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全绳将军1944年出生于西安白鹿原,在家乡一直待到上高中,故乡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逸闻趣事父老乡亲,越到晚年越梦魂牵绕,思念之情难以自已,总想见诸文字以舒长怀。在他的从戎岁月里,新疆是深藏心隅感情最深的一块热土。自1962年入伍到1995年调离,先后两进两出新疆。除了在北京总政和成都军区工作外,在新疆军区、乌鲁木齐军区、南疆军区工作近三十年,零距离地接触到许多深为敬重的戍边高级将领,从他们身上保持的那种战争年代精神旺盛的工作状态和高尚朴素的生活情趣,逐渐理解了军人应当追求的生命价值和事业内涵,一直感染激励着屈全绳学习仿效他们做人做事努力向上并有了用文艺作品表达出来的冲动。卸甲归隐后终于有了自由支配的大块时间可以“朝花夕拾”,心底的那些人物故事便一个个活生生地出现在白纸黑字上,不仅圆了一个憧憬许久的愿望,而且给军内外广大读者奉献出一批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1.戍边名将卫国守疆叱咤风云的珍贵留照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于2015年10月出版屈全绳所著《西陲将星》,收集了作者撰写的七篇回忆文章,文中描写的七位主人翁都是曾在新疆军区工作过的高级将领,也是屈全绳零距离接近过最敬重的首长,他们富有独特个性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至今仍然时时浮现在作者眼前,情深谊长,久久难以忘怀。
屈全绳第一次看到杨勇上将是1958年在学校操场露天观看志愿军胜利凯旋归国的纪录片,周恩来总理亲自到火车站迎接志愿军司令员杨勇率领回国的志愿军官兵,场面恢弘,气氛热烈。杨勇正值壮年,英姿勃发,气宇轩昂,举手抬足充满身经百战的名将气质。从此杨勇成为中学生屈全绳心中的偶像。十五年之后的1973年,屈全绳随新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徐国贤去北京参加一个重要会议,见到同住一层楼上时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的杨勇时,不竟大吃一惊,刚恢复工作的杨勇双鬓斑白,抱杖蹒跚,右腿骨折,走路很慢,和纪录片上志愿军司令员那个杨勇大相径庭。不过,此时的杨勇虽然年届花甲,身上没有了昔日英武的丰采,但两道剑眉下的目光,依然透彻犀利。
三个月之后杨勇被任命为新疆军区司令员和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此后四年多的时间,杨勇以“愿将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气概,统领20万大军,镇守边关,应对外虏,仰观俯察,厉兵秣马,在新疆书写出强军戍边安民固土的光辉篇章。屈全绳在《心系天山未穷期----杨勇将军戍疆片断》一文中,用细腻的笔触逼真地刻画了杨勇驰骋天山这一时期日夜操劳战备工作和边防部队建设的感人场面,将一位文韬武略凛然正气心系基层爱兵如子敢于担当视死如归的高级指挥员形象跃然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描写当年跟随杨勇司令员顶风冒雪餐风宿露不畏高寒缺氧上高原下部队的许多细节,感人肺腑,缕心刻骨。
《战将垂暮赴戎机》一文则是回忆我军另一位著名高级将领吴克华在新疆担任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的短暂日月。作者在文中详细介绍道:吴克华战功卓著才干过人,被叶帅誉为“解放军之最”是因为他在数千名将领中是唯一在五个大军区、军兵种担任过正职司令员的开国中将。当年东北战场著名的一场险战恶战“塔山阻击战”使东野4纵司令员、35岁的吴克华一战成名,之后屡战屡胜,荣获重用。倒回1948年9月,东野首长根据中央指示定下决心准备拿下锦州“关门打狗”,国民党从华北调集数十万精锐部队增援锦州,敌我双方都认识到这是关键时刻,锦州得失战略意义非常重大。东野选择在塔山这个锦州的“门闩”阻击敌军北上援军,因为那里是敌人西进兵团11个师援助锦州的必经之地,任务落在了4纵11纵的肩上而吴克华部首当其冲。“塔山阻击战”之所以险恶震惊世界军史,是因为敌我兵力对比悬殊,蒋军兵力95000,我军兵力55000。从10月10日到10月16日,这场战役进行了六天六夜,小小的塔山村周围丘陵地带成了绞肉机,炮弹山呼海啸,战地血流成河,敌方以死亡6000余人兵败塔山,我方忍痛付出了3000余官兵生命后终于取得阻击胜利,成功阻挡国民党军队直接北上支援锦州的行动,有力地保证了我军夺取锦州最终取得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
吴克华是1979年过了春节接到调令正月初八到新疆上任的,肩负着稳定局势防止内乱的重任。时下祖国南边拉开战场,新疆对面阴云密布剑拔弩张,疆内群众人心惶惶纷纷内流,正是外患内忧的多事之际。军委要求新疆的战备工作要坚持“内紧外松”,既要防敌突然袭击,又要维持社会稳定,保持部队高度集中统一,做好应对复杂情况的充分准备。
在召开研究紧急措施的常委会后,面对眼前严峻事实,吴克华第二天一大早就给儿子单位打电话让儿子立即中断步校学业,马上陪同病中母亲一块到新疆报到。为了落实军区常委会的精神,安抚社会情绪,吴司令员带头携夫人儿子走上乌鲁木齐街头逛商店转市场稳定民心之举传为佳话;其他军区和自治区领导也仿效他的做法上街游逛谈笑风生,加上其他措施,老百姓看到首长们不慌不忙若无其事的模样,就像吃了定心丸。自治区首府局面很快就稳定下来,火车站排队买票回内地的男女老少明显减少。
作者笔下的吴克华作为一个战区的司令员,十分清楚自己的工作重心当然是抓好驻疆部队的各项战备建设。他耗时半年多跑遍天山南北部队军营和边防哨卡,对新疆的地形地貌、战场的环境利弊、阵地的配套设施、部队的保障条件、兵员的补充潜力以及各部队主官的综合素质等多元作战要素了然于胸,脑子里已经形成了一张新疆局部战争的敌我态势图。
吴克华在新疆只待了不足一年,虽然胸中蓝图尚未全部实现,但将军统揽全局、审时度势的能力,襟怀坦荡、光明磊落的气度,刚毅坚强、深沉果断的性格,深入实际、关心群众的作风,不仅在屈全绳的笔下饱满传神栩栩如生,而且给新疆军区的广大干部战士和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其他还有《穿越硝烟的恋情》写的是谭友林将军令人嘘唏不已诞生于战火中的一段传奇恋情;《舍生忘死不歇鞍》记叙的是作者跟随钟光国将军勘察帕米尔高原的难忘经历;《儒将胆气倚剑生》满怀钦佩之情盛赞新疆军区副参谋长任晨任50年任劳任怨忠心戍边的丰富经历;《萦怀最是戍边情》记录了李宣化将军步履踏遍西北陕甘宁青新一心扑在部队革命化现代化建设的点点滴滴;《细红落处点平沙》则围绕他的老教导员靳玉轩与国防部授予的“爱兵模范”张代荣生死相交悲欢离合的故事,徐徐向读者推出一幅浓墨重彩的“天山战友图”,等等。这些回忆文章主题鲜明文笔优美夹叙夹议情节感人,作者常常在写作过程中感怀自己有幸在他们直接领导关怀下言传身教受益匪浅,随着年龄增大时光流失,一代革命前辈先后走完了辉煌壮丽的人生道路。缅怀前辈,历历如昨,用文字挽留住一代英烈鲜为人知的红色履痕。屈全绳说,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如果不把他们彪炳史册的金戈铁马壮举立此存照,我将愧对历史和人生!
2.回眸军旅经历非凡战友情深的云烟留痕
屈全绳30多万字的新著文集《月满昆仑》,有一组回忆军旅生涯的散文,每一篇都记叙了一段难忘的军营生活篇章,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其中一篇作为书名的散文《月满昆仑》回忆的是50年前的中秋节前后在阿里高原遭遇的两次生死经历。
作者突患高原肺水肿命悬鬼门关,高原肺气肿十有八九必死无疑,而他却经抢救转危为安大难不死实在万幸;在离开阿里前往叶城18医院途中麻扎达坂遭遇车祸九死一生更堪称奇迹。“麻扎”是维吾尔语,意为坟墓。麻扎达坂上的盘山路上下80多公里,坡陡弯急路窄,是新藏公路最险的一段山路。公路内侧紧靠山岩,外侧峡谷幽深,令人眩晕的谷底,汽车遗骸时有所见,解体的物件七零八落。作者乘坐的吉普车就是在这里失控冲出路沿,打滚翻到第四层坡道被一堆石头挡住,车辆报废,人无大碍。化险为夷的侥幸使作者忘记了饥饿寒冷,拿着过路大车司机捎来的月饼,这才想起今晚是传统佳节八月十五之夜。
在海拔4900米昆仑高原的麻扎达坂上,举头望着月朗星稀的夜空,那一轮明月分外清澈圆润柔和深邃。战士自有战士的浪漫情怀,作者和战友们裹着军大衣坐在茫茫荒野中,革命乐观主义情怀油然而生,从冷得发抖的嘴唇里吟诵出苏轼的《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最后一句真是合拍此夜情境,这个中秋之夜阴错阳差千载难逢,谁都难以预料明月明年会在哪里!
作者韦编三绝,学养丰厚,深喑散文要旨之精妙。这篇散文基调乐观,构思匠心,细节动人,独具特色,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天路盘旋寒夜月圆,有意境、有情节、有故事、有诗意,既有形散神不散的骨骼,又有虚实交替情景交融的手笔,最后以曾经护理过自己至今不知下落的阿里军分区一位美丽温柔的女护士白灵的一封忏悔来信收尾,另辟蹊径,笔法尤佳,给全篇亘古高原枯黄干冷荒芜孤寂的描写增添了一笔暖色的靓丽和温润,余音绕梁,回味悠长,不失为散文百花园中一朵出岫清幽的奇葩。
但凡退休进入晚年的军人最看重的就是战友之情,尤其是当初入伍一个车皮拉到部队的同年兵老乡,更是难舍难分情深谊长。屈全绳1962年7月初入军营的这支部队具有悠久的光荣传统,前身是参加过南泥湾大生产的359旅718团,央视宣扬的老英雄张富清就是这个部队2营6连的老兵;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王忠殿烈士生前所在连队就是屈全绳所在的9连。英雄连队出来的兵更珍惜往日一起摸爬滚打的友情。9连老战友聚会已经搞过30多次,时隔50多年的2019年10月屈全绳终于有空闲机会和阔别半个多世纪的老战友相聚言欢畅叙别情。《友情重过酒千盅》就是他参加聚会后所写的一篇极富感情色彩一唱三叹的佳作。
战友相见最担心的就是论职排辈生分计较,往往三观相悖不欢而散。屈全绳作为9连出来职务最高的兵,和老战友们亲密无间水乳交融,仿佛又回到当年在连队一口大锅搅勺把的峥嵘岁月。作者怀着兴奋欣喜却多少有些忐忑不安的心情见到50多年前老连队的战友,久别重逢后“真没有料到,一群八秩上下的老兵活得如此阳光、如此知足、如此泰然。尽管他们各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没有一个人把自家的不顺心摊在众人面前。”“望着眼前一个个堆雪的头颅,一张张皴皱的面孔,不得不嗟叹岁月的无情-----它操弄昼夜更替的似水流年,用不见血的钝器,把半个多世纪前青春勃发的战友,慢慢剥蚀成风烛残年的老翁。”这段话隽永如诗,哲理昭然,作者揭示人生无常的语言艺术造诣炉火纯青,鼎如雕龙。
聚会的老兵们当然也有遗憾,阿里军分区原副司令员王发虎的感慨最有代表性:“我们这一辈子上不愧党,下不愧兵,真正对不起的是身体和家庭。”进而,作者言道:“垂暮之年的老卒们谁又会把过往的委屈向历史诉说,让后人咀嚼呢!但历史不应当忘记他们,后人更应当理解他们,追寻他们。惟其如此,军人的血性价值才会呈现出来!”这些话语平凡质朴却掷地有声,细细地琢磨言外之意,不难理解其初心不改看淡滚滚红尘社会思潮的高远气节。
这些曾西出阳关的军人需要理解,他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不惧热血洒疆场,只愿丹心照汗青,爬冰卧雪,此生无悔。历史既然已经翻篇,厥功至伟而又隐情不露的9连老英雄张富清就是老兵们的楷模。欢聚一堂的英雄9连后来人,一起举杯:“庆幸历史走进新时代,我们在欢声笑语中为这个时代推杯换盏,连声点赞。”
此文有内容、有思想,有警句、有文采,读起来轻松流畅,感情真挚,至理名言,扣人心扉。满篇不足2000字的家常话,立意不凡,格局不俗,文字不冗,境界不低。读毕击掌,不由得使人想起一道四川名菜“开水白菜”,看似清汤寡水,油星全无,但这道作足了内功的川菜闻起来香味扑鼻,吃在口中清鲜柔美,自胜过那万般佳肴。
3.追忆往事缅怀高堂风物人情的铭心留念
“夜深又思乡,骊山柿叶黄。忽闻军号响,梦断灞柳旁。”这是屈全绳1965年秋从军远离故乡第三年作的一首《思乡》五言诗。骊山的黄柿,灞柳的飘零,白鹿原的秋天来到了,过冬的粮棉可曾备齐?烧炕的柴草是否充足?无不时时牵动着征衣披霜的关中子弟心绪。本想参军五年就可以复员回家耕读乡里,谁知“这一去翻山又过海,这一去三年五载不回还”,屈全绳从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到“乡音未改鬓毛衰”,在军营度过了大半生的甲胄岁月。愈到晚年愈思乡怀旧,这几乎是每个身在异乡的游子情怀。
《回忆五毛钱》是收录于《月满昆仑》文集“皓首回眸”一辑中很别致的一篇忆旧之作,2017年11月29日发表于《光明网》曾引起众多网友粉丝读者的热情点赞。
文中记叙了1961年冬天一个大雪纷飞的周六,作者因学校开会回家很晚肚子饥饿,冒雪走上白鹿原返家前,用仅有的5角钱买了一个烤红薯准备充饥。时值三年自然灾害的六十年代初,西安坐一站公共汽车才几分钱,一碗葱油飘香的阳春素面8分钱,5角钱对于作者来说绝对是一笔大钱。
且不说为了购买这个红薯讨价还价的经过和小商贩工于心计的诡谲描写的多麽入木三分,接下来的一幕足以使人动情不已:“刚出炉的烤红薯烫得满手生疼,我边走边把红薯在两只手上倒来倒去,想等到凉一点再吃。走了十来分钟,手中的红薯不是很烫了,我正要张口吞下,面前忽然闪出一个带着孩子的老阿姨。老人双手打揖求我:‘大哥哥’,小孙女一天没吃饭了,发发善心,给她吃一口吧!我被突如其来的一幕弄得不知所措,稍稍犹豫了一下,把红薯掰了一半递给老人。”当作者写到他转身疾步离去赶路回家时,本以为往下没有纠葛可以一路安心上白鹿原了,不料风波又起,“没走几步,后面又传来一个男孩子的哭闹声‘俺也要吃红薯!俺也要吃红薯!’男孩子河南口音很重,声音又尖又细,像一根钢丝穿透耳膜,扎进我的心头”,“我把手里半个红薯递给老人,转身大步穿过纺织城,头也不回地爬向十里长坡。一路分不清是雪水、汗水还是泪水,几乎一直在脸上流淌、、、、、、”。
读到此处,作者悲悯之心已经使人泪目,接近完美的收尾只待感叹再三,谁知更打动人心的是第二天其父母闻知细节的态度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母亲责怪自己没有多给我零花钱,父亲却慢悠悠地说:‘这五毛钱花得比五块钱都值’”。至此,终日劳作以求温饱的良善人家在饥饿面前的恻隐情怀昭明天下,中国最传统的家风家教通过作者笔下的五毛钱折射出普通农家人性的灿烂光辉。也就不难理解在这种家境成长起来的屈全绳是如何获得党和人民的信任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的了!
整篇文章没有华丽优雅的辞藻,更没有流露内心世界的闪光语言,文中数处略含未加回避的羞涩与迟疑,娓娓道来,细雨润物,恰如一壶陈年普洱,头杯弥散口舌,二杯下喉爽润,三杯回甘绵长,喝到最后才喝出了滇南高山老树的万千气象——真解渴!
当兵在外,全身在戎,往往最亏欠的是父母妻儿,尤其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二老,床前不能尽孝,离世未能送终,碧落黄泉磕头作揖,日东月西以泪洗面,在忠孝之间没有回旋的余地。《清明忆父》《中秋忆母》分别写于2019年3月17日和2019年9月8日,前文发表在同年《陕西公益网》,后文刊于《西部散文选刊》2020年第6期,两篇怀念高堂的文章相隔半年发表,从文章字里行间能觉察出作者在这半年时间胸中必定波澜起伏心潮澎湃。
白鹿原是距离西安很近一块263平方公里的巨型台地,原上地形平坦,幅员广阔,属于北方干旱作物农业区,除了一年收割夏秋两料庄稼外,别无所获。公社化以后理论上不允许个人再从事任何副业,但政策时紧时松,这就给有些手艺的社员留下了一点挣油盐酱醋钱的空间。
屈全绳的父亲会做篾匠活儿,编筐编笼编蒲篮需要竹子,每年收竹季节为了省钱都要去秦岭山中的柞水县肩挑竹料回来。竹担100多斤,来回300多里4--5天,翻山越岭,道路崎岖,摔倒饿昏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每次回到家中脱了鞋是满脚掌的血泡,这是一个非常艰巨苦难劳累要命的重力气活儿。
作者深知,父亲肩膀上担的是全家人的希望,担的是儿子的学业,担的是一个大丈夫的理想。过了50岁以后,父亲走不成山路,也担不动竹担了,断了零花钱的来路,终因积劳成疾患了不治之症。
作者回忆父亲过世那一年,他从外地出差“返回西安第二天,乌鲁木齐军区政治部发报询问我的归期,以便提前安排会议听取汇报。想到战争可能一触即发,我不敢含糊,委婉地告诉父亲我先回新疆销差,过几天再回家陪他治病。”
“父亲已经无法走路,弟弟扶他靠着门框送我,他没有话说,只有止不住的泪水流淌。我怕自己迈不开腿,给父亲磕了三个头,不敢多看父亲一眼,泪流满面的哽咽着出了家门。”“半个多月后,父亲走了。1975年5月,我没能见到临终母亲一面;这次又因为紧急战备,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这是我终身无法挽回的愧悔!”
选择“清明”这个“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节气作题回忆如山父恩,寄托了作者怀愧祭奠先父的赤子之心。而《中秋忆母》则以更长的篇幅追忆了母亲爱子柔情的如月年华。屈全绳的母亲虽然是个乡村妇女,但在她身上几乎集中了女性所有的美德,勤劳善良,吃苦能干,既是家里筹划穿衣吃饭操持内外事务的麻利人,还是十里八乡出名的纺线织布高手。
作者儿时见过“母亲先后带过12个姑娘,每期4人,期限一年,让姑娘们掌握从选棉、纺线、染色、浆洗到织布、拉布的全流程。母亲不仅教她们织白布,还传授织各种颜色的花格被面、床单、枕套的手艺。”
劳作之余,作为母亲最上心的还是儿子的健康和学业。作者10岁时因营养不良严重贫血休学在家,当时身体骨瘦如柴,体弱无力,一次下鲸鱼沟挑水因体力不支,竟从40多米长的斜坡滚落。为给儿子增加营养,母亲找到一家屠宰厂的厂长,央求买一只厂里收购来的小奶羊,厂长以各种制度理由拒售。情急之下,历来刚强不求人的母亲扑通一声跪在厂长脚前,声泪俱下地说:“求求厂长,救救我娃呀!”这惊天动地的膝下一跪,许是感动了厂长,他让厂里兽医找了个理由,破例把一只母羊作价卖给了。从来没有哭着给人下跪的母亲为了儿子违心地置自己脸面于九霄之外,不仅感动着幼年的儿子两眼冒火,而且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看到这一幕必然热泪盈眶难以自持!
若干年过去了,儿子在部队茁壮成长,母亲却病倒奄奄一息。作者道:“当时我正在执行特殊任务,顾不上询问母亲的身体。等任务完成我给领导打电话希望批准几天假,我路过西安看望父母。”
“弟弟江绳到车站接我,我第一句就问:‘妈还好吧?’江绳没有回答我,泪水夺眶而出,还想说什麽,哽咽着说不下去。我脑子嗡的一下,估计母亲病的不轻,正想安慰弟弟,只听他说:‘咱妈过世了!咱大说自古忠孝难两全,不让给你说,怕你两头为难。”
“我这次回家原本是想接母亲去新疆的,她几次说想去新疆看看我的小儿子,哪怕抱一下也成,她的愿望落空了……”。想必此刻,作者热泪长流,步履踉跄,万分悲痛,无以诉说。
母亲走了45个年头的中秋夜,月圆之时,76岁的作者梦中兴冲冲地回到老家跪在母亲面前叫了一声:“妈!”母亲楞了一下,继而惊喜地流着泪说:“我儿回来了!”他像小时候一样扑进母亲怀里,哇的一声哭了。苦涩的眼泪不知什麽时候流进喉咙,作者被呛醒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生到了“不逾矩”之年,梦中母子相会,老泪纵横,其中悲伤与念怀远非常人所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