际公约,发射毒气弹,我方早已戴上防毒面具才幸免。突然,一发炮弹在杜开贵不远战壕爆炸,掀起丈多高的尘土,杜开贵眼前发黑,一个趔趄倒在战壕里,昏死过去。后来,才知道这一张仗打得顽强英勇而壮烈,杜开贵班里仅存2人,76军不愧为“抗日铁军”,将敌人消灭了数千人,缴获武器无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余件投降。那天一早,在湖北荆州汨罗寺,国民党第五战区举行了受降仪式。恶贯满盈的日本兵列成长队,个个耷拉着脑袋,面如死灰。山炮、野炮、大炮,机关枪,步枪,冲锋枪,子弹箱,炮弹箱等轻重武器,整齐排列,一望无涯。街道两旁站满了欢呼雀跃的群众,八年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鬼子。中国人扬眉吐气了!杜开贵很高兴,和一百多名战友,昂首挺胸,端着冲锋枪,押着上千名日军到武汉去修马路。

抗战胜利三个月后,蒋介石撕毁国共两党重庆签订的《双十协定》,国民党反动派即将打内战。杜开贵惊闻,部队将要攻打豫西大洪山八路军。一天晚上,他趁黑夜,脱掉军装,换上便衣,远走他乡----

杜开贵老家,平昌县老鹰寨下的财家院子,他从小给地主放牛,跟着父辈们学会了打草鞋。1933年4月,红四方面军解放了江口镇场,打败了国民党反动军队,建立了江口县苏维埃政府,打倒了地主劣绅,穷人们翻身作了主人,分到了土地。父亲杜天洋参加了支前线,少年杜开贵,上泻巴乡列宁小学读书,了解到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日本鬼子侵占了东三省,红军北上抗日。幼小的心灵,埋下救国爱国的种子。

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赢得了抗日战争伟大胜利,杜开贵像许多中国人一样万分高兴。10月10日,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不久,国民党撕毁协定打内战。中国前途将何处去?他陷入了迷茫苦恼。为了抗日,他所在部队,牺牲了成千上万名战友,他更不想打内战。1945年腊月晚上,他突然接到命令,明天进攻大洪山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他毅然抉择,化妆逃走,脱离国民党军队回家。

当晚,他趁着查岗机会,悄悄地备好行李,忽然,“呱呱--喔喔--”脚步声惊动了营房喂养的一群暗鹅,排长闻讯,庚即带兵查岗,他机智钻进一农家柴堆,躲过了搜索,又迅速换上事前准备好的棉衣,顺着河沟往下走。

第二天就到孔桥湾,在一老乡家歇脚,老板娘是开作坊的,人很贤惠,给他煮了一大碗面条,给他放一堆乱草,一床铺盖,睡了一个晚上,天亮前就离开。

随后,他继续往荆州走,找到了开金店的商会会长金主席,说明来意,叫他给他一套换洗衣服。因他曾经送给他一件缴获的日本军官穿的崭新呢子大衣。金主席说,如果有警察盘问他,叫杜开贵就说是金家的客!

在宜昌码头,他找到开大船的李家长(管理大船的老板),杜开贵在宜昌战役时,缴获了日本军官的镶嵌有七颗宝石的日本手表,就送给了他,李家长答应他搭船保送他回老家。

李家长的老婆杨老板见杜开贵身体好,很勤快,就叫他在船上帮忙。该船是往返武汉宜昌、重庆宜宾的货运大船,属爱国人士卢作孚的民生公司的客货两用船。

从宜昌坐船到万县,逆水过三峡,河道波涛汹涌,险滩激流,惊心动魄。杜开贵还是第一次坐几十吨位的大货船,足有4层楼高,装载货物的船仓,也像一间大堂屋,船头甲板,也有院坝大,两边摇撸划桨的,打挑的,掌舵的,掌布条,看舵的,挂船帆的,要强壮有力气的船工才行,一边一排摇撸,一边4浆,一桨3人,两边24人,掌舵要3人,船帆掌布条3人,杜开贵吃苦耐劳,手脚利索,李家长叫杜开贵在船上留下来干,再笨重的活路,他主动去做,穿烂汗衫,烂短裤,遇到激流险滩,还要上岸拉纤,搭链勾住纤索,沿着悬岩陡壁,攀援石缝,吼着号子,匍匐前行,一不小心,就跌入激流险滩,连个人影都没有了,“那也是苦力活,麻绳把肩膀勒成道道血印,流血不止,就用盐开水洗,生疼难受!”讲起那段当船工的经历,他心有余悸。

船行三峡,水急浪高,暗礁林立,格外小心,几十个船工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吆喂----嘿咗---弟兄们,加把油喔!撞过鬼门关,前面就是望娘滩呀---”杜开贵咧着没有几颗牙齿的嘴,唱起了船工号子,眼前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长江三峡。

“清滩不算滩,通岭才算鬼门关,群猪走岩高挂灵牌,危险随时打烂船!筏子过打旋儿窝,水急狗都撵不上!”当船工,需要力气,硬要吃饱饭,喝几两白酒,码头下货,就坐在船上抽旱烟,看码头船来船往,和人来人往的挑夫,杜开贵爱看人们脚上穿的各种草鞋;麻耳子草鞋,棉线草鞋,梅花扎边草鞋等,一一记在心上,有时在船上闲暇时,手头发痒,打几双,就送给船友们。

也有遭遇土匪抢劫的时候,在长江峡江拐弯处,船停岸边,往往是当地土匪出没的地方,趁着黑夜十几个人拿枪,抢劫乘客,杜开贵当过兵,练过拳脚武功,带领船工们,也与土匪交过手,从来没有让他们得逞过。

杜开贵卖的是苦力活,惟一回报的就是顿顿吃米干饭和馒头,肚子不挨饿。也没有工钱,还经常遭到老板刻薄的咒骂,苦于生计,只有忍受。四年过去了,他想回家,在万县码头,他找到老板娘,叫她给他三年的船工钱作路费,那女人恶狠狠地说,叫你学到了开船的技术,你当徒弟,没有找你拿师傅钱,就算对你不错了!

1949年秋天,他离开家乡整整十一年,步行千里回家,家乡刚解放。他就打草鞋,当巴山背二哥,靠脚板运输物资。1976年元月,他送19岁儿子杜岭华参加了解放军,临行前,嘱托他热爱祖国,男儿要到部队锻炼,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接受考验......

十几年前,他自从抓壮丁走后,参加国民党军队抗日,国共内战前,他毅然离去,在宜昌民生航业公司当船工,目睹国民党军队的腐败,对老百姓的盘剥掠夺。没有做过任何亏心事的杜开贵,想回家了。

1949年秋,他离开万县码头,包袱里几件旧短衣,还有在宜昌民生船业公司的工会证,这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那一天,平昌泻巴乡刚刚解放,乡亲们欢天喜地,敲锣打鼓,跳秧歌,扎彩棚,斗地主,镇压恶霸地主。杜开贵因为当过国民党兵,也住了三个月的学习班,被盘查交代历史问题,幸好他保存了宜昌船业工会证,和路上通行证。从万县下船,到达县麻柳场,抵达老鹰寨,十天路条(通行证)签证,明明白白。“你真是个好人!”生产队长杜开国了解到杜开贵十几年经历后称赞道。安排他给生产队管堰塘,当背二哥,搬运县里公家的百货物资。

平昌江口场,通江、巴河在这里交汇,上通巴中、南江,下达达州、重庆,自古是繁华的水码头,老鹰寨,由于离场镇很近,打草鞋,买草鞋,就是这里的传统产业,其技艺一辈辈传承下来,这里人家打的草鞋,工艺精湛,耐磨耐穿,货真价实,在平昌地区,除了响滩草鞋外,就数老鹰寨的草鞋了,特别是红军来到这里,反三路围攻,三大战役,六路围攻时,为了支援前线红军,贫苦人家出身爷爷杜正满,带领乡亲们,负责打草鞋、收集草鞋,运输草鞋支援前线,老鹰寨下,乡亲们连夜赶紧打草鞋,家家户户的机床咿咿呀呀声响个不停,打绳,扭索,盘花等几十道工序,一双双鞋耳扎着红丝球,苎麻、稻草杆作成的草鞋,源源不断运送到前线军需部,冬天,套一双棕树皮,穿上暖和轻巧,结实耐磨,深受红军官兵喜爱,被红军首长称赞为“红军草鞋”。


image.png

杜开贵讲述保存几十年的红军草鞋故事,滔滔不绝。张敬伟摄


“老鹰寨陡壁岩,家家户户打草鞋,男客打婆娘卖,卖了就吃水芹菜!卖的钱不够喝稀饭,筷子夹在耳朵坡,鼓起眼睛赶忙喝!”一曲荡气回肠的巴山背二歌,道尽了老鹰寨穷人们的心酸和无奈。

杜开贵自小爱琢磨,很快从爷爷杜正满和父亲杜天洋手里,学会了打草鞋技术。由于没有田地,他父亲和爷爷,与杜开富、杜开常当背二哥,从老鹰寨的财家湾,背草纸、背竹编的篾席、草鞋到汉中八里铺去卖,返回时,买回汉中的棉花,母亲梅天顺纺棉线,作捻子打草鞋到附近乡场卖,勉强维持一家人生活。

杜开贵回家后,重操打草鞋旧业,背到平昌县城的江口场、板庙场,甚至达县麻柳场去卖。

“老鹰寨就数杜开贵的草鞋打得好,他手艺好,他的草鞋在江口场、板庙卖,场场卖得最快!”该村现年96岁杜长富对杜开贵的点赞道。说杜开贵很勤俭,爱做好事,哪家需要耕田耙地,哪家杀年猪,他都会主动跑去帮忙,说他是个“奇怪人”,能生喝一大碗猪膛血,能吃一海碗冷坨子肉。哪家人去世,他就去背尸体、净身、穿衣服。要是哪家儿媳妇不孝顺骂老人,他跑去把她骂一次揍一顿!

杜开贵爱唱山歌,声音洪亮,特别是唱巴山背二歌。那时,平昌还没有通公路,就到达县地区去给县供销社背盐巴、医药铺背药品,从江口场起身,翻老鹰寨,过长垭,到板庙,石垭咀,石门,双龙场,爬坡下坎,一趟来回就是三天。

“耶嘿嘿,我走一路来看一看,我是巴山背二哥,太阳送我上巴山,月亮陪我过巴河---”至今,他记得巴山背二歌歌词,走山路,几个人同路,一人唱,众人和,也唱《月儿落西下》、《十里坪》等情歌,精神振奋,抒发心曲,增添干劲。

杜开贵的爷爷杜正满,1933年春,在泻巴乡苏维埃政府作红军支前工作,1934年秋,因当时极左路线肃反被错杀,几十年后,党和政府给他被平反昭雪。生产队给他家一条耕牛作补偿。父亲杜天洋,33年外出逃难,杳无音信。他33岁结婚,1957年生下儿子杜岭华,76年12月,他送儿子参军,到成都军区13军38师炮团当战士,后来,分配到炮兵56084部队通讯连,1978年12月初,部队调苍溪县高坡农场,投入一级战备,长途野营训练。12月24日从广元上火车,奔赴云南昆明,30日,驻军个旧市卡房公社斗母角大队,进行战前训练,1979年元月30日,从卡房公社转河口坝沙农场,挖工事,挖战壕,2月17日,对318、319高地,公安16、19团,315B师,316A师,进行炮火打击,掩护解放军过红河,也防止敌军偷渡,攻打越军暗堡、竹刺,2月18日,渡过二百米宽红河,杜岭华属于炮兵侦察通讯连,他与战友们,带上铲刀、水壶、防毒面具,冲锋枪,四颗手榴弹等作战军需品,攻打甘塘,这时,在前沿阵地,山头一颗树干遮挡住了炮弹发射的目标,他冒着枪林弹雨,主动爬上树,几分钟后,砍断了树枝树干,扫清了障碍,得到了全营通令嘉奖。3月5日,部队到达蒙自山,在老街口外渡河,杜岭华深入越军前哨,在潮湿泥泞遍布山沟侦察,他一连几天,蹲猫耳洞,啃压缩饼干,患了严重的肠炎,写下了遗书:我牺牲后,与战友们为祖国而战,刚到光荣自豪!人在阵地在!随后,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战斗,3月16日,打击越军取得了伟大胜利。杜岭华被营嘉奖一次,连嘉奖一次,排嘉奖十二次。1979年七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历经战火熔炼的部队党员。


image.png

1979年参加解放军的杜岭华。张敬伟摄


杜岭华复员后,在平昌织布厂作管理,下岗后,外出打工。目前在金宝社区一家物业公司做保安,在社区老年协会,他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几次非典新冠抗疫活动中,义务完成执勤任务,被金宝社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现年64岁杜岭华爱人沈永华,是平昌丝厂下岗工人,她说,老爹一生没有生过大病,能勤劳吃苦,爱做好事,爱帮助别人。在长江航运船上,一位中年客商得重病身亡,包袱里还有15枚银元,杜开贵雇佣几个船工,又将银元给逝者卖了棺材和墓地,请来了附近的地堪先生,安葬了那位不知姓名的逝者。他90岁还能下地干农活,走乡串户,收鸡蛋卖。有一次,一辆摩托车把他撞倒了,他爬起来,忍住疼痛,叫小伙子开慢些了事。

她照顾杜开贵老人,也是无微不至。老人每天喜欢吸烟,喝一点酒,并给他点燃酌酒,让老人晚年过上幸福生活。老人腿脚不灵便,她就把他扶到小区坝子里晒太阳,他给小区老人们唱山歌,讲抗日战斗故事,讲他经历的往事,讲党的恩情,但他最爱讲的是给红军打草鞋的故事。

2015年8月,杜开贵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和证书,编号为2015195733,也是对这位抗战老兵英雄事迹的肯定。       

采访结束后,杜开贵老人拉着记者的手激动地说:“共产党好!我已经103岁了,要是在过去,我早已不在了,现在人们住进了高楼,不缺衣少吃,生活很幸福!”


image.png

杜岭华保存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纪念章和纪念照。张敬伟摄


记者手记: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9周年。当年,日寇侵略中国,大好河山,生灵涂炭,人民遭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苦难深重的极大灾难。为了抗击日寇,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一道抗击世界法西斯的野蛮侵略,作出了大量的牺牲,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当年,革命老区四川省巴中市,当年仅仅巴中县(巴州区),包括今天的恩阳区,就有1.66万人出川抗日,英勇牺牲一万多人。年仅15岁的平昌县老鹰寨的杜开贵参军抗日,痛击日寇,九死一生,曲折跌宕的传奇人生,谱写了一曲悲壮动人的英雄赞歌。至今,巴中市内还有健在的抗日老兵13人。

勿忘历史,勿忘国耻,牢记英雄,锐意进取,开拓前进。同时,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美好生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团结一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