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像雷锋那样做人!”2月28日上午,雷锋生前战友、88岁的江苏省南京市原溧水县人武部政委赵明才,应邀为南京第十二离职干部休养所工作人员宣讲雷锋精神、讲述雷锋故事,并勉励大家立足本职岗位,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矢志奋斗强军。仓 晓摄
新疆昌吉军分区与湖南雷锋纪念馆结对共建
雷锋纪念馆落户边防一线
■ 谭伟 肖承槟
早春,三湘大地梅花、樱花争相斗艳。
2月25日,位于长沙市望城区的湖南雷锋纪念馆迎来一批特殊参观者。14名新疆昌吉军分区某边防团官兵从天山北麓一路跨越3500多公里,到雷锋故乡追寻闪光的精神坐标。
“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与湖南雷锋纪念馆签订军地共建协议,并邀请雷锋纪念馆工作人员上边防、进哨所,宣讲雷锋精神。同时,军地筹划在边防一线开设雷锋纪念馆分馆,拓展学雷锋活动平台载体,共同打造优质红色工程。”该团副政委李青龙介绍,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军分区党委以此为契机,按照“资源共享、经验互鉴、工作互助”原则,主动与湖南雷锋纪念馆对接共建事宜。
该军分区驻防在祖国西北边陲,边防线点多线长面广,巡边护边条件较苦,练兵备战任务较重。“越是条件艰苦,越需要赓续传承雷锋精神。”李青龙说,雷锋把对党的忠诚写进日记里,体现在行动上。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更要像雷锋那样,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要听党话、跟党走。
“走在长沙街头,最大的感触就是总会与‘雷锋’不期而遇,雷锋车队、雷锋学校、学雷锋小组……”第一次来长沙的下士刘玉感慨,走进雷锋故乡,雷锋精神无处不在,作为一名边防军人,更要向雷锋学习,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做一颗强军的螺丝钉。
湖南雷锋纪念馆副馆长廖志军亲自担任讲解员,在场馆门口等候远道而来的边防官兵。“得知要与昌吉军分区结成军地共建对子,大家都很期待。”廖志军说,边防官兵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与雷锋精神一脉相承,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事迹深深感染着我们。雷锋纪念馆能“落户”边防一线,既是边防官兵的心愿,也是我们的企盼。
一行人在雷锋塑像前敬献花篮,深切缅怀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在一件件实物、一幅幅照片前驻足,感悟永恒的初心……
该军分区某团组织干事胡瑜峰告诉记者,即将建设的湖南雷锋纪念馆分馆将设立实物展览区、雕塑区、教育活动区等5大功能区,全面展示雷锋生前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纪念馆建成后将对外开放。此外,湖南雷锋纪念馆将捐赠部分雷锋生前的文物、图片等,并在多媒体、VR、动漫等方面给予分馆技术支持,创新展陈形式、丰富展陈内容,更好呈现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江西省萍乡市军地携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学雷锋志愿服务平台上线
■胡南 左磊 中国国防报记者郭冬明
“文奶奶,您家的电饭煲维修后能正常使用吗?志愿者的服务您满意吗?”“服务非常周到,尤其这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平台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家住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的文迪先接到回访电话,为志愿服务打了满分。
文迪先提到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平台,是今年萍乡军分区联合地方有关部门,组织辖区内的志愿服务队伍学雷锋、送温暖建立的新平台。
前不久,文迪先家的电饭煲坏了,本想送到镇上维修,碰巧区里民兵应急连班长、民兵志愿服务队队员王吕帆来到她家,宣传推广学雷锋志愿服务“帮帮数字平台”。“在小王的帮助下,我在线提出需求,不到半小时,民兵志愿者就上门维修了。”文迪先告诉记者。
记者从萍乡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了解到,2021年,该军分区整合军地优势资源,先后组建民兵志愿服务队、医护志愿服务队、老兵志愿服务队等多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今年,他们借力乡村数字化建设,打造学雷锋志愿服务“帮帮数字平台”,将这些队伍与平台“捆绑”,形成志愿服务合力。村民遇有难题,在线提需求,平台按照就近就便对口原则,推送至志愿服务队队员终端,志愿者“接单”后上门服务。
“平台的建立改变了以往学雷锋活动的老模式,可以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志愿服务更加便捷、精准。”该军分区政治工作处领导介绍,他们还依托平台,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效。
“长潭二组路灯损坏”“五组刘文芳右脚扭伤”……记者在长潭村“数字长潭”智慧大屏看到,不少村民通过“帮帮数字平台”在线提需求。“老兵志愿服务队收到”“医护志愿服务队收到……”志愿者纷纷接单。
“多亏这个平台,我才能及时就医。”一天夜里,长潭村村民胡年远突发急性肠炎,疼痛难忍,他的妻子立刻在平台求助。接到信息后,老兵志愿服务队队员、长潭村党支部书记陶礼鹏一边协调医院,一边开车送胡年远就医。“我们村地处山区,乡亲们住得比较偏远。该平台上线后,谁家遇到难题,可随时在线反映,村干部和志愿者收到信息后第一时间上门解决。”陶礼鹏说。
“学雷锋没有停止键。”该军分区政治工作处领导说,为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军分区将继续扩建志愿服务队伍、拓展服务内容,加大“帮帮数字平台”宣传推广力度,确保群众的困难能及时解决。
辽宁省沈阳警备区弘扬雷锋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学雷锋小组进村结对帮扶
■王志刚 中国国防报特约记者梁忠春
“环境变美了、日子更甜了,谢谢你们……”早春时节,辽宁省康平县五家子村,83岁的村民张宝山笑意盈盈,与辽宁省军区沈阳第十四离职干部休养所学雷锋活动小组的官兵畅谈美好生活。
在该村,学雷锋活动小组为村民送医送药、帮困解难,还带来种植白沙山药、繁育母牛、养殖肉鸭等特色产业项目已立项、正加紧推进的好消息,村民们倍感振奋。
“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我们将学雷锋活动与助力乡村振兴相结合,常态开展、久久为功,杜绝‘一阵风’‘走过场’。”沈阳警备区政委张云锦介绍,他们列出服务清单、整合优势资源、细化分解任务,机关与所属单位组成32个学雷锋活动小组,深入32个帮扶村送温暖、助振兴,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同时,与村两委班子、致富带头人一起寻良方、找良策,对接有潜力的产业项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输血不如造血,授鱼不如授渔。我们以改善民生、促进产业升级为抓手,推出强化党建、畅通农副产品销路、扶持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助医助学等10项措施,主要在引路子、教方法上下功夫。”张云锦介绍。连日来,该警备区机关学雷锋活动小组为康平县孙家屯村的光伏发电、果蔬种植、小型手工业等项目的推进而忙碌,他们列出时间表、画好规划图、定下责任人。“我们相信,只要沿着乡村振兴这条路走下去,咱们村会越来越好,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临别之际,张云锦信心满满地说。
沈阳第十六离职干部休养所学雷锋活动小组来到康平县镇西村,为困难学生送助学金、送学习用品,并建立困难清单和联系卡,结合实际为困难群众出谋划策、拓宽致富路子。该所政委赵良科说:“我们不仅注重产业帮扶,还要注重文化振兴。接下来,我们会组织官兵定期与村民开展文化活动,鼓励村民学习科技知识,提高致富能力,让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