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谱写强军事业新篇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主席在庆祝建军 90 周年盛大阅兵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带领人民军队重整行装再出发:谋民族复兴伟业、布富国强军大局、立发展安全之基,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
在建军 95 周年之际,中国退役军人·融媒体记者就人民军队性质、宗旨、使命、能力等课题,独家专访3位著名军事专家,一同探究人民军队的胜战之问、信仰之问、初心之问。
胜战之问:专访罗援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罗 援
这样的严峻局面,已经远非一日。应该说日益朝着更加紧张、更加复杂的趋势发展,可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台海、东海和南海方向,正处于近几十年来最为严峻、最为敏感、最为危急的时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陡然增多。对于向来崇尚和平的中国人民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迫于无奈的威胁”。“中国会打仗吗?”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忧虑。
俄乌冲突之后,世界格局重新洗牌。俄乌冲突催化了中亚变化,北约东扩倘若得逞,中国将进一步面临新的压力。
近期,美国海军开始用重新刷遍漆的办法来模仿中国战机,尽管此举有些画虎类犬,但发出了一个公开将中国海空军视为对手的挑衅信号。除了使用中国军机风格的涂装和标识以外,该中队指挥官佩戴的臂章有显著的“中国元素”:背景为一个黄边红五星,红五星下方的 5 个汉字,疑似“棍棒和石头”。
可以清晰地感知到,美国是一个没有威胁制造威胁、没有对手制造对手的好战国家。美军非常“尊重敌人”,到处“寻找敌人”,时常“树立敌人”,因为美军不能没有敌人,否则就会失去方向、标准和发展动力,就难以维持或扩充兵力规模、争取更多军费资源。美国把利益扩展到全球,美军的“敌人”遍布全球,其假想敌机制就与众不同。
今天,中国正在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面临严峻的安全压力和风险威胁。在霸主地位受到挑战的形势下,美国及其盟友自然会不顾一切制造事端。在这种情况下,战争随时都有可能爆发,这不仅仅是对以往战争经验教训的总结,不仅仅是依据战争爆发规律得出的逻辑推论,更是积极应对当前周边形势的必然选择。
人民军队制胜要素齐全
罗 援
比如毛泽东军事思想,美军最多知其皮毛,而无法探其实质,一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就把美军搞得云山雾罩。同时,美军“钢多气少”,没有办法真正学会和理解中国军队的精神内核。特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传承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胆魄,是他们永远学不来、模仿不了的。总体来说,人民军队已经拥有四大制胜要素。
第一要素是军事理论思想先进。军事理论研究是上层建筑,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军坦言:不怕解放军现代化,就怕“毛泽东化”。现在,习近平主席发扬继承了这种先进的军事理论思想,推出习近平强军思想,是在新征程上实现的新跨越新发展,必将指导人民军队战无不胜。
第二要素是人。血性是战胜敌人的重要精神力量。战场上,军人不仅要以武力对抗的形式展开较量,精神对抗无时不在,因此,保持敢打必胜的血性豪情尤为重要。人民军队提出了“血性就是战斗精神”“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等指导思想,这是夺取未来战争胜利的法宝。每个中国人都知道黄继光的故事,我在研究抗美援朝战争时发现,其实每个部队都有黄继光这样的英雄。50位一等功臣中,就有15位与敌人同归于尽。这个数字在国外很罕见。这不是偶然,而是普遍现象。美军学习的第一个外语是投降,而中国人认为投降是非常可耻的行为,宁死不屈。
第三要素是武器装备。人民军队在武器装备上首先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比如航母、空中加油机、预警机;完成了升级换代,实现优中求好求变,如护卫舰、导弹驱逐舰,战机和坦克由二代三代迈入四代 ;拥有了让敌人望而生畏的杀手锏,如核武器、东风系列导弹,可以把敌人控制在第二岛链之外;新概念武器、激光武器、次生波武器、核磁武器等人工智能武器,将在未来战争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个要素是体系重塑。联合作战有了整体构想,这是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标志。2015 年11 月 24 日,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人民军队历史上力度、深度、广度空前的整体性、革命性重塑由此拉开大幕。能打胜仗,正是这次改革的逻辑起点和核心指向。解放军四总部、七大军区告别历史舞台,中央军委15个职能部门全新亮相,划设五大战区,“军委—战区—部队”作战指挥体系和“军委—军种—部队”领导管理体系建立……壮士断腕的改革,迎合了现代战争的特点,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改革重塑,战斗力建设发生脱胎换骨变化,人民军队向能打仗、打胜仗又迈出一大步。
记者:
一支部队是否胜战,实现国家完整统一是一个硬指标。完成这一使命任务,人民军队还有多远的距离?
罗 援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回望历史,中华民族走出苦难,中国人民实现解放,不断收回中国领土,有赖于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一个分裂的国家,繁荣昌盛、幸福文明是无从谈起的。一支军队,必须能打仗、会打仗、打胜仗,这是唯一的标准。当下,人民军队最重要最现实的任务,就是完成国家统一,这一目标已经非常接近,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
每一支胜战的军队都有魂
罗 援
根本原因就是狠抓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我在研究战史时发现,我们的江山是靠许多断臂、独眼、单腿等躯体残缺不全的军人打下来的。在开国将帅中,只剩下一只眼睛的有11个人;10大元帅中,7个都是重伤,平均每人身上有1.7块弹片,刘伯承元帅一个人身上就有 10 个弹片;10 位大将中,人均3.7块弹片,粟裕大将脑袋里就有4块。这就是军魂。
罗 援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艰难度过一段血与泪的屈辱史,西方列强强迫旧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达 750 多个。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将是致命的。我国近代史上的惨痛教训道出一个辩证法: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所以,古人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军人生来为打仗,能打仗、打胜仗是军人的立身之本、看家本领。不思备战打仗的干部,是不称职的干部;不能打胜仗的部队,是“豆腐渣”部队。
练兵备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关键词之一。习近平主席对军队练兵备战念兹在兹,多次强调“当兵就是要打仗,这就像工人要做工、农民要种田一样,打仗和准备打仗是军人的天职。”“部队还是要练,要随时准备打仗,枕戈待旦不是唱歌唱出来的。”……
针对我国面临的现实安全威胁和军队“两个能力不够”问题,全军深抓实抓备战打仗,做好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深入研究信息化战争制胜机理,从难从严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作战形态、作战理论、指挥方式、战场建设、武器装备等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军队不断提升核心军事能力,有效遂行抢险救灾、维和撤侨、海上维权等军事行动,始终保持高度戒备态势,时刻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人民军队以实际行动回答统帅的“胜战之问”:在抢险救灾一线,子弟兵以血肉之躯为受灾群众撑起生命之伞;在战火纷飞的海外,我国军舰军机成为华人华侨走出险境的希望之舟;在危机四伏的异国他乡,中国“蓝盔部队”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可靠盾牌……全军上下精武强能热潮涌动,凝聚起强军打赢的磅礴力量。
我们可以相信,人民军队是胜战之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全时待战、随时能战,人民军队能够以雷霆之势挫败一切威胁我国安全的敌对势力以及“台独”分裂行径,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罗 援
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解决退役军人的后顾之忧,无形中增长了战斗力。退役军人的今天,就是现役军人的明天,自己将来什么样,军人可以从退役军人身上看得清清楚楚。这对他们忠实履行使命、勇敢战胜敌人,有着特殊意义。毛主席说,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随着这个目标的实现,部队精神面貌、战斗意志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希望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进一步为广大退役军人鼓与呼,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只有这样,走在最前列的人民军队才能意气风发,战之必胜。
信仰之问:专访朱和平
朱和平 / 少将军衔,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空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军旗永远跟着党旗走
朱和平
军旗永远跟着党旗走,人民军队坚决听党指挥,这是人民军队建军之魂、强军之魄。听党指挥——这个刻印在战争年代全军官兵灵魂深处的鲜明标记,穿越历史烽烟,始终熠熠生辉。从“三湾改编”“赣南三整”到古田会议;从井冈山上的艰难探索,到长征途中的跋山涉水;从抗日战场上的中流砥柱,到解放战争中的铁马雄师;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战天斗地,到改革年代的无私奉献……战旗永随党旗飘的忠诚就深深嵌入人民军队的基因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成为人民军队的不变军魂,人民军队厚重的历史传统成为一代代官兵听党指挥、忠诚于党的根之所在、魂之所系。
历史告诉我们,党指挥枪是保持人民军队本质和宗旨的根本保障,这是我们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人民军队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
南昌起义时,朱德手中兵力最少,以军官教导团的骨干为主,不到千人。为什么他能保留下最后的革命火种?我们从八一南昌起义前夕朱德军官教导团的毕业证书中找到了答案。这个毕业证书清楚地印着“誓为人民服务”六个大字!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之所以能够成为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决听党指挥、对党和人民忠贞不渝。
朱和平
战胜千难万险,理想信念铸丰碑。在长征途中,党领导下的各路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鏖战独树镇……先后进行了600余次重要战役战斗,击退国民党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向世人证明了红军将士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坚不可摧。
在党和人民军队的培养下,无论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绝不屈服于冰雪的志愿军战士宋阿毛,还是在抗洪一线将满腔赤诚装进一个个沙袋的李向群,抑或者把“清澈的爱”洒在祖国高原的戍边英雄陈祥榕……95 年来,我军官兵始终怀揣远大理想和目标追求,坚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一次次处逆境而不消沉、遇考验而不迷路、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我爷爷朱德在青年时期就曾作“祖国安危人有责,冲天壮志付飞鹏”的诗句,执着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南昌起义后,起义军在广东三河坝兵分两路,爷爷朱德率领其中一部留守当地阻击敌军。危难时刻,他果断召开天心圩军人大会,会上他慷慨激昂地号召大家,“大革命是失败了,我们的起义军失败了!但是我们还要革命的。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爷爷力挽狂澜,把部队凝聚在一起,靠的就是革命到底的坚定意志和信念。
从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到千难万险的长征路,从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到摧枯拉朽的解放战争,从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英勇斗争到抢险救灾、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顽强拼搏,从支援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无私奉献到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实际行动,崇高理想信念的灯塔指引人民军队勇毅前行。
厚植能打胜仗的力量根基
朱和平
实力是最有力的语言。自古战场无亚军。战争从不怜悯弱者,战胜对手要靠实力说话。没有实力支撑的信心和勇气,是夜郎自大的盲目自信,经不起硝烟战火的考验。鲲鹏展翅、高飞远航,大国之翼、大国担当。人民空军坚决响应统帅号令,战略转型由量变积累向质变跨越迈进。以运-20大型运输机列装为标志,我军空中战略投送力量奋飞前行,印着“八一”军徽的运-20,飞越大洋、飞越高山,飞越时区、飞越经纬,出现在喀布尔国际机场、努库阿洛法国际机场……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什么是能打胜仗?是要敢于斗争,要敢于胜利。未来的信息化战场是体系与体系的较量,营与营之间协同配合组网作战,不同军兵种之间联合对抗。无论是“走向深蓝”,建立一个强大的海军、强大的空天系统、强大的战略支援部队,还是“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无不在围绕“打赢”展开。
军队是干什么的?是去打胜仗的。这就是责任和使命。在前辈威名的庇荫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军人,继承了他们的优良传统,继承了祖国的信任与世界的尊重。
600 多年前,当世界其他国家还处在舟楫游弋时,郑和率领的中国海上舰队从未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而是成为和平使者、友谊使者。现如今,中国海军护航亚丁湾、索马里,让“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和平方舟医院船到访 43 个国家和地区,将希望与健康播撒全球;“中国舰”划出的一道道航线,绘就的是文明古国的大国气度。新时代军人为祖国万里海疆坚守防卫,向世界证明:中国军人的铁肩扛得起那份担当!
记者:
血性担当,蕴含了中国军人的赤胆忠心,彰显了中国军人的英雄本色,融入了中国军队的铁血军魂。战争年代,革命先辈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打出了中国军队的血性军威;和平时期,新一代革命军人接过先辈的钢枪,铸就和平与安宁,诠释了中国军队的血性担当。
朱和平
战争年代, 血性担当是董存瑞托举炸药包的决绝, 是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勇。和平时期,血性担当是杜富国舍身护战友的大义, 是王继才守岛32年的坚持,是代代官兵捍卫国土的忠诚。
一场战争, 既是“钢”代表的物质力量的较量, 又是“气”代表的精神力量的较量。“钢少”,曾是我军的真实状况;“ 气多 ”,却是我军的制胜密码。面对民族危亡,经过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前仆后继赴国难,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面对强敌对手,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如今,加勒万河谷恢复平静,“大好河山,寸土不让”8 个大字巍然耸立。在那场外军蓄意挑起的边境斗争中,边防官兵宁洒热血、不失寸土,团长祁发宝张开双臂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陈红军不惜生命营救团长,战士陈祥榕则死死地护住营长……上下同欲、生死相依,这种血性担当便是我军的胜战密码。
优良作风让军队形象熠熠生辉
记者:
“汝是党之子,革命是吾风。”在我们党的百年征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修身正、教子正、持家正、立业正,形成了以革命家庭为载体的红色家风。比如您爷爷朱德引导子女“我不要孝子贤孙,我要革命接班人!”……红色家风跨越时空、历久弥新。这股红色之风在新时代对于人民军队走好新的长征路有什么启示?
朱和平
我们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就不能忽视红色家风这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立德树人、勤俭持家”其中关键是一个“德”字,这个“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德”不完全一样。这个德,是在传统美德的基础上,融入了共产党人信仰的元素。所以,朱德的“德”,是一种红色品德,是融入了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德文化,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1970 年底,我如愿成为一名人民解放军战士。爷爷知道后,嘱咐我继续树牢献身革命的思想,做一个干实事、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努力成为技术型、专家型的军人。
爷爷说,“ 我不要孝子贤孙, 我要革命接班人!”到了部队后,我牢记爷爷的嘱托,经过自己30多年的努力学习和工作,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在军事科技等领域取得了足以令爷爷欣慰的成绩。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蕴含着我军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凝结着我军的“根”与“魂”。树好军队的样子,作风优良是保证。老百姓看一支军队,最直观、最主要的是看作风。立起人民军队的样子,就要从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做起,让人民军队长期形成的良好形象永远熠熠生辉。
曾几何时,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尖锐地摆在全党全军面前,严重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军队是拿枪杆子的,军中绝不能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从古田再出发,政治整训的烈焰燃遍全军。党员领导干部刀口向己、深查彻改,真正立起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全军各级党组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断强化,人人做军队政治生态青山绿水的守护者,带动部队作风风气根本好转,凝聚起强军兴军的磅礴力量。
初心之问:专访肖裕声
记者:
毛泽东曾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说:“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支部建在连上,是建党建军的一项基本原则和制度。作为军史专家,您认为其意义何在?
肖裕声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余部到达江西吉安永新县三湾村。针对当时组织混乱、人心涣散的严重困难局面,毛泽东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史称“三湾改编”。
当时,红军队伍中曾流传过一段精彩的对话。担任连指导员的何挺颖说:我们连队从未出现过逃兵现象。团长苏先俊十分好奇,请何挺颖讲讲他是如何严整军纪的。何挺颖说,因为我们连队有党员。党员能够做好士兵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明白为了谁打仗;打仗的时候党员冲锋在前,党组织关心每一位战士,尽可能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样,队伍就有了凝聚力。
在“三湾改编”中,我党我军通过“支部建在连上”,在部队首次实行了班排建立党小组、连队建立党支部的制度,使得党的决定、规定在基层单位有了组织载体,有效解决了党对军队基层的领导问题,使军队面貌焕然一新。
“支部建在连上”作为建党建军的一项基本原则和制度,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成为人民军队未来发展壮大的基调和底色,而坚决服从党的绝对领导成为人民军队的“军魂”。
记者:
长征中活下来的有多少人?红军战士靠的是什么、图的是什么呢?2019年5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江西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时提出的这3个问题,您能否结合红军长征的历史给我们一个答案。
肖裕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长征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极为罕见。习近平主席在江西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时提出的3个问题,直逼人心,发人深省。
长征中能活下来的有多少人?这是奋斗之问。革命年代,奋斗是打仗,牺牲的可能是生命。史料记载,在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前,各苏区红军曾发展到30万人,长征后保留下来的兵力3 万多人。其中,中央红军出发时约8.6万人,到达陕北时7000余人。
红军战士靠的是什么?这是信念之问。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
红军图的是什么呢?这是初心之问。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磨难和牺牲、历史和现实可以见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红军战士的梦想与精神支柱。
记者: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3个看似普通的问题,却连着人民军队从哪里来的“基因原点”和“价值原点”。您对上述3个问题有何思考?
肖裕声
人民军队来自人民。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的枪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长征路上,尽管条件异常艰苦,仍然有千百万工农加入红军。当年仅有23万人口的江西兴国,就有8万人参加红军。
人民军队为了人民。我军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的和唯一的宗旨,决定了人民军队具有许多旧军队所没有的本质属性、精神力量和独特优势。
人民军队依靠人民。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里,人民子弟兵如鱼得水。1947年,郓城攻坚作战中,得知部队需要木料,方圆几十里的百姓家家卸下门板送到前线,总数达17万块之多。据统计,仅淮海战役就有支前民工543万人,用独轮车运往前线的粮食达4.3亿斤。陈毅元帅曾动情地说:“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历史告诉我们,“人民”二字,就是这支“无法复制的军队”蕴藏的制胜密码。
肖裕声
人民军队走得再远,也要多看看来时的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国际安全形势十分复杂,我国安全的内涵外延、时空领域、内外因素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站在历史的潮头,人民军队只有永远牢记初心使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才能为祖国和人民打造最强的盾、最利的剑,创造无愧于党和人民的辉煌业绩。
推进强军事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人民军队永远跟党走;必须坚持和发展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当代中国军事实践发展新境界;必须始终聚焦备战打仗,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全面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必须深入推进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做人民信赖、人民拥护、人民热爱的子弟兵。
肖裕声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说,人民军队始终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完全彻底为人民奋斗。哪里有敌人,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说:“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都具有自觉的纪律;他们不是为着少数人的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的。”
人民立场是我军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我军区别于其他国家武装力量的显著标志。这一根本宗旨和立场,是人民军队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深厚源泉和不竭动力。放眼当今世界,没有哪一支军队像我军这样,把军民关系比作“鱼水”,喻为“血肉”。
记者: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您可否谈谈“改革强军”和“不忘初心”二者间的关联。
肖裕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亲自担任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亲自确定改革重大工作安排,亲自领导调研论证和方案拟制工作,亲自主持召开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科学有力:2015年,重点组织实施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2016年,组织实施军队规模结构和作战力量体系、院校、武警部队改革,基本完成阶段性改革任务;2017年至2020年,对相关领域改革作进一步调整、优化和完善,持续推进各领域改革……
伴随着一系列重大部署的实施展开,我军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正式形成,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取得标志性成果,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迈出关键性步伐。
越是在改革强军的道路上,越要不忘初心。“历史告诉我们,党指挥枪是保持人民军队本质和宗旨的根本保障,这是我们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有了中国共产党,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人民军队前进就有方向、有力量。改革强军的道路上,人民军队必须牢牢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这一条当作人民军队永远不能变的军魂、永远不能丢的命根子,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不断提升打仗能力、有效履行职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