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退役军人群体中
同样也涌现出一批投身教育事业
专注国防教育的典型人物
他们从“战位”转向“讲台”
争做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者
争做为国育才的大先生
立德树人守初心 铸魂育人担使命
他们是活跃在教育战线的“兵力量”
今天要提到的“她”
想必你一定不陌生
在今年的北京征兵宣传海报中
一名女兵身着戎装,英姿飒爽
她是清华学子中受人钦敬的“晓丽姐”
也是我军第一代女子导弹操作号手
被称为“中国导弹发射女1号”
今年,她还有了一个响当当的称号
——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
从清华学子到导弹号手再到清华讲师
她的“最美”青春
要从2009年的那个秋天说起
决定当兵,没有犹豫一分钟
王晓丽决定当兵
没有犹豫一分钟
她在校园里骑着自行车
看见“好儿女,当兵去”的征兵宣传横幅
心中埋藏已久的军营梦被瞬间点燃
“我爷爷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可是最后没有回来……
我崇敬那些拿起武器保家卫国的勇士。”
停下车立了一会儿
王晓丽就径直到武装部报了名
如愿以偿地穿上了军装
成为大学生士兵中的一员
在新兵连的三个月
王晓丽没有被严格的纪律
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吓倒
更没有一丝后悔的念头
为了走好正步
她甚至晚上熄灯后还在被窝里练习
一天,班长查铺时
发现王晓丽正躺在床上练踢腿
她说被子的重量压着脚面
能帮助纠正绷脚面的姿势
听到这里,班长直夸王晓丽
“是块当兵的好料!”
要做就做当之无愧的的“女一号”
王晓丽想当好兵,更想当打仗的兵
当时,我国正在组建
第一代女子导弹发射方阵
王晓丽幸运入选
团长问她想学什么专业
她反问“什么专业最难?”
王晓丽了解到
导弹的1号手操作台
是导弹发射车的“大脑”
最具技术和操作上的挑战性
只有1号手
才能亲手按下“点火”按钮
“我要当1号!”
这成了王晓丽当时最大的愿望
1号手负责导弹测试、发射、控制
单是在“发射前30分钟准备”阶段
就要熟练掌握50多个口令、
90多个动作、上百种现象
接过密密麻麻的电路图学习“跑电路”
王晓丽顿时傻了眼
学文科的她一点也看不懂
她没有气馁,决定从零开始学起
王晓丽像拧紧发条的时钟
白天随老兵见学跟训
晚上自己加班加点练
每天要背记数百个知识要点
一天下来练习跑位里程长达10公里
……
正是凭着这样的拼劲
在两个月后的专业考核对抗比武中
王晓丽3次夺得第一名
如愿成为中国第一代女子导弹发射连的
“1号发射手”
登上了庞大的导弹发射车
之后,她两次上高原
圆满完成发射训练任务
荣立个人二等功
战友们更爱称她为“女一号”
“晓丽姐”是好战士,也是好老师
2011年12月
王晓丽离开火热军营,回到清华校园
主动申请担任
思想政治辅导员和武装部辅导员
同时担任海淀区征兵形象大使
2015年
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王晓丽
留校工作
如今,王晓丽担任
清华大学党委武装部
国防教育与人才培养办公室主任
她推动创建“八一工作室”
为有志于投身国防事业的学生
提供咨询
帮助志在国防的青年学子
走向军营
清华自建校以来就有
“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
每年征兵季
越来越多的清华学子选择携笔从戎
其中有一个北京姑娘令王晓丽印象深刻
出于对军营的向往
大二时,女孩便报名参军
一心想加入号称“海上蛟龙、陆上猛虎“的
海军陆战队
得知此事的家人满是不舍
希望王晓丽能劝她放弃这个念头
王晓丽却以自己为例
与女孩家人进行了深入交谈
最终说通了她的家人
而这个成绩优异又满怀报国之志的姑娘
也如愿加入了海军陆战队
并且在部队表现优异
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携笔从戎保家国安宁
三尺讲台育天下桃李
王晓丽用自己从军逐梦的亲身经历
鼓舞号召一批批青年学子投身军营
她说
“如果你心底已经有了参军入伍的声音,
那你就不要害怕,
勇敢地踏出第一步。
时间越长,你会越发觉得
军营给你的东西越多。”
除了繁忙的行政事务
她还承担武装部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射击馆、兵棋推演室
都有她挺拔的身影
教书育人,传播正能量
她一直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晓丽姐”
她是好战士,也是好老师
王晓丽表示
未来要继续做好本职工作
继续做一名“有兵味”的教师
也要像习总书记要求的那样
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
青年工作的热心人
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无数个像王晓丽一样的树德育人“兵力量”
他们心有大爱
成为照亮他人的一盏明灯
他们擦亮军人底色,彰显使命担当
他们在新的战位上
保持着军队培养出的血性、品德和素质
担当作为、奋斗奉献
为祖国的国防事业添砖加瓦
书写着无愧于时代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