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不如烟
——一名戍边军人眼中的云南省省长和志强
■和绍全
5月23日云南新闻网发布我回忆云南省省长和志强的文章《往事不如烟》之后,有上万读者的关注,不少读者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评论。和志强省长当省长到今天已经三十多年,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我们所以在迎接建党百年之际想起一个值得怀念的人,其实是在回望我们走过的历史和在一段历史进程中曾经推动过社会进步的人们。你关注这篇文章也是在回眸当年和志强当省长时的那一代人,为了今天的云南,为了今天的你,艰苦奋斗,不甘落后,清廉为民,砥砺前行,为云南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时光远去,云南优秀儿女的名字依然响砌在云岭大地上,他们是用时间酿造的美酒,岁月凝固的大山。
——作者 和绍全
和绍全(左)陪同和志强省长(右)视察四连山阵地
一个人的一生里,总会有那么一些人和事难以释怀,魂牵梦萦,成为心中永远的怀念。
和志强省长离开我们已经有十四年了,可是对他的怀念并没有因时光的流逝而淡去,而是在流年的岁月里更加闪亮。
新中国建立以来,云南的省长有许多位,和志强作为首位云南本土成长起来,担任过三届,十三年的少数民族省长;作为纳西族开天辟地执政云南省长重要岗位;作为一位地质专家转型出任政府省长的人,始终是以一位独特而崇高的人物在云岭大地被传颂着。
今天,我作为一名戍边军人,写下这一篇短文,只是想把和志强省长曾经为边防部队官兵办过的几件实事、好事告诉大家。这些事也许在和志强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中,如一滴水的回声,未必有人知晓,甚至他自己也未必在意。可是对于许多曾经在云南边防前线当过兵的军人来说,却是永远的记忆。
我认识和志强省长是在1986年。1985年我调任镇守河口防线的边防守备团任团长。那一年,和志强从云南省副省长的领导岗位上升任云南省省长。当时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对于云南来说,一方面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另一方面边境地区仍然还处于战时状态,战争与发展是云南面临的两个现实情况。云南面临着边疆、民族、山区这三大基本省情。当时人们的观念落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特别是交通闭塞,信息封闭 ,作为一省之长任重而道远。
和志强省长(左)与和绍全(右)
和志强省长甫一上任,便到全省各地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1986年来到红河州调研,其中一站便来到了河口县。
当时,军队各大军区部队在云南边防,特别是老山地区轮战,河口作为云南前线的重要守备方向,也是天天有情况,月月有战斗,对敌斗争尖锐复杂。省长是云南省武装委员会和云南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自然关注当时云南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从对外开放的角度来讲,河口自古就是云南的通商口岸,是通往东南亚的重要门户,是云南走向海洋的大通道,对于战后云南对外开放有着重要意义。作为省长,和志强有着十分敏锐而清晰的战略判断。
在河口县调研期间,省长一行食宿在离边境10余公里的后方部队招待所。记得那一天,他在红河州州长白佐光和守备二师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团部,在我们团蹲点的云南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赵坤和我们团领导一班人,在团部操场列队迎接省长。省长走下越野车,只见他高大魁梧,神采奕奕,这是我第一次见和志强省长。他面带笑容缓缓向我走来,远远地伸出右手,我赶忙上前,行了一个军礼,随后激动地握着省长的手说:“欢迎省长亲临我们团”。省长一席话感到亲切和温暖。当时我想:一个智慧、纯粹、崇高的人,总能一下就与人的距离贴得很近很近。后来我对省长的这个第一印象,在他十三年的任职生涯中,展现出来的为民情怀中一次次得到诠释。
和志强省长(右一)第二次到四连山阵地,和绍全陪同(左一)
第二天,我陪省长一行到中越边境的四连山阵地视察。四连山是滇南红河、南溪河交汇处,河口口岸北面的一座制高点,与越南老街省隔河相望。四连山居高临下,地形险要,站在四连山,越南的老街省20余公里纵深一览无遗,这里自古就是重要的军事要点和兵家必争之地,经过建设已经被成都军区授予战区模范阵地。我站在主峰阵地上,手指口述,向省长详细汇报了河口方向边境自卫作战的经过、现在的敌我态势、河口口岸的地位和作用。
省长举着望远镜看了又看,又放下望远镜,严肃地凝视着越南的老街在沉思。最后冒出一句:“你情况很熟啊!”
和绍全(左)陪同和志强省长(右)到四连山阵地视察
吃过晚饭,我陪省长在团部营区散步,边走边聊,最后我狠狠心,厚着脸皮对省长说:“河口这个地方太热了,连洗澡的地方都没有,想修个游泳池,解决战士们的降温防暑问题,但是团里没有什么钱。如果好办,想给省长要一点补助。”省长抬头看了看我,笑笑,一句话也没有说。我顿时又尴尬,又后悔,无地自容。
那一夜几乎没有合上眼。当时我才32岁,真是懊悔自己幼稚和不知天高地厚。
和志强省长(前排右二)在四连山阵地看望军官
第三天,省长一行吃过早餐后将要离开河口,没想到吃早餐时,省长在餐桌上当着大家的面,对省军区赵坤政委说:“他们团想给我要点钱,给边防官兵建个游泳池哩。”赵政委马上说:“谢谢省长关心了,他们团这里太热,很艰苦。”省长哈哈一笑,对我说:“你们就打个报告交给办公室吧。”此时此刻,我百感交集。
和志强省长(右)与和绍全(左)
没有几天,省长批复了补助经费,同意我们在团部营区建一座游泳池,解决官兵洗澡降温问题,这在当时对于一个驻守在高热气候地区的边防团来说,真是久旱遇雨。我火速赶到昆明,找到时任省政府办公厅一处处长、省长秘书黄建国同志,顺利地办妥了有关手续。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团部的阅兵场边,一座规范、大气、配套、美观的游泳池正式竣工了。我们还在部队和地方青年自愿捐款下,在游泳池正面塑了一座5米高的,被中央军委授予“董存瑞式战斗英雄”称号的我团战士李成文塑像。我又一次走进五华山省长办公室,请省长为游泳池题写了“南疆游池”四个大字,刻在了正门口的碑上。
时任云南省军区司令员王祖训(左二)为“南疆游池”落成剪彩
游泳池开馆那一天,时任云南省军区司令员王祖训,专程从昆明到河口为游泳池开馆剪彩。王司令员站在省长的题词碑前说:“南疆游池是云南边防部队的第一座游泳池,云南省政府为驻守前线的边防官兵修游泳池,充分说明云南省委、省政府对边防军人的关爱,我们一定要牢记使命,守好国门,报答上级政府的爱兵之情。大家有没有决心呀?”大家齐声回答:“有……”,近千名参加开馆仪式官兵的响亮声音,在小南溪四面环山的“锅坝”里久久回荡。
“南疆游池”,与一位省长的名字一道,在河口边关,在曾经镇守过南疆的老兵中一直传扬。
时任云南省军区司令员王祖训(右三)出席“南疆游池"落成典礼
有一年,和志强省长在红河州州长李先猷的陪同下,第二次来到河口,来到我们团部食宿。当时中越关系已经逐步改善,河口口岸开放已经提上议程,省长是要从河口出境到越南访问的。吃过晚饭,我带省长去看看省政府亲自关心下修建的“南疆游池”,省长看完后说:“花小钱办了大事,很好!”
第二天,我陪省长第二次登上四连山阵地,省长又用望远镜望了望他即将踏上的越南老街,心情也许与第一次有着不一样的感觉。下山后,地方政府和我们团组织部队在河口口岸列队,庄严隆重地送省长踏着锈迹斑斑的中越铁路大桥走出国门。我望着省长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想,他是战后第一位从河口口岸徒步出境的省部级领导。河口口岸将迎来由封闭转向开放,我们团部队也将面临战时状态转入和平建设时期。
不久,我任成都军区守备2师参谋长,后来守备2师与蒙自军分区合并为蒙自军分区。这时候到昆明开会的机会也多了,有时会到省长办公室,或者省委1号院去看望省长,每次他都对我十分热情,再忙也要抽空与我聊一会。
和志强(右)视察蒙自五里冲水库工程
有一次,省长来红河州召开现场办公会,重点是为了蒙自五里冲水库建设问题。食宿在我们师的招待所,白天开会,有时我陪着省长在营区转转。那几年省长对红河州的口岸开放、交通基础建设、五里冲水库工程十分重视,在红河开过不少次省长办公会,作出多项重大决策,为红河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时任红河州的几任领导感激省长的话随时挂在嘴上。
这里说说我了解的蒙自五里冲水库工程。建设五里冲水库,解决蒙自干坝子缺水问题是几代人的夙愿。但是由于这里的地质状况极其复杂而数次下马。和志强省长上任后,多次组织专家组反复考察论证,亲自拍板定下了建设五里冲水库的决定,并列入云南省重点水利工程项目,1991年重新动工兴建。经过近4年的艰苦建设,一期工程于1995年7月1日正式关闸蓄水,顺利实现了跨流域引水入库。水库创造了三项云南第一,即云南第一高的溶洞防渗墙、云南第一高的高压灌浆防渗帷幕、云南最早的多排孔灌浆处理溶塌体。
我记得正式关闸蓄水前几天,红河州州委书记李彰带着我下到库区底坝,库底是一小片田地,中间流淌着一条清清的小河,弯弯曲曲流进山脚的一个溶洞里。李彰书记站在小河边深沉地说:“再过几天,我们就再也看不到这条小河了,五里冲水库是蒙自人民几代人的期盼,没有和志强省长,哪会有正式蓄水的这一天,还不知道最后蓄水的效果如何,许多人都有异议,和省长是担了风险的。”五里冲蓄水成功之后,1996年的一天,我带着几位军分区机关人员,到库区坐着竹排船在水面绕了一圈。一汪湛蓝,白云倒映,山峦青青,令我心旷神怡。如今我们看到蒙自山青坝绿,流水潺潺,繁华灯火,红河腾飞了。有时还会想起当年五里冲水库底坝里那一条小小的清流,感慨万千。
和志强省长作为地质方面的高级工程师,对地质、地貌、地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因此,决策蒙自五里冲水库建设上,和志强省长表现出远见卓识和很强的科学决策能力。说明有时决策者的知识和魄力,真的可以决定一个地区发展的命运。实践证明,从地质工程师到人民省长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识和智慧、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对人民最深沉的情怀,才是一个高级领导干部的决定性素质。
有一次,云南省军区党委扩大会议上,省长作了一场《关于云南的经济形势与发展战略》的专题报告,这是我第一次听他作报告。记得那一天,省长一个人端坐在台上,一张桌子,一杯水,没有人陪同,没有带一张讲稿。从国际形势讲到国家战略,从云南历史讲到云南机遇,从云南省情讲到云南出路,从云南思路讲到云南行动,始终围绕着如何探索云南特色经济的路子,如何培植云南的支柱产业,如何大抓云南的基础设施,如何构建云南的对外开放格局等重大问题,高屋建瓴,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云岭大地是他的母亲,他生于斯,长于斯,对云南有着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了解。所以他的报告不仅思路清晰可行,而且措施科学周密,口才也是十分了得。印象深刻的是,省长讲到云南的能源和生物资源时说,云南的风、光也是最大的能源优势,每一片绿色的叶子都可能变为优质的生物产品。今天和志强省长当年描述的景象已经变为现实,但是,那个时候大多数人听起来却是格外的新鲜。省长两个小时的精彩报告,加上独具特色的纳西族普通话,深深地感染了大家,也教育了大家。我们仿佛浏览了一幅云南建设和发展的壮美蓝图,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次场景和那些话。今天我行走在云岭大地上转悠,无论走到哪里,看着交通、通信、口岸、水电、旅游、生物、烟草业等发展景象,总能看到和志强省长当年描绘的轮廓。
整治后的原思茅军分区营院
1997年,我调到思茅军分区(现普洱军分区)任司令员。思茅军分区营房始建于五、六十年代,营房已经陈旧,营区道路都是土路,坑坑洼洼,与部队的正规化建设标准格格不入。当时分区经费困难,虽然省政府每年议军会议安排补助云南省军区好几千万元民兵事业费,但是民兵工作财政按级负担,省军区从不补贴下级单位,思茅地方政府财政更是困难。我只好又厚着脸皮上昆明去找省长汇报,申请一点经费来整治军分区营院。省长说:“全省分区那么多,我只批给你们,会不会人家有意见啊?”我无话可答,省长把我的报告摆在一边,又轻轻地说了一句:“我也要退下来了。”顿时我的心狠狠地揪了一下,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我无法知道一个当了十三年省长的人,即将离任时的心情。
两个月后,省政府办公厅打电话通知我,省长补助你们分区营院整治批了10万元,快去办理。为了赶在省长退下来之前见成效,我迅速组织人开始整治军分区营区,修了一条足球场大的水泥路跑道,用不同的树种和花类修建了七个小园林,重新维修粉刷了陈旧的营院,培植了三千多平米的草坪,不到三个月分区营院焕然一新,当地地方领导都常常来营院参观。
和绍全在河口边防任团长时
1998年,和志强省长正式从省长岗位退下来。赋闲在家,很少出门,家里小院的墙面爬满了青藤,叶子有红色的、有黄色的、有绿色的;西墙脚一台台花架上摆着盛开的素心兰花,洁白无瑕,满院幽香;院里的果树,春天满院繁花,到了秋天果实累累。有一次省长爱人习医生还摘了一箩筐水果,让我带回家。小院多年失修,虽然有点破旧,但简朴雅致,寂静清幽,在昆明闹市区的1号院里有这样一方山野人家的样式,真是一种别样的风光。省长家的客厅里家具还是那样破烂陈旧,只有长沙发上方悬挂的那一幅写意的骏马图,依然悬挂在那里,画面有点发黄,骏马奔驰依然,我不知道是谁画的,省长也许很喜欢这件作品的寓意,每次去都端端正正地挂在那里。偶尔听见从院里传来单车的声响,我知道是省长的大儿子回来了,单车破旧而有点脏兮兮的,发出的声音都像破铜烂铁的撞击声,不一会他又一溜烟骑着车走了,没有听他讲过话。省长的小孙子跑来跑去,顽皮可爱,爷爷奶奶望着孙儿两眼眯成了一条缝,喜悦的心情全都挂在脸上。此时,我感觉到省长已经进入了一种淡泊宁静、清雅乐天的悠闲时光。
2007年3月21日,无情的病魔夺走了和志强省长的生命,噩耗传来,我无比震惊和悲痛。
2008年4月1日,和志强省长骨灰安放仪式在丽江黑龙潭举行。上万名丽江各界干部民众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夹道迎接和志强省长的骨灰落葬家乡,纳西人民的优秀儿子魂归故里。那一天,我站在黑龙潭的台阶上,任凭无尽的伤感吞噬着我的心,望着省长的骨灰缓缓地放入墓穴,脑海中回放的是我与省长近二十年交往的记忆长卷,眼前都是他的音容相貌……
我作为一名来自大山的少数民族青年,从一个士兵到军分区司令员,用青春和热血守卫过中缅、中老、中越千里边防线,曾经在云南迪庆、保山、西双版纳、红河、普洱、文山防区工作过,亲身经历了云南边防和平、战争到和平的过程,见证了云南改革和发展的历史巨变。半生戎装,一生追求,和志强省长就像楷模和标尺一般存在在我心里。他十三年在云南省省长这一重要而神圣的岗位上,运筹帷幄、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他一贯顾全大局、坚韧不拔,执政为民,清廉为官,低调做人。曾经影响着云南的改革发展,影响着周围的人们,也影响着我。他是云南人民的好省长,纳西人民的好儿子。
和志强已经安祥在丽江黑龙潭公园的北侧,掩映在青山翠柏之中,石碑上,“纳西人民的优秀儿子和志强”几个字显得尤为醒目,它饱含了云南省各族儿女,丽江各族人民对和志强同志的无上褒奖和深深眷恋。
和绍全任军分区司令员时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100年光辉历程,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一代又一代,风雨兼程,不懈奋斗,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回顾云南各族人民百年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我们感概万千。新中国建立,云南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云南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改革开放。云南的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克服困难,砥砺前行。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今天,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省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边疆稳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深切地怀念为云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和志强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