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域高原谱写使命担当、奏响强军战歌
来源: 中国军转民杂志社 综合作者:刘佳慧 2022-03-18 10:42

640.jpg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某重型装备的装甲板,一机集团的装备服务保障队员已经行动起来,武秋雨来到驾驶室,准备安装控制器,王根旺精神抖擞,开启了一天的电器系统检查,组长张俊俊带着队员,检查设备连接情况,组装管网准备试验。


羌塘之北,横断以西的阿里地区,平均海拔达4500米以上,这里是“飞起玉龙三百万”的世界屋脊,也是“鸟飞绝、人踪灭”的生命禁区。


当内地“秋老虎”余威仍在,几场风雪后的高原早已银装素裹、寒风肃杀。从戈壁平原到风雪高原,温差和高差是最大问题,但对于一机集团装备保障队员而言,需要跨越的却不仅仅是海拔。高强度的装备改造任务如何组织开展?如何最大限度提升武器装备性能?如何进行有效保养?保障队抵达之初,一系列问题横亘眼前。


640.jpg


生命有禁区,但是装备不能有盲区。战争,往往不会发生在熟悉的地域、熟悉的环境里,推进部队作战能力提升,必须使装备适应多种环境,努力提升装备对环境的“陌生系数”。


“高原上氧气稀薄,装备演练时要提前1个小时左右启动热车,才能确保正常使用,但是战场上争分夺秒,‘敌人’不会等我们的装备准备好了再打。”保障队长张俊俊说,进入高原,就如同进入了战场,就要用战场思维衡量装备“成色”。


保障队此次的任务是对近200台装备的动力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使装备更好的适应高原高寒、低压的极端环境,从而提升其动力和可靠性。


驻扎高原的第一个夜晚,在临时搭建的会议室里,保障队员们在认真梳理出高原高寒环境对项目改造工作进度的影响,制定更加贴近高原环境的作业方案,先做什么项目,后安什么设备,协调哪些技术支撑,都需要队长把握改造节奏、统筹任务分工。按照保障队员专长,将21名保障队员合理分派到各工位,确保质量、效率双提升,使保障队员们严格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的底气更加充足。


640.jpg


高原上的冬天,大雪一场接着一场,气温不断降低,昼夜温差达40摄氏度,随着气温的降低,含氧量也随之降到正常值的30%,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被迫缩短到2-3个小时。装备技术升级任务重、时间紧,要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任务,每分钟都很宝贵。


由于装甲车室内空间狭小,更换油路改造需要两人里外配合。高180cm、重180斤的张俊俊钻进炮塔,双腿跪在弹夹上,左手支撑身体俯身向前,另一只手伸进弹夹和油箱间狭小的缝隙中更换油箱管路。眼睛看不见油管卡箍的位置,就“盲”操作,好不容易摸到卡箍的位置,但是空间有限,扳手无法转动,张俊俊摘掉手套,右手十指和中指化身“扳手”,夹住卡箍,一点点的转,近10分钟,卡箍拧开了。接下来就是把胶管从油箱上拔下来,由于热胀冷缩,橡胶管被紧紧的裹在油箱铁管上,还是那两根手指,张俊俊耐着性子,一边旋转一边用力往出拔,“嘭”,拔出的瞬间由于用力过大,张俊俊的手背狠狠的磕在弹夹棱角上,血还没来得及流出来就冻凝固了。等到把管路完全更换好,张俊俊满头大汗的瘫坐在炮塔间内,大口呼吸来补充氧气,双手也因为长时间缺氧不停的抖动起来......平常十分钟就能完成的工作,在高原上张俊俊足足用了40分钟。于此同时,配合张俊俊完成管路更换的王根旺,又在动力舱内蹲了下来,拿起板子,将6根胶皮管上链接的12个卡点28个卡箍挨个拧紧,极低的气温条件下,胳膊不停用力就会造成肌肉拉伤,已经40岁的王根旺在把卡箍全部拧紧后,右胳膊已经抬不起来了。


高原的夜晚是及其难熬的,在驻扎的帐篷里,保障队员们穿着棉袄钻进睡袋,身上盖上羊皮垫子和军大衣来抵御接近零下50摄氏度的严寒。“身上也不敢盖太多,本来氧气就稀少,盖的太厚,容易把自己憋‘死’喽,”武秋雨打趣的说道。为了确保安全,在睡觉前,他们会把帐篷里的炉子都熄灭,伴随着耳边呼啸的风声,他们浅浅的睡着。


从初秋到深冬,一机集团保障队在风雪高原斗严寒、抗缺氧,上演着一幕幕坚韧不拔的壮阔图景。在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地狱般的煎熬,熬不住的时候怎么办?“硬抗!保障队员里有好多人都是转业兵,在兵营磨练的韧劲和‘不拖公司’后腿的信念,足以支撑我们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说到这时,张俊俊眼神坚定。


硝烟弥漫风雪路,莽莽昆仑入战图。在座座高原训练场,面对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一机集团保障队不畏艰险、挑战极限,以敢打必胜的勇气战天斗地、攻坚克难,助推现役装备高原训练实战化水平显著提升。


一年24个月,一机集团保障队员几乎要在高原驻扎18个月,在工作之余,他们看天高云阔、巍巍冰峰,也感叹雪虐风饕、朔风凛冽。但无论如何,这支勇往直前的队伍总是瞄准目标,所向披靡、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