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副司令员王伟去年曾对美国空军“要让中国空军感到害怕”的公然挑衅做出霸气回应:“只要你不害怕,就让我们到云端相见吧”。没想到的是,这一天如此快就来到了。
按照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司令肯尼斯·威尔斯巴赫的说法,美军的F-35隐形战斗机,近日已在东海与中国歼-20隐形战斗机近距离“相遇”。
威尔斯巴赫表示,“我们目前看到的是歼-20正在执行制空任务。我们注意到他们把歼-20飞得非常好。我们的F-35战斗机最近在东海与歼-20进行了相对接近的接触,歼-20所属的指挥和控制体系让我们印象深刻。”
由此可以判定,事发背景是美军在东海正在进行模拟攻击训练或者演习针对中国的课目,双方最先进战斗机不期而遇,无疑说明中美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
中美空军隐形战斗机的这次“云端相见”,无疑给美空军方面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中美两军都是隐形五代战机,孰优孰劣,恐怕不完全取决于纸上技术参数了吧?更重要的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其实,我军与美军已经是多年老对手了。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美军已经领教过中国军队的厉害——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仅举一例: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谈判拉下帷幕,美方军事谈判代表拽住中方译员,指名道姓要见在第五次战役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道峰山防御阵地的指挥员。他百思不得其解地发问:“你和你的营为什么如此坚决地穿插到美军后方?要知道,这样的行动无异于自杀,另外,你们是靠什么坚持到最后的呢?”
时任 “道峰山营” 教导员李中魁的回答言简意赅:“靠人的精神”。美国大兵一脸茫然。什么叫精神?靠精神就能取胜?这在美军的教科书上从来没有听说过呀!
事后,又有人就此问题追问“道峰山营”营长宋进才,宋进才的回答更加直白:“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
军人都知道,狭路相逢勇者胜。但如果双方都勇,怎么办?不要命的胜!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命都不要了,除了胜利还追求什么?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道峰山营”就是这么一支不怕死的铁血战狼奇兵。
1951年4月初,第四次战役尚在进行中,美军秘谋在正面对我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同时,准备从我军侧后的东、西海岸蜂腰处实施登陆,对我形成前后夹击之势,一举越过“三八线”。
为了粉碎美军的作战企图,彭德怀司令员毅然决定先下手为强,紧接第四次战役马上发动第五次战役,通过主动进攻,粉碎敌人的如意算盘。
4月22日,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打响,我志愿军第3、9、19兵团和朝鲜人民军共60万大军,从东西两线同时向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阵地发起攻击。
“联合国军”新任司令李奇微采用密集多层防御布势,建立了前沿纵深交叉火力网,使我进攻受阻,战场出现僵持局面。
如何打破僵局,彭德怀司令员把眼光瞄向了道峰山。道峰山卡在临津江至汉城的咽喉要道上,具有四两拨千斤的重要军事价值。一招得手,满盘皆活;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派谁来执行这个艰巨任务?64军190师569团3营临危受命。
出发前陈信忠师长问3营营长宋进才能否完成任务?宋进才斩钉截铁地回答:“能,这个任务交给我,完成不了,提头来见。”宋进才何许人也?老八路,闻名遐迩,打起仗来似“疯子”,要赢不要命。
4月23日18时30分,宋进才率领全营600余名官兵,如猛虎下山,直扑道峰山。首先,淌着齐腰的冰水,冒着枪林弹雨,徒涉渡过临津江。随后,不顾冷衣贴身,饥寒交迫,一路急行军,与时间抢速度,分秒必争。饿了,边走边嚼炒面;渴了,口抿一捧脏水。
遇强敌智取,遇弱敌猛攻。如疾风扫地,如狂飙怒进。急行20小时,穿插60公里,连续突破7道封锁线,终于,按时到达指定位置道峰山。
“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闻讯,气急败坏,下了死命令:“不管这股敌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必须给我尽快消灭。”
火力急袭过后,敌人开始组织冲锋。隐藏在战壕里的3营官兵奋起反击,打得美军横尸遍野,狼狈逃窜。
见人冲不行,美军又改取火攻,用火焰喷射器纵火烧山,一时间烈火熊熊,浓烟滚滚。
宋进才早有思想准备,要求各连“以火制火”,自己先将阵地周围的草木放火烧尽,形成人造防火带,让敌人的火攻也不能奏效。
就这样,3营在副团长李振堂、营长宋进才带领下,顶着美军的炮火,忍受着寒冷、饥饿和急剧增加的伤亡,凭着强大的精神意志,硬是在道峰山上坚守了3天4夜,打乱了敌人的纵深防御部署,使敌人无法快速通过道峰山,堵在公路上进退两难。
3天4夜,那是什么样的3天4夜呀?大雪飞舞满战刀,热血喷涌染征袍。那是生与死的3天4夜,那是精神完胜的3天4夜!
4月27日,由于受到我军的腹背夹击,敌人的防御体系开始松动。4月28日,64、65军主力终于砸开临津江南岸敌军防御的坚固外壳,追击敌军打到道峰山,与3营胜利会师。
道峰山之战,3营共歼敌320多人,击毁敌坦克4辆、汽车10余辆。更重要的是动摇了敌人的防御体系和抵抗意志,迟滞了敌增援和撤退的速度,让敌军至少多付出了一千多人的伤亡代价。
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专门给64军发来一封少有的电报,对190师569团3营的评价只有四个字“打得很好!”
上图为此战后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左三)、兵团政委李志民(左四)与道峰山营中荣立一等功的战斗英雄副班长张宝富(右一)在一起。
战后,3营被志愿军总部授予“道峰山营”光荣称号,荣立集体二等功,每人荣立三等功一次。
一个营,在一次战斗中,每人立三等功一次,这在我军战史中是极其罕见的。
但3营功有所值,名符其实。不为别的,就为那已经化为焦土的道峰山,就为那道峰山上高高飘扬的战旗。
战旗在,精神就在!精神不倒,英雄不绝!
如今,如果美国佬不服,咱们就云端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