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退役老兵顾向荣退伍不褪色
他,一颗为民的心永不老
■ 胡会川
退役老兵顾向荣擦拭挂在门口的“光荣之家”荣誉牌
穿过军装的人就忘不了生命里有一段当兵的岁月,它似乎不曾留下烙印,却悄然地融进了血液。湖南省衡南县向阳桥镇就有一位退伍不褪色的退役军人顾向荣。他,几十年来,一颗为民的心永不老。
11月20日上午,笔者来到74岁的顾向荣家釆访,他穿上军装出门迎接,“欢迎欢迎!”一举手一投足,特有兵的样子。接受釆访时,他还特意挂上了纪念章,把衣服整了又整,乐呵呵地说:“要把最帅的自己展现给大家。”
笔者来到74岁的顾向荣家釆访
说起为什么要当兵?顾向荣打开了话匣子:“一是因为家里穷,二是想保家卫国。”坐在桌前,追忆起自己当年的从军生涯,思维清晰得很。1968年,他应征入伍,来到了南海舰队第二个“家”。在部队,他头脑灵活,工作扎实,被团部器材股股长相中当材料员,一干就是6年。他总结出来的管理推广到别的部队,他也因此多次受到部队嘉奖。
1974年顾向荣从部队回到地方,他望着家乡的山山水水,头脑中萦绕一个声音,“我要在这里开辟新的战场。”他受到村两委重用,先是当支部委员、后面又干团支书。“要干就要干好。”还别说,当过兵的顾向荣就是不一样。
村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顾向荣把精力花在了化解村里矛盾纠纷、解决群众诉求上。“勤动步、多串户,这是他当年当村干部的心得。他给村干部办了多少件实事、好事,其实都在群众心里头装着呢!”“这个顾向荣工作有干劲,他是我们村的活地图。”这是当年群众对他的评价。他还是当年那句话:“群众选我当村干部,我就有责任为群众服好务,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他也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喜欢了。
工作能力强的顾向荣76年被抽调至衡南县革委会,又干起了扶贫工作队员,他笑着说:“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他和扶贫群众打成一片,他把群众的疾苦一条条记在小本本上,想尽办法解决。
一次上升堂水库穿孔,村民们都站在旁边观望,顾向荣二话不说,纵身跃入水库中,带头封堵管涌,在他的带动影响下,村民们纷纷往水库跳,由于人多力量大,水库管涌很快得到控制。岸上的群众齐鼓掌:“这样的干部,我们从心底里服。”
顾向荣最后在衡南县电机厂一直干到退休,他在厂里是有名气的电专家,一些疑难杂症经他手,准会“手到病除”。他常说:“是部队培养了我,我要为单位多作贡献。”退休前夕,他在单位搞好传帮带,把自己的经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工人,让他们也能在工作中担当重任。
退役老兵顾向荣
一日从军,军魂入骨。退休后的顾向荣也不褪军人本色。不爱喝酒抽烟打牌的他,赋闲在家闲不住,每天清扫街面成为他的习惯。他说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又是一名退役军人,为民多做一点是一点。尤其疫情期间,他更是挺身而出,义务上街宣传防疫知识,排好人员排查,努力当好群众的守护神,赢得了群众的爱戴。
老支书资道坤发自内心地说:“从顾向荣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退伍老兵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平凡的老兵以一颗朴实无华的爱心,演绎着无私奉献的故事。他,人真的老了,但他一颗为民的心永远没有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