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董先明 曾和平

李贵树近影。
本文推出的主人公——李贵树,男,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人。曾任原四川陆军预备役某团少校参谋,荣获优秀预备役军官勋章。先后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总裁研修班、马来西亚亚州城市大学国际MBA工商管理、国家工信部专新特班学习,研究生学历,机械工程师。现为成都亿盛峰通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历任四川省通信学会常务理事、成都电力行业协会理事、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总裁校友会监事长兼慈善中心总监、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理事、四川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副会长,荣获国家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四川省关工委、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总裁校友会等颁发的各类证书60余本,是一位热衷于心灵关怀,尊严保护、无功利奉献、授人以渔和普世大爱的优秀企业家。
善举如星,虽远犹明。只要是见过、听说过或与李贵树共过事的人,都会被他“慈念为人、善举暖心”的故事所钦佩。
他不仅是大识大为的创业者,而且是多个慈善群体的倡导者。他是用11年时间帮助四川革命老区111名莘莘学子实现大学梦的“恩人”。
在追梦人的5分制满意度里,他给自己追逐的慈善事业只打了3分。
可见,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优良品格,那就是:越成功的人越低调,越有大爱情怀的人越有担当精神!
深秋时节,李贵树愉快地接受了我们的拜访。上午的阳光暖洋洋地将满室映照得明亮而温暖。简约朴素的陈设,一幅《骏马图》国画恰如其分地挂在墙上,给人一种舒适感;书柜里排列有序的建筑、通信书籍和中外名著一目了然;几十本荣誉证书和几帧大幅合影照片点缀其间;落款为“国家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四川省关工委”“四川省通信学会”“四川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成都市关工委”“成都市慈善总会”“雅安市关工委”“巴中市关工委”“甘孜州关工委”“阿坝州关工委”“贵州省黄平县县委县人民政府““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总裁校友会”等颁发的各类奖杯和证书,无声地诉说着不凡的人生历程。

李贵树带领他公司人员在巴中捐资助学活动现场。
在李贵树的办公室里,我们还没寒暄几句,他放在桌上的手机响起了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曲铃声《让世界充满爱》。他拿起手机看了一眼,随即向我们投来歉意的目光,便接起了电话。听得出,是位资助的大学生在向他汇报近期的学习情况。李贵树专注地听着,肯定着,最后是一句鼓励的话:“不要分心,好好学习,有困难随时跟我说。”隔着些许距离,我们也能感受到电话那头激动的话语。
后来,我们在和李贵树的交谈中得知,是他刚刚资助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研的四川巴中籍大学生张家元打来的。无巧不成书,张家元是李贵树在11年漫漫助学路上个人资助的第111名大学生!
111,这个数字背后是111个被改变的命运,是111个家庭燃起的希望,是李贵树11年如一日、播撒温暖!
善举显志,是如暖阳。可以使深陷贫困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清泉,可以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可以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李贵树的懿行,与他儿时求学之难不无关系。
他生在四川双流的一个小乡村。童年时期,父亲的早逝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长达数年的极度贫困。聪慧好学的他,初中毕业后虽被重点高中录取,却因家中拿不出每年10元的学费,最终与校园失之交臂。他不甘于命运的摆布,即使在日复一日的田间地头,都总挂着一个破旧的小收音机,干活累了,就收听《中央农业广播学校》的课程;暗自发誓要用知识改变命运。这便是他倾力助学的深层动因。
那年,中国改革的春风吹起,他跟随包工头远赴德阳打工。途中,老板将装有3万元巨款的包交予他保管,不料二人在车站走散。面对足以改变命运的巨款,少年李贵树心跳不已,却坚守了诚信的底线,徒步数小时寻找到工地,将巨款分文不少地交还。这份在巨大诱惑面前的赤诚与担当,赢得了老板的绝对信任,让他白天做工,夜间为施工队做账,领取双份工资。工友们喜欢这个耿直、灵活、有文化的年轻人,亲切地称他“账房先生”。
然而,李贵树心中读书的火焰从未熄灭。白天在工地挥汗如雨,夜晚则挑灯夜读,最终成功考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前身)无线电专业,依靠打工挣钱完成了学业,成为他打开了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此后,他凭借过硬技术成为家电维修部的大师傅;以第一的成绩考上了乡邻人人羡慕的“国家干部”,端起“铁饭碗”;作为下乡工作组成员,也曾临危受命,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巧妙化解村中积弊,被群众亲切称为“李组长”,并获得县委表彰。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骨子里不甘平庸的他,最终选择辞去公职,投身商海。他也曾经历过工程款难收、合伙人背信弃义,甚至度日如年的艰难岁月。但“做事先做人,保证诚信”始终是他坚守的底线。他从不拖欠工人工资和材料款,宁可自己贷款也要维持信誉。正是这种根植于血脉里的诚信与道义,让他在波诡云谲的市场中赢得了口碑,企业得以穿越风雨,重见彩虹。
从建筑门窗到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再到先后创建成都天意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成都鹤铭弘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都亿盛峰通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紧跟国家政策,投资建设通信基站和管网,他一步步将企业打造成通信领域一棵价值不菲的“通信树”。
李贵树虽略有成就,但不忘来时路,更没有磨灭对寒门学子的深情。
2014年,他在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总裁研修班”金融专业EMBA”学习时,发起成立了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总裁校友会“慈善中心”,定向捐资偏远学校、捐助困难大学生。2014年9月,他和西南财大统计学院校友会爱心同学们到贵州省黄平县参加翁开小学捐建学校活动,他本人捐款9000元。爱心人士的捐款让破旧的翁开小学得以重建,让大山深处第一次传出了更为响亮的朗朗书声。

李贵树在阿坝调研学生就学情况。
从此,他的脚步再没停歇。他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曾经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却因地处深山而经济欠发达的川陕革命老区巴中。2018年2月6日,时任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总裁校友会监事长兼慈善中心总监的他,又一次发起了“关心学子,让爱行动”的捐助活动,带领西南财大统计学院总裁校友会的爱心同学们跨越千里,首次来到巴中,认定了11名大学生,捐助他们完成四年的学业。在这次捐助活动中,李贵树个人承担了其中8人的学费。2019年8月26日,李贵树再次发起“爱心在传递,我们在继续”捐助活动,带领爱心同学们又一次来到巴中资助了11名优秀困难大学生,其中李贵树资助了4名。2020年9月15日,李贵树和巴中市关工委张长云常务副主任联系后,带领爱心同学和社会爱心企业家再次来到巴中市继续资助了12名优秀困难大学生,其中李贵树资助了5名。
此后的2021年8月和2022年8月,李贵树又先后代表四川省通讯学会和带领成都电力行业协会爱心企业家在巴中捐助93名优秀困难大学生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其中他个人资助了30名,对象遍及巴中的巴州、恩阳、南江、通江、平昌 ……
助学,不仅仅是资金的给予,更是精神的扶持与心灵的滋养。李贵树感慨地说:“慈善无利,但有用。我们不光在资助经费,更注重精神的鼓励,志向抱负的激励,让他们学成之后回报家庭和社会,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巴中学子何功,连续两年考上重点大学,却两次因缴不起学费而辍学。李贵树得知情况后专程赶赴巴中,捐助他实现了大学梦,并资助他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总裁校友会爱心同学曾资助的“奔跑女孩”钱运星,从9岁起便一边读书,一边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每天在上学与回家的路上往返奔跑4次,她的孝心与坚毅感动了无数人。当李贵树得知这些情况后,便主动承担了她上大学的全部学费,并持续给予关怀。如今,大学毕业的钱运星早已开启了崭新的人生篇章。

2017年,李贵树带着9岁的儿子李铭洋在若尔盖县求吉乡捐资助学。
爱人者,人恒爱之。受李贵树捐助的大学生把”李叔叔“称为“贵人”、“恩人”、“活菩萨”的事不胜枚举。巴中籍大学生田情月,在他资助下,在读大学期间连续三年专业排名第一,年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光荣入党,并在多项国家级、省级竞赛中斩获大奖,她立志考研深造,希望将来能像李叔叔一样回馈社会;捐助的藏族学生降错的父亲,为表达感激,特地从雪山顶采来圣洁的雪莲相赠,这朵象征藏汉深情和无私奉献精神的雪莲,至今仍被李贵树珍藏在冰箱里……
他的美德善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自己的家人。2017年,他和西南财大统计学院总裁校友会前往阿坝州若尔盖县求吉乡捐助藏族学生时,9岁的儿子李铭洋执意同行。高原跋涉,历经险情,当看到藏族同胞献上哈达、敬上青稞酒的感人场景,年幼的儿子深受触动,写下作文《我的暑期若尔盖之行》发表在《双流》副刊显眼位置。在文中,李铭洋引用了他父亲的话:“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并表示立志长大后要像爸爸一样,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人。
李贵树的爱心涟漪不断扩散。他不仅个人慷慨解囊,更善于凝聚团队的力量。他连续多年组织西南财大统计学院总裁同学会的爱心校友、四川省通讯学会、成都市电力行业协会的企业家,以及自己几家公司的员工,还有他身边的人,将助学之火燃遍更广阔的区域:
——2020年11月6日,李贵树发起“捐资助学雅安行”活动,组织西南财大统计学院总裁校友会爱心同学和社会爱心企业家,来到雅安市资助了33名优秀困难大学生,其中他资助了3名;
——2021年8月30日,李贵树带领成都电力行业协会的爱心企业家到雅安市汉源县举行第二次捐资助学慈善活动,资助了33名优秀贫困大学生,其中李贵树捐助了6名;
——2022年8月24日,李贵树在雅安市”2022金秋圆梦,慈善助学“的现场捐助活动中,带领成都电力行业协会的爱心企业家资助了40名优秀困难大学生,其中李贵树资助了6名;
——2023年7月,李贵树在成都市关工委发起的四川水利学院捐资助学活动中,捐助4名优秀困难大学生;
——2023年8月,李贵树参加巴中市第十届捐资助学活动,捐赠6名优秀困难大学生;
——2024年8月,李贵树在巴中市捐助的6名困难大学生中,其中3名考上清华大学,2名考上北京大学,1名考上人民大学;
——2024年8月,李贵树随四川省关工委在甘孜州泸定县举行的捐资助学活动中现场资助了困难大学生20名;
——2024年9月和2025年7月,李贵树在四川水电学校先后共捐助了8名优秀困难大学生;
……
2025年7月,巴中市第十二届“金秋圆梦·慈善助学”活动又一次举行,李贵树依然准时出现在捐助活动的现场,又有6名优秀困难大学生得到了他的资助。这已是他连续第八年奔赴这片红色的土地。

李贵树在捐助仪式上发言。
站在发言席上的李贵树千言万语化作了一句话:“我期待,我们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让他们感受爱、沐浴爱、传递爱,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相信我们的明天会变得更加美好!”
”希望我帮助关心的同学们,要树立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把对爱心人士,对社会的感激之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刻苦学习,奋发图强,学好本领,长大了为国家建设出力,为社会发展尽责,为家庭承担责任,为家乡的父老争光!“
数字显示,2014年以来的11年时间里,李贵树带领的多个爱心团队,足迹遍布贵州省黄平县、阿坝州若尔盖县、凉山州冕宁县、巴中市各区县、雅安市各区县、甘孜州泸定县等边远地区,以及成都相关高校,累计资助了419名优秀贫困大学生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而在这些捐资助学活动中,李贵树个人资助的大学生达111名。
巴中市关工委主任熊光林在2025年“金秋圆梦·慈善助学”活动的动员大会上动情地说:“我们要记住一个人,他就是我们的贵人——李贵树。请记住:他是唯一一个不是巴中人而在巴中做慈善的人,他是唯一一个在巴中连续坚持了8年捐助大学生的人;他是唯一一个企业家捐助巴中而没在巴中做企业生意的人。中国的企业家千千万万,但这就是为数不多的中国企业家李贵树独有的家国情怀!”
▎作者简介
董先明,大校,当代著名诗人、军旅作家。曾任新疆军区某部政委,先后多次立功受奖。现为四川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执行会长。2022 年获“影响中国文化名家”称号。发表文章 200 余篇,有的被重大文献收录;曾参与新疆军区《基层干部月课教育辅导教材》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事部《西陲丰碑》的撰写工作;曾参与新疆军区组织的“三个代表”“十六大精神”团以上单位宣讲团的宣讲工作;出版有《善学者尽其理》《踏歌行》《日月行吟》《归心》《夕阳下》等专著和诗集。月下花语文学社(平台)签约作家。
曾和平,退役上校,中国抗战文化研究学者,资深媒体人,报告文学作家。从军28 年,曾任成都军区宣传部副处长、中央电视台成都军区记者站上校站长。先后1次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荣立集体三等功、9次荣立个人三等功。现为成都市国防教育学会副会长、成都市爱国拥军联合会国防教育专委会顾问、四川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文化宣传部部长兼《四川省退军人就业创业服务网》总编辑、《国防教育网》总编辑、《西部文化和旅游网》总编辑、《华夏魂》主编、中视西部文化传媒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