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国防教育日特别策划|纸短情长!各地学生与官兵们的往来书信太暖心了
来源: 解放军报 综合作者:柴华 裴贤 刘妍 2022-09-17 17:48


收信人:“最可爱的人”。


寄信人:学生。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当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书信,跨越山海寄至远方,温暖了驻守在高山海岛、祖国边陲的官兵,也感染着大江南北笃志求知的莘莘学子。


一句句从学生心底流淌出来的真情告白,带着对军人的致敬、对军营的向往,拨动着官兵的心弦,给予他们奋进的力量。


一封封饱蘸官兵真情实感的回信,字里行间透着家国情、强军志,在学生们心中种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种子。


封封书简,家国情深。在第22个全民国防教育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从各地学生与官兵们的往来书信中,体味“两地书里家国情”。





浙江省宁波市大榭中学

南部战区海军赤瓜礁守备部队


太阳花绽放大榭岛


■吴 强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黎友陶


“亲爱的赤瓜礁兵哥哥,中考成绩刚刚揭晓,我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仑中学录取。我怀着非常激动的心情给你们写下这封信……”7月底,浙江省宁波市大榭中学初三1班学生李婧曦和班里其他同学的信件,从北纬29度的宁波,送至北纬9度南部战区海军赤瓜礁守备部队官兵手中。


赤瓜礁上,官兵们将海沙、海螺和南沙岛礁特有的太阳花仔细打包,托过往的中国渔船捎走,回赠给远方的学生。他们在回信里说,同学们的心灵就像南沙的海沙般细腻、纯洁,像南沙的太阳花般坚强、美丽。


34年里,大榭岛上的大榭中学师生和赤瓜礁守礁官兵千里传书,用200多封纸短情长的书信,诉说彼此青春最美的模样。


1988年3月,大榭中学老师胡四海从报纸上看到南沙官兵守礁卫国的事迹,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想到自己的学生,“守礁战士比学生们的年纪大不了多少。我有责任让学生们知道这些英雄,让他们学习英雄的事迹。”


胡四海召开了一次“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的主题班会,将报纸上刊载的南沙官兵事迹一字一句读给学生们听。“守礁官兵在艰苦的海岛守卫海疆,才有了我们的和平安宁。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在胡四海的引导下,学生们经过热烈讨论,决定给赤瓜礁上的海军叔叔们写信,告诉叔叔们他们将班级命名为“海鸥班”,因为他们想成为“飞翔的海鸥”,与海军叔叔们一起守护南沙。


那年5月,胡四海将装满学生美好祝福的信件寄往赤瓜礁。岛礁远离祖国大陆、交通不便,当胡四海收到第一封来自赤瓜礁的回信时,已是1991年元旦,寄信的“海鸥班”学生已经毕业离校。学校后来的“小海鸥”们,延续了与赤瓜礁守礁官兵“鸿雁传书”的行动。


已过不惑之年的王静,一直珍藏着守礁官兵的来信。1995年,时年16岁的王静每隔两个月都会代表全班同学给守礁官兵写信,“守礁官兵中,战士钱靖给我们回信最多。”


“我12月到达南沙部队,参加为期5个月的刻苦训练,已成为一名优秀的南沙卫士。”


“今有一渔船路过,时间仅3分钟,捎信一封,勿挂念,感谢你的诚意!”


……


“南沙来信”的字里行间,流淌着深情。谈人生、话理想,彼此牵挂、互相激励,一代代守礁官兵在温暖话语中感受师生们的牵挂,一届届大榭中学的学生们在感动中汲取报国的力量。


即将告别母校的李婧曦,最舍不得的就是守礁官兵寄来的太阳花。多年来,南沙礁盘几乎寸草不生。官兵最早带上赤瓜礁的三角梅、美人蕉乃至已经在西沙存活的羊角桐、含羞草,都在烈日、咸雾的“摧残”下枯萎,只有一种小野花生存下来。官兵们激动不已,把它定为南沙“礁花”,取名“太阳花”。


“在大榭中学这3年,‘太阳花’一直陪伴着我们成长,让我们明白要好好读书,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李婧曦说,校园里有一个双拥共建展厅,展示着多年来守礁官兵和学生们的往来书信以及寄自赤瓜礁的海沙、海螺和太阳花。最让他们兴奋的,是那一年亲眼见到了千里迢迢而来的守礁官兵。


2020年9月,3位守礁官兵几经辗转来到宁波。在接机大厅,胡四海一把抱住赤瓜礁守备部队时任教导员邹良一,如同久别重逢的亲人:“我带着学生给你们写了30多年的信,终于把你们盼来了!”


黑发悄然转白,信纸渐渐泛黄。34年来,守礁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大榭中学的学生毕业了一届又一届,但他们的书信往来从未中断。


“一朝上岛,一生报国。谢谢你们为守一方疆土,放下自己的小家……”沧海孤礁,学生们一句句朴实的问候,滋润着官兵们的心田。中士黎湘说:“学生们在信中把我们当成偶像,他们的鼓励,给予我们坚守的力量。我们一定要好好站岗,因为我们的身后,有无数双深情凝望的眼睛。”


微信图片_20220917175117.jpg

图①:赤瓜礁守礁官兵为大榭中学学生寄去岛礁沙。谢洪亮摄  

图②:赤瓜礁守礁官兵阅读大榭中学学生寄来的书信。邱  果摄  

图③:贵州省晴隆县第六小学学生为驻香港部队官兵寄去的部分信件。彭秋玭摄



广东省茂名市葛山小学 

西藏昌都军分区某边防团


温暖直达雪域高原

■陈长宏


初秋的雪域高原,气温骤降。8月25日,在西藏昌都军分区某边防团,侦察连指导员雪绕降泽正在组织官兵进行训练。该团宣传干事范国福抱着一个纸箱走进训练场,招呼大家围拢过来,“这可是来自千里之外的礼物。”


带着满心欢喜,下士戴强和战友们拆开纸箱,一封封书信映入眼帘。细细一数,共有120封。


信封上,收件人写着“藏东卫士”,落款为“广东省茂名市葛山小学学生”。信纸上,画有各式各样的图案,雪山下的国旗、在边防线上巡逻的士兵……学生们的祝福跃然纸上。


前不久,广州华商学院退役大学生士兵江小龙参加学校开展的支教活动时,给茂名市葛山小学的学生们上了一堂国防教育课。


“边防军人是祖国移动的界碑。我曾是一名军人,能守卫边疆、守卫祖国、守卫人民,我倍感自豪……”课堂上,江小龙结合自己的从军经历,为孩子们讲述了边防官兵戍边守防的生动故事。他还组织学生们观看了电视新闻《6天5夜,边防军人的生死巡逻路》。视频中,蚂蟥趴在班长张俊的手臂上不断吸吮,他点燃打火机烫蚂蟥,发出“吱吱”的声音。不一会,蚂蟥掉了下来,张俊手臂上的伤口鲜血直冒……


看着官兵们卫国戍边的一幕幕,不少学生红了眼眶。在江小龙的提议下,学生们决定以书信的形式向边防官兵致敬,为他们送去祝福。


六年级2班学生谢慧豪的梦想是从军报国,如今他更加坚定了决心,“解放军叔叔,感谢你们日复一日守护边疆,给我们带来安宁。长大后我也要像你们一样,成为一名边防军人。”


“有你们日复一日的奉献,才有我们岁岁年年的平安。叔叔们辛苦了。”七年级1班学生袁若梦的叔叔也是一名军人,每次看到解放军,他都会想起自己的叔叔。


获悉广东省惠州市华罗庚中学曾与西藏昌都军分区某边防团官兵有书信往来,江小龙辗转得知该团的通信地址。不久后,120封带着问候和祝福的书信,穿过雪山、越过峡谷,送至该团官兵手中。


“孩子们的来信,让我想起在边防线上踏雪巡逻的点点滴滴。”一级上士赵磊说,“没想到我们的坚守会打动这么多的学生,再多的辛苦都值得了。”


纸短情长,字字暖心。赵磊把几封来信整整齐齐叠好放进口袋,准备下次上山送物资的时候,带给在雪山深处守哨的战友们看。


不久后,雪绕降泽组织官兵们给学生回信。刚刚考上军校的战士黄柯贤在回信中写道:“边防离你们很远,国防离你们很近。愿你们努力学习、快乐成长,祖国有我们守护……”


回信时,官兵们特意在每个信封里放了一张明信片。这些明信片,是以官兵边防巡逻、军事训练、比武竞赛为背景图案定制的。


近日,葛山小学的学生们收到边防官兵的回信。“学生与边防官兵书信传情,激励官兵建功军营的同时,也在心中种下爱国强军的种子。”江小龙说。


贵州省晴隆县第六小学 

驻香港部队


思念飘向香江大地


■陈  姗  彭秋玭


金秋时节,香江之畔的华灯随着夜色渐浓更显璀璨。处理完工作的驻香港部队某部干事徐国兴,迫不及待打开一封封寄自千里之外大山的信件。


这些信件,来自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第六小学。2018年,驻香港部队派出援建工作组到贵州省考察调研,助力当地脱贫攻坚。当时,第六小学跟随原三宝彝族乡整乡搬迁至晴隆县易地扶贫安置点,学校设施亟需完善。2019年,驻香港部队与第六小学结成对口援建对子。


几年来,驻香港部队持续开展助学兴教活动,帮助大山学子成长成才。9月1日,学校组织开展“我心目中的国防·香港回归25周年”主题班会。从视频中看到25年前那个值得铭记的历史时刻后,学生们纷纷提出要给驻香港部队官兵写信表达敬意。


“解放军叔叔,你不用担心我们,我们现在都很好,教室明亮,书桌崭新,操场宽阔。校园里还设有八一读书角、国防文化长廊……”四年级学生舒浩然在信中写道。


六年级学生陈思琪在国防文化长廊看到全军挂像英模林俊德的事迹。“林爷爷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成为了院士,还为祖国建设贡献了力量。只要不懈努力,我也可以像他一样。”陈思琪在信中向解放军叔叔表达志向。


“如果说,在战火纷飞的岁月,舍生忘死、奋勇杀敌是军人价值的体现,那么在新时代,忠诚使命、无私奉献就是香江卫士的代名词。”听了老师龙律希的讲述,六年级4班学生王涛在信中写道:“解放军叔叔为祖国奉献了青春。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后接过你们的枪,守好我们的每一寸土地。”


“驻香港部队官兵的事迹给予学生们精神力量,激励他们奋发图强。”该校校长田超说,“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视解放军为偶像,刻苦学习、勇于争先,我感到很欣慰。”


“有人团圆,是因为有人守护团圆。中秋佳节到了,记得吃月饼。”


“谢谢你们的守护,我们才能茁壮成长。”


……


当第六小学学生的来信在驻香港部队官兵们手中传阅,真挚的问候让官兵们动容。“满载孩子牵挂和祝福的书信,成为我们履行使命任务的动力。”驻香港部队某部干事顾磊介绍,来自黔贵大山的几十封信件,正归档至驻香港部队展览中心作为陈列展品,激励香江卫士牢记使命,守卫好祖国的“东方之珠”。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三中

武警福建总队某大队


爱心播撒西北边城


■田文杰


8月3日,武警福建总队机动支队某大队二级上士朱凯文,收到甘肃省武威市古浪三中初二学生郭娜的一封信。


“武警哥哥,谢谢您的帮助,我一定刻苦学习,报效祖国……”信中朴实的话语,不禁让朱凯文回想起第一次收到学生感谢信的情景。


2016年,朱凯文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好友陈静发的一条信息——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号召大家对西北地区贫困学生进行“一对一”捐资助学。向陈静咨询相关信息后,刚选改下士的朱凯文决定每学期从自己的津贴里拿出500元参加助学活动。


在支教团的建议下,朱凯文资助了古浪三中高一13班学生王惠桢。后来,朱凯文收到王惠桢的一封信。展开信件,王惠桢工整的字迹映入眼帘。开头的致谢让朱凯文很是欣慰,但接着看下去,他感觉有些不对劲。


“我现在压力好大,不想读高中了,想出去打工……”朱凯文立刻联系陈静,了解到王惠桢的奶奶生病住院,懂事的她想去赚钱给奶奶治病。


除了在经济上提供帮助外,朱凯文还在给王惠桢的回信中,用身边战友备战军考的例子,鼓励她好好读书,改变命运。


2019年初,为了帮助王惠桢备战高考,朱凯文定期为她购买牛奶等营养品。高考后,王惠桢的成绩不太理想,想要复读,朱凯文鼓励她重拾信心:“你只需要好好学习,其他的不用担心。”就这样,在资助一名高一新生的同时,朱凯文继续为王惠桢提供帮助。


第二年,王惠桢如愿考上甘肃中医药大学。这条从远方传来的好消息,让朱凯文心里比吃了蜜还甜。王惠桢还写信告诉朱凯文,以后要像他一样,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朱凯文的善举深深感染着被资助的贫困学生。学生李振芬在信中写道:“你善良的心,可以把冰雪融化。我一定好好学习回报社会。”去年,她被新疆师范大学录取。


今年6月,朱凯文又开始新一轮助学。这一次,受资助的学生郭娜通过支教老师了解到资助人朱凯文是一名武警战士,她拿起笔,向这位素未谋面的武警哥哥表示感谢:“你如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每一次回信,朱凯文都非常认真。在信中,他写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好好学习,不负韶华,将来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微信图片_20220917175611.jpg




图④:葛山小学学生在课堂上向视频中的官兵敬礼。胡文洁摄  

图⑤:朱凯文给受资助学生回信。田文杰摄



微信图片_20220917175615.jpg


图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第一小学学生写给第79集团军某旅“雷锋班”官兵的信件。朱禹臣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