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至13日,成都市烈保中心开展“祈愿:铭记历史 筑梦未来”—2024国家公祭日系列主题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史实展览、翻转课堂、主题宣讲、红色观影、悼念仪式和烛光祭奠等形式,让广大青少年与市民朋友们在深切缅怀中感悟历史,感受英烈精神,并以此为契机,做好英烈精神传承和弘扬工作。
苦难记忆,历史见证
12月11日,首场活动——《人类的浩劫·1937 南京大屠杀》主题史实展,在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拉开帷幕。大屠杀历史照片、亲历者证言等展览内容,吸引了校园内众多学生停下匆忙的脚步,驻足观看,通过直面那段沉痛的历史,这些年轻的心灵在这一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洗礼,感受到了历史的重量与人性的光辉。本次展览不仅仅是一次历史回顾,更是对现代青年的一次强烈警醒,他们深刻感悟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来之不易,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传承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力量。
一位观展的学生说:“直面这样的历史,让我体会到战争的惨痛,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和平之声,共同祈愿
12月12日下午,高校青年学生将思政课堂搬进纪念馆里,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向大家讲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宣传烈士事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史,铭记和平的珍贵,感悟成都红色历史的厚重。
影片《南京!南京!》的放映更是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震撼人心的画面让每一位观影者深刻铭记历史的教训。
活动最后全场齐诵《和平宣言》、合唱《国际歌》,为30万遇难同胞发出和平之声,并许以守护“1937”记忆,珍爱和平的美好祈愿。
当晚,青年学生在园区内举办了烛光祭英烈仪式,用蜡烛摆出的“300000”、“12.13”等字样,寄托着他们对逝者的深切思念。
本次系列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学生们真切体会到:“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这样的教育方式更加直观和震撼”。
红色记忆 和平呼唤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成都市烈保中心采用“国旗下讲话”和“主题宣讲”等形式,走进成都成华区嘉祥外国语学校和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引领新一代少年儿童深入探寻历史长河,感悟英烈崇高精神。通过在庄严肃穆的国旗下讲述英烈故事,让少先队员铭记历史,体悟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激发他们心中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族的自豪。
一位学生说:“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今后我会用知识和行动来提升自己,为维护和平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追思先辈 共创未来
12月13日当天,成都市烈士纪念馆人流如织,1000多名来自学校、单位、企业的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于此,为遇难同胞献上深切的哀悼。在肃穆庄严的仪式中,历史的警钟再次敲响,和平与信念的种子在大家心中生根发芽。
参观群众表示:“今天我在这里感受到了先辈们不屈的信念与担当,我会将这些记忆转化为奋进的动力,不负先辈的付出与嘱托。”
本次主题活动以多样化的形式深度讲述历史,搭建起红色教育与和平祈愿的桥梁。成都市烈保中心积极发挥了红色资源优势,与多方合作,通过史实与情感的交融,让更多群众直面历史,坚定信念。下一步,成都市烈保中心将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以创新为驱动,力求打造立体化、多维度的红色教育体系,让每一份红色记忆都有温度,每一次红色教育都有力度,确保红色资源的持久生命力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