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中国李庄》开机仪式在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举行。宜宾李庄古镇景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春出席开机仪式。
开机仪式现场
开机仪式上,李春表示,中国李庄从西南一隅小镇到“四大文化抗战中心”之一,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街和院,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接受了文化的浸润,也承载了故事的延续。希望摄制组能拍出李庄的韵、李庄的情、李庄的味,用最真实的摄制画面、最精彩的镜头语言,记录李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成就宜宾、四川乃至全国文化旅游景区纪录片的典范,圆满呈现《中国李庄》。
开机仪式现场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宋仕伟表示,《中国李庄》主创、拍摄团队,集中了中国最优秀的导演、制片人、剧本创作人员,相信纪录片《中国李庄》,将对翠屏区历史文化、旅游产业起到更强带动作用。并形成围绕中国李庄的多元化产品,让世界更加了解李庄,了解万里长江第一城,扩大宜宾的文化影响力,有效提升翠屏区文化软实力、影响力、竞争力。
为开机仪式揭幕
区政府副区长刘可雕与纪录片《中国李庄》总制片人余虹共同为开机仪式揭幕。
宜宾李庄古镇景区党工委副书记邹鸣琴,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琛,党工委委员、纪检监察工委书记周永良,纪录片《中国李庄》相关主创职员出席开机仪式。
邂逅李庄是非常幸运的
——专访《中国李庄》总导演徐海鹰、总撰稿熊原
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中国李庄》今天在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举行开机仪式,总导演徐海鹰、总撰稿熊原接受了记者的专访,浅谈与《中国李庄》的结缘、创作的初心。
《中国李庄》由翠屏区委区政府出品,宜宾李庄古镇景区党工委管委会监制,北京前锋视线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李庄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摄制。
《中国李庄》共分6集,每集50分钟。该片以抗战时李庄六年为“经”,以知识分子和百姓的工作生活为“纬”,编织了一幅在抗日战争期间,国人携手共济、同赴国难的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历史题材创作的纪录片导演,邂逅李庄是非常幸运的,它在我应该隐退的年龄,又有了在‘鼓面’上跳舞的冲动……”采访一开始,徐导就说了这样一番话。
谈起与《中国李庄》的机缘,徐导说,大概10年前,他曾看过宜宾广播电视台拍摄的一部李庄纪录片,对李庄有些印象。当制片人余虹女士找到自己合作再拍一部李庄纪录片时,他提出“去旅游一次”。
到了李庄、看了李庄,徐导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我想我要拍这个片子,一定能拍得很好!”此后一年多,他多次来李庄,加深了印象,了解到更多故事,特别是去年10月读到总撰稿熊原老师的本子后,更冲动了,于是欣然应允,结缘《中国李庄》。
“这两年李庄的变化很大,但历史的肌理没变,这个地方拎起的每一个线头,都能讲出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徐导说,《中国李庄》从准备到开机花了一年多时间,创作难度超越了自己过去创作的很多作品,“我们不太喜欢吃别人嚼过的馍”,徐导认为,不能因为别人作品里写过、别人说过就认可,还要查阅大量资料来印证它的说法对不对,然后形成自己的创作理念。文学的表达已经有了,但作为一个以视听语言来说话的导演,必须更多去想故事的呈现。因此,这个纪录片一定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它历史的肌理不会变,但形式、表现都会是新的。”
《中国李庄》的取景将结合新老对比、古今对照,不仅有古镇古建筑,新建的月亮田景区也将得到很好的呈现。徐导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做历史纪录片的目的是为了启迪今人,“我们非常清晰地看到了月亮田和老李庄之间的界限,这也给我们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开机仪式是《中国李庄》主创团队正式起跑的发令枪,从这刻起,我将与全体主创人员一道精诚团结、埋头苦干、群策群力,扎实推进每一步创作。”
与徐导一样,总撰稿熊原也表示参与《中国李庄》的拍摄是一种缘分,“一是圆了自己的愿望,二是在栗峰山庄史语所找到了自己的根。”熊原说,自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上的大学,那时根本没听说过很多大师的名字,后来到史语所仔细参观,才发现自己算是大师们的徒孙,与李庄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近。
熊原说,创作《中国李庄》的文本,自己采访了李庄的原住民,看了很多人写的书,他深深地感到:不仅是历史选择了李庄,也是李庄人民张开双臂拥抱了历史。
“这是我创作生涯中非常快乐又非常痛苦的一次经历。”熊原说,最艰苦的是前期准备工作,半年多里,看了很多史料,有时一晚上为了一句话不断地考证出处,直至现在自己还在看书,还在往里填充资料,“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说,目前的文学本子里每一句话都有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