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直播间里 “军字号”工程火了!
来源: 中国民兵 综合作者:刘松锋、王健 2022-02-11 20:00


从打赢脱贫攻坚转战乡村振兴,河北省军区聚力强村富民、反哺老区群众,倾力打造“一地一乡”帮扶“军字号”工程——


66个帮扶村唱响“春天的故事”


二月春风暖,振兴帮扶忙。2月10日,河北省军区机关报告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省市县乡村五级领导干部、群众代表和官兵齐聚一堂,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衔接乡村振兴主题,共商发展大计,共绘美好明天。


image.png


“部队官兵心系老区人民,把关爱填满了俺们的心窝窝,全身感到了早春的浓浓暖意!”


抗日英雄马本斋烈士故乡、沧州献县本斋回族乡本斋东村党支部书记马现永激动不已:有了子弟兵的支持,俺们劲头更大、奔劲更足了,军地合力,军民同心,一定能够让乡亲们过上好的光景!


河北是英雄的土地、革命的土地,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土地。记者了解到,全省近80%县(市、区)是革命老区,在册革命烈士22万多人,为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image.png


近年来,河北省军区集中帮扶的77个贫困村、4782个贫困户、12108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摘帽,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


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实现乡村振兴,人民子弟兵应该干什么、怎们干、如何帮到父老乡亲的心坎上?


为做好这篇大文章,省军区坚持振兴所需、群众所盼与部队所能,通过逐级遴选、史料核准和综合衡量等方式,确定了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代表性的66个革命底蕴深厚的“革命战地、英雄故乡”(简称“一地一乡”)作为帮扶村,区分省军区、军分区和人武部3个层面,采取“1+11+54”三级帮扶模式进行整村帮扶,打造成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样板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


记者翻看《河北省军区“革命战地、英雄故乡”乡村振兴帮扶工作规划(2021-2025)》,各级帮扶项目紧紧瞄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既有规定动作、也有自选动作;既有近期任务措施,也有长期远景规划目标,干什么、谁来干、时间节点、资金投入、完成时限和责任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同时,对表地方五级书记抓振兴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省军区三级主官抓帮扶工作责任制,主要领导每年、分管领导每半年至少到帮扶村开展一次现地调研和督导,推动解决重难点问题。


“扎根驻地、为民造福,用心用情用力服务河北老区乡村振兴。”据省军区领导介绍,开展“一地一乡”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就是要接过历史接力棒,近距离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人民军队的初心使命铸写在革命老区的土地上,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的幸福生活。


image.png


采访中,记者发现,66个帮扶村虽资源禀赋不同,发展基础各异,但最深沉的底蕴都是红色基因,最硬核的支撑都是红色资源。立足“一地一乡”丰富红色资源,以产业发展为主线,一体设计改善基础设施、引领乡风文明、提升治理效能,成为帮扶工作的“主色调”。


在“全国战斗英雄”董存瑞烈士故乡、张家口怀来县存瑞镇南山堡村,以董存瑞精神为核心的红色资源为牵引,全面打造农、文、教、旅相融合的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董存瑞纪念馆、董存瑞故居、少年董存瑞站岗放哨“英雄岗亭”为主要元素的旅游线路,集瞻仰英雄、红色游览、怀旧消费、主题民宿等于一体,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image.png


目前,投资15万元援建的“英雄锣鼓队”和“记忆中的派饭”项目已基本建成,南山堡村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已挂牌成立。


在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烈士故乡、邢台新河县荆庄乡西李家庄村,帮扶发展“老粗布、特色农业、生态养殖”三项产业。


image.png


投入70万元,注册老粗布红色产品商标,购置织布机30台,成立“将军情”老土布生产专业合作社和线上、线下销售中心,推动形成产业规模和品牌效应;联合地方农业合作社,打造以高椒、生姜、特色冬瓜、红花和京菊五大特色作物千亩种植基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协调市县投入135万元,援建占地50亩的鱼菇共生大棚和存栏2000余只的非洲雁特色禽类养殖场,投产后农民年纯收入可增至5万元。


image.png


“一地一乡”帮扶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为有效提升帮扶工作质量效益,省军区充分发挥双重领导体制优势,积极把“一地一乡”


帮扶工作纳入全省各级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产业扶持和“万企兴万村”创建目录,在重点项目援建和财政资金保障上给予支持。省军区按照每年不少于100万、军分区(警备区)不少于50万的标准,重点用于壮大乡村产业、夯实基础设施、促进生态发展等10个方面,让“一地一乡”帮扶村成为重温激情岁月、感怀时代变迁的体验地,成为聆听红色故事、致敬英雄模范的打卡地。


此外,他们广泛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借助地方工商联、爱国拥军联合会等机构和平台,协调企业到帮扶村投资兴业;系统整合驻军资源,充分发挥我军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以及部队突击力强、供给需求巨大、民兵预备役人员人才众多等优长,开展消费帮扶、指导民兵参与平安创建、开辟征兵绿色通道,打造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军字号”帮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