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与拍摄《亮剑》的那点事儿
来源: 人物传记春秋堂 综合作者:方凯声 2022-11-18 17:07

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缘巧合,我这个已经当了三十多年兵,在解放军总部机关长期从事战役训练工作的职业军人,不经意间与小说《亮剑》扯到了一起,亦也因此与五年后的电视连续剧《亮剑》结下了不解的缘分。二十多年的岁月悠悠而过,我先后参与了十多部电视连续剧的主创工作,俨然成了半个“圈里玩儿家”。其中,参与拍摄《亮剑》的过程最为曲折艰辛。回想起来,个中的幕后故事还真是亲历了不少,趁着精力尚可,记忆尚在,赶紧留下几笔,算是为自己的电视剧人生履历做个盘点。




一、小说《亮剑》把我带入了电视连续剧《亮剑》

2000年8月,都梁先生的小说《亮剑》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小说一经问世,其超凡脱俗的风骨和震撼传奇的故事很快就在中国大地产生了轰动,我用了几个夜晚的时间将四十余万字的文学作品一气读完。品读的过程中,心在书中走,泪在心中流,情感深陷,不能自拔。读罢,我拿起电话找到了小说《亮剑》的责任编辑,也是我曾经的老部队,原北京军区第六十三军的老战友董保存,我提出与作者见个面。董保存说,巧了,明天解放军出版社组织一个有各方专家参加的小说《亮剑》的学术研讨会,你过来吧。

在小说《亮剑》的学术研讨会上,我才知道,都梁的这部处女作,曾经连续被数家出版社退稿,明确表示“问题很多,不宜出版。”解放军出版社的副总编辑董保存收到书稿后一番审阅,立即意识到这是一块埋在文学厚土中的璞玉,精雕细琢后必是传世大作。董保存遂指导都梁围绕着突出中国军人“敢于亮剑的精神与气质”对小说进行了修改与充实,从而将《亮剑》的内在品质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研讨会上,我谈了对这部作品的感受。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解放军出版社组织编写出版了“中国革命斗争报告丛书”,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文学作品相继崭露头角,在后来的十年时间里,推动了中国的军事文学领域里一波接一波地出现了一个创作高峰,小说《亮剑》就是这场波澜壮阔的军事文学大潮中,涌上潮头的最具特殊亮点的一部作品。

我认为,小说《亮剑》最大的成功,就是再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真实。作者用传神的笔法,把人民军队曾经的经典战例、传奇的将帅故事,通过历史时空的移位,在小说主人公李云龙身上聚焦,生动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不朽历程。以至小说发表以后。很多人都在对号入座,说《亮剑》写的是哪位哪位将领的故事,一些“红二代”还为《亮剑》故事说的是你爹还是我爹引发了不小的争执,更有一些部队相继宣布了本部队就是当年的亮剑部队。解放军原成都军区第十三集团军三十七师一〇九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第六师甚至分别打出了“亮剑团”“亮剑师”的牌子,以亮剑为荣,以亮剑为魂。一时间,亮剑俨然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关键词。

我以为,都梁先生不过是运用了现代春秋笔法,把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活生生的浓缩在一部文学作品里,结构故事亦悲亦喜不落俗套,众多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明,语言风格贴切感人直接地气,为全社会奉献了一部健康向上、具有开创性特质的“另类作品”,从而让每一位品读者都有了感同身受的真实快感,这就是小说《亮剑》的不同凡响之处。

要尽快搞出一部电视剧,我向都梁先生提出了建议。都梁告诉我,小说的电视剧改编权在小说出版后不久,就被上海的一家影视公司以18.8万元钱的价格买断五年,这在当时已属“天价”。不久,这家公司又坐地起价,以60万元的价格转卖给了广东一家影视公司。

北京的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燕铭先生,在美国纽约机场候机楼免税区的书店里看到了摆放的中文版小说《亮剑》,顺手买下,准备打发一下跨越大洋的空中时光。孰料,刘燕铭抵达北京后,航班刚刚落地还在滑行,就急着向公司发出指令“不惜一切代价买断小说《亮剑》的电视剧改编权,千万不要耽搁!”

掌控着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影视公司航母巨舰的刘燕铭先生后来回忆说,“从美国飞往中国的十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小说《亮剑》立刻揪住了我的心绪。不吃、不喝,也不曾上一次卫生间,我一口气读完了全部内容,当时就预感到,小说精彩之至,拍成电视剧,定是扛鼎之作。”经过一番艰难的周折,刘燕铭先生拍出了100万元的价格,还搭上一些附加条件,终于如愿以偿地把小说《亮剑》的电视剧改编权攥到了自己的手里。

就这样,《亮剑》的电视剧本的改编权,从北京都梁先生手里卖出,不到一年的时光,又被刘燕铭先生从广州回购到北京,在中国转了一大圈后价格飙升了80多万人民币。都梁说,钱都让人家挣了。



都梁告诉我,刘燕铭先生目前正在考虑,这是一部战争题材的大戏,将来拍摄电视剧的主要场地在山西晋中地区,大量的军事资源怎么解决?据了解,当地的部队是武警第一八七师。我说,第一八七师是我曾经的老部队。另外,我在国防大学刚刚结束了为期4个月的战略研究班的学习,武警部队的刘源副政委是我这个班里的党小组长。我立即把小说送给了我的“党小组长”刘源将军,并报告了小说作者都梁和影视公司老总刘燕铭希望得到武警部队的支持拍摄电视剧的想法。

几天后,面容明显疲倦,眼中略带血丝的刘源副政委把我叫到武警总部他的办公室。刘源副政委说,凯声,这两天我白天开会,晚上还要完成你交给我的看书任务,我一刻不停地看书,你可把我害苦了。不过,总算是看完了。你张罗一下,我们快点与都梁先生和影视公司的刘总见个面,商量一下拍电视剧的事儿。刘源副政委是个性情中人,可能是小说《亮剑》的故事,给了他年轻人一般的激情与冲动,他说干就干。

二、电视连续剧《亮剑》四年的创作时光,

一波三折,命运多舛

2001年9月12日晚间,在北京西三环路边上的香格里拉酒店,刘源副政委带着我和都梁、刘燕铭,以及广东、上海的两家影视公司的老总见面,商讨了拍摄电视连续剧《亮剑》的相关事宜。这是几家电视剧行业准备联合投资拍摄《亮剑》的第一次正式会谈,这一天晚上,刘源副政委亲自主持拍板,研究敲定了拍摄工作一系列的问题。

刘源副政委说,我们中国革命的一大特点,就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一大批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带着一大批没有文化的农民群体打出了一个新中国。而李云龙就是这个庞大的农民群体中的优秀代表。电视剧应当围绕原创小说的故事线索,充分张扬李云龙的个性,展现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解放军骨子里的那种“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的胆魄和气质,这就是对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历史的大写真。在座的各位不要有什么可犹豫的,我们一定要共同努力搞出一部不同凡响的军旅史诗剧。刘源副政委毛遂自荐,亲自出任该片的军事顾问。

刘源副政委可能看出了在座的几位影视界操盘大佬的心中疑惑,笑着说,大家不要担心,我虽然是从地方入伍到武警部队当了政治工作干部,但是我对军事历史、军事思想和军事理论有着与生俱来的偏爱,并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与理解,凯声可以证明。

我介绍说,这次在国防大学刚刚结束的战略研究班,是中央军委根据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明确提出的战略要求,组织在未来局部战争中有军事斗争任务的全军各大单位主管作战工作的领导,带着作战部长和有作战任务的陆军军级单位领导,以及军区空军、海军舰队、第二炮兵基地的领导们到国防大学参加的一次专题集训,参加集训的人员全部都是军事干部。刘源副政委作为特例,是被军委指定代表武警部队参加集训的唯一一名政工干部。我呢,则是被总参作战部指派参加集训的唯一一名总部机关的参谋人员,故有幸与刘源副政委成了“同班学友”。

集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战略对策研究,全军各大战区和各军兵种的领导根据本战略集团的军事斗争任务,陈述在未来局部战争中的战略对策。刘源副政委则是宣读了一篇《中国武警部队在未来局部战争中以不对称方式实施特种作战的基本构想与建议》,这篇文章剑走偏锋,独树一帜,立论鲜活,紧贴实际,立即引起反响。国防大学以科研要报的形式将各大单位的研究报告上报中央军委,军委首长只在刘源副政委和我本人撰写的《遂行未来局部战争必须建立统帅部战略战役训练机制》的两篇研究报告上作了“转总参阅研”的批示。

大家听罢非常兴奋。刘燕铭说,有刘源政委担纲把关,我们肯定能把《亮剑》拍出一个极致的高度。刘燕铭当即确定聘请当时中国军旅影视文学剧本创作的顶尖大腕儿,南京军区的一名资深军旅作家负责《亮剑》剧本的创作工作,并邀请我来担任该片的执行军事顾问,协助刘源副政委操办具体事宜。



半年后,《亮剑》电视剧本的第一稿出来了。看得出来,这一稿剧本的整体框架还是显出了作者的深厚功力,按着这个本子拍摄,一定也是一部不错的电视剧。但是,由于小说的社会影响太大了,大家对这一稿剧本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刘源副政委说,原创小说中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书中人物语言风格的诙谐鲜活,每一个对话的安排都是非常的到位,非常的合适,让人读罢忍俊不住,没有一点的做作,给人以刻骨铭心的感受,而这一稿显得过于文化了。

深谙电视剧创作规律的刘燕铭感到,这一稿剧本已经是大师之作,而原创小说骨子里的东西,只能由都梁先生自己去解决。再花一笔剧本费倒也没什么,只是都梁先生写得了电视剧本吗?

说起来大家可能还挺奇怪,时年46岁的原创小说作者都梁并不是职业作家。他有过五年的军旅生涯,离开部队后即在商海里打拼多年,此时正担任着一家民营石油勘探公司的法人。都梁说,在写小说《亮剑》之前,他甚至连一个“小豆腐块儿”都没在媒体上发表过。

据我后来的观察,都梁有很强的读书能力和思辨能力,强记博闻,文学水平不低。多年来,自娱自乐写了不少纪实散文作品,颇有积淀。一次,在一个饭局上,都梁叹息这许多年来,还不曾看到一部能够令人动心洒泪的原创战争题材的小说。朋友调侃道,你要是能发表一篇牛逼的小说,我的宝马座驾就送给你。七个月后,小说《亮剑》问世,那位朋友开来宝马践行前诺。都梁说,这台车你就自己留着吧,我倒要感谢你让我忽然间变成了文化人。

可能就是小说《亮剑》不经意间的横空出世,使得都梁积淀多年的文学功力爆发了。之后的几年,都梁又相继创作出品了《血色浪漫》《狼烟北平》《荣宝斋》和《大崩溃》等多部不同题材的优秀小说以及同名电视剧。50岁的都梁,一时间风光无限,大器晚成地步入了中国优秀作家的行列。

又过了半年的时间,都梁版的电视连续剧《亮剑》剧本问世。刘源副政委,刘燕铭和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文学部的编审们一致称道,认为都梁不负众望,果然出手不凡,这一稿剧本又回到了原创小说的味道,遂于2002年底上报国家影视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岂料,一拖又是将近一年的时间,国家影视主管部门终于给出了审查意见。意见不少,最主要的是两个问题。第一,剧本中的语言对白不干净,一号人物李云龙张嘴就是“片儿汤话”,有损人民军队的形象,有污染电视屏幕之嫌;第二,剧本中的后半部分,李云龙、赵刚等几位解放军的高级干部在“文化大革命”中均被迫害致死,情节过于惨烈,不宜在电视剧中表现。

刘燕铭知道,国家文化宣传和影视部门对小说的文学表述和电视剧的故事展现的尺度把握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影视主管部门的这些意见刚性且不容置疑,只能请都梁根据意见再行修改。

都梁说,这两条意见恰恰都是小说最吸人眼球的亮点。在极不情愿的万般无奈中,都梁还是忍痛割爱,对剧本作了重大调整和修改。人物的语言修改难度看似不大,却让都梁颇费了一番心思。还好,在不影响剧本基本气质的前提下,都梁总算把李云龙等主要人物语言对白中的“片儿汤话”进行了不小的删改调整,并最终“勉强”获得影视主管部门的通过。至于剧本后半部分的展现,实在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与影视主管部门多次协商无果,刘燕铭向刘源副政委进行了汇报后,定下决心对原剧本拦腰斩断,把剧本故事写到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后即行收尾。同时,根据都梁的建议,大幅度增加了抗战故事情节。

孰料,就是这个无奈的一减一增,竟然使得这部电视剧成为了2005年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电视剧展播的压轴大戏,从此一炮走红。

十七年来,《亮剑》在中国所有的各级电视台无一例外的全部都进行过反复的多次播放。据不完全统计,全中国正式注册的电视台187座,广播电视台2269座,教育电视台42座,平均一个电视台按最低五次的播放率计算,播放《亮剑》的次数即已过万,创造了中国电视连续剧播放纪录的世界之最!

其实,电视连续剧《亮剑》能够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中脱颖而出,也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历尽坎坷才“涉险过关”的。

2004年11月下旬,电视连续剧《亮剑》在北京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丰台王佐影视基地开机。在100天的时间里,我基本上盯在了剧组,亲眼目睹和深切感受到了剧组数百名演职人员在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里“玩儿命”的赶时间赶进度的拍摄景况。因为中央电视台已经有了收购意向,要求电视连续剧《亮剑》必须在第二年5月前通过审查。

2005年2月9日,星期三,是中国传统的乙酉鸡年春节。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刘燕铭,制片人赵浚凯顶着漫天大雪,驱车千里赶到了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的拍摄现地——常家大院探班,亲自为剧组人员发送“红包”,还在旷野的雪地里和大家一道吃了一餐比平常的饭菜稍微丰富一些的盒饭。



席间,刘燕铭端着酒杯,在“李云龙、赵刚、楚云飞和山崎太君”的陪同下,给穿着八路军、晋绥军、日本皇军和飞云寨的土匪等各种戏装的演员们一一敬酒,表达了感谢与慰问,一时间热闹非凡,剧组的演职员们一扫连续八十多天赶戏拍戏的紧张与疲惫,缓解了节日的乡愁。半个月后,电视连续剧《亮剑》的现地拍摄工作顺利杀青。

之后一个月,刘燕铭又指挥催动着剧组加班加点的进行后期制作,终于在2005年3月下旬完成了电视连续剧《亮剑》的送审版。这一次,虽然很快通过了国家电视剧管理部门的审查,批准可以上市公演,但是中央电视台却突然不再发声了。大家当时揣测,可能是这部电视剧表现得“太个路了”吧,以央视一向审慎的风格,怕是不会收购了。

又是一次短暂的无奈,刘燕铭当即决定5月份在当年上海举办的一年一度的中国电视剧交易大会上出售电视连续剧《亮剑》的转播权。毕竟是民营企业,1500万元资金的投入,当年也不是个小数字,至少应该快点儿把拍摄成本收回来。

万万没有想到,开市就是利好。刘燕铭在上海电视剧交易大会上刚一亮相,全国各大电视台就立即争相买下了电视连续剧《亮剑》的转播权。现在回想起来,是两个因素促成了这个情况。一是小说《亮剑》已经获得了解放军文学奖,在全社会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发酵,电视剧业内的行家们都在翘首期待着这顿影视“盛宴”;二是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已经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电视台要做好宣传纪念活动。所以当电视连续剧《亮剑》的文字介绍和剧情片花在电视剧交易大会上一经张示,业内的同行们都敏锐地意识到——在中国,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争题材电视剧终于闪亮登场了!各家电视台都以能够抢购到《亮剑》的电视转播权为快!刘燕铭率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在上海大获全胜,赚了个盆满钵满班师回京。

事情出现了反转。中国中央电视台为了筹备从7月7日抗战纪念日开始的电视剧展播活动,调集了《太行山上》《冼星海》《遍地英雄》等几十部抗战题材的电视连续剧进行审查遴选。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拨冗看完了所有送审的样片,沉默了片刻说道,送审的片子都看了,都不错。但是,今年可是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了,我们还有没有一部更有血性、能给中国人民带来更大振奋的电视剧?

央视领导遂从库存中调出了尚未入选的电视连续剧《亮剑》。中央领导同志用了两天时间认真看完了30多集的全部样片,又是片刻的沉默,最后大手一挥只说了一句话:“就是它了!”这位领导同志起身离开,泪水满目。

中共中央宣传部下达通知:中国中央电视台首播《亮剑》,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电视台对《亮剑》的播出放到第二轮以后。就这样,命运多舛的电视连续剧《亮剑》绝处逢生,终于得以于2005年9月12日,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电视剧展播活动中的最后一轮压轴出镜首播,从此开启了在中国电视剧领域里连续播放了十七年而经久不衰的神奇历程。这一刻,距离刘源副政委带着我们在香格里拉酒店第一次商定筹拍电视连续剧《亮剑》的时间,刚好走过了整整四年的时光。

三、解放军原总部机关、沈阳军区和武警部队一路绿灯,全力支持了电视连续剧《亮剑》的拍摄工作

小说《亮剑》是解放军出版社的得意之作,也是原总政宣传部鼎力推出的优秀军事文学产品。所以当原解放军总政宣传部知悉了《亮剑》电视剧的拍摄工作开始启动的情况后,立即提出可否由军队系统申请拍摄立项。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燕铭向刘源副政委报告情况后,很快与解放军原总政宣传部进行了对接协商。原总政宣传部文艺局从领导到干事,也都是一干“文化愤青”,本来就对小说《亮剑》情有独钟,操办起为拍摄电视连续剧《亮剑》申报立项这件事的万丈豪情就可想而知了。

原总政宣传部办了四件事。一是指定原沈阳军区政治部电视剧制作中心进行《亮剑》电视连续剧拍摄立项申报;二是指定八一电影制片厂为海润影视制作公司的联合拍摄单位,并指派该厂一名老资格的制片人加盟,担任电视连续剧《亮剑》的制片主任;三是请八一电影制片厂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影视拍摄工作使用军队兵员的相关规定,向总参作战部上报申请拍摄电视连续剧《亮剑》使用武警第一八七师的用兵军事预算,并提供解决了部分拍摄场地和演出道具;四是特约了几位军队著名的军事文艺评论家对都梁版的《亮剑》电视剧本进行了研讨并拿出了同意送审的意见。

原总政宣传部的这番积极的运作,大大推进加快了电视连续剧《亮剑》立项的审批过程,确保了2005年5月份最终成片要求的时间“大限”没被突破。

由于拍摄电视连续剧《亮剑》的用兵军事预算接近两万之众,是1991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完成拍摄电影《大决战》之后最大的一次拍摄用兵,总参作战部将总政宣传部上报的用兵军事预算申请报告送呈总参主管作战的领导审定。这位领导批示:同意,支持总政拍好《亮剑》!总参军训部了解到情况后,也积极提供了部分弹药和炸药,为电视连续剧《亮剑》的拍摄锦上添花。



一定是天意助力而为。2003年初,刘源副政委从武警部队调任总后勤部继续担任副政委。电视连续剧《亮剑》在北京正式展开拍摄前夕,刘源副政委也办了四件事。一是指示原总后司令部,通知位于八一电影制片厂王佐影视基地附近的原总后直属分部教导大队,对《亮剑》剧组饰演李云龙、赵刚、楚云飞、丁伟、孔捷等几位主要演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军训,对几位主要演员的军人基本素质进行了速成提高;二是在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王佐影视基地展开拍摄的10天期间,指示原总后直属分部教导大队每天提供了300名拍摄用兵;三是根据八一电影制片厂关于拍摄电视连续剧《亮剑》申请油料补助的报告,指示总后物资油料部批给了剧组40吨汽油,并将油料指标直接拨到了武警第一八七师;四是亲自与武警总部主要领导进行了电话沟通,请托给予支持。

我作为电视连续剧《亮剑》的执行军事顾问,在刘源副政委的麾下,协调办完了解放军几个总部机关分别需要解决的全部事宜后,于《亮剑》在北京开机拍摄的第三天,赶赴到了武警一八七师驻地——山西省晋中市,展开了拍摄工作最重要阶段的先期准备。

武警第一八七师具体承办此项工作的是副师长李军祥,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和他曾经一起在该师当过作训参谋,他后来接任了师长。李军祥告诉我,师里已经收到武警司令部作战勤务部转来的总参作战部的关于动用我们师拍摄电视连续剧《亮剑》的电报命令,武警吴双战司令员也亲自对师里进行了电话交代。我现在是“上方宝剑”在手,一定全力支持协助你们拍好《亮剑》!李军祥当即引领着我直接到了出兵单位,位于山西省祁县的武警第一八七师五五九团。

第一八七师五五九团是原第六十三集团军编成内历史最悠久的部队,其前身是在延安直接担负保卫党中央毛主席警备任务的陕甘留守兵团第二旅第五团。其中,该团所属的第一营二连是北伐战争时期叶挺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第八连发展沿革而来。

披着一身红色基因的第五五九团的前辈们,参加过南昌起义,见证过井冈山上的朱毛会师,随中央红军长征万里抵达陕北;平型关战斗和百团大战,亦都留下殊荣。解放战争转隶到晋察冀军区,更是凭着累累战功,很快就成为老华北部队的主力团。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在第六十三军的编成内死命相搏,把李奇微的“联合国军”牢牢定格在北纬三十八度线附近地区的涟川、铁原一线,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五次战役的最终胜利画上了悲壮的句号。和平时期的数十年间,无论是在各级军事比武竞赛,还是执行抗震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五五九团从来都是剑锋指处,无功不取,无往不胜。

厚重的历史,铸就了第五五九团极为特殊的气质,全团官兵们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杀气和傲气。平时只要亮出番号,就是一声大吼:“我们是老五团的!”

第一八七师把拍摄电视连续剧《亮剑》的任务一下达,第五五九团群情沸腾。原来,这个团的不少官兵都是小说《亮剑》的“粉丝”,都愿意为这部电视剧做点事。甚至还有一些营连干部几次找到团首长,要求亲自带着连队执行拍摄任务。团里确定,由一名副团长负责,所有的连队轮流承担拍摄任务,这才随了全团官兵们的心愿。

2005年新年前夕,拍摄工作在山西省晋中市展开。承担拍摄任务的官兵们,每天早晨五点多钟就赶到片场换装、化妆、候场,有时一天要变换好几个拍摄场地,要换穿好几身拍摄服装,常常是夜深了才完成当日的拍摄任务。电视连续剧里的八路军、解放军、晋绥军、中央军、日本皇军、伪军,还有部分老百姓和汉奸土匪,都是五五九团的官兵们扮演的。

在五十多天的时间里,片场环境基本上都是寒风刺骨,风雪漫天,剧组每天只提供两顿盒饭。五五九团的官兵们,从不叫苦叫累,从不喊冤叫难,始终以饱满的精气神投入拍摄。五五九团官兵的这股子劲头,也深深感染了《亮剑》剧组。李云龙的饰演者李幼斌感叹道:“这个部队的硬朗劲儿,真像我的独立团!”李军祥副师长也不谦虚,回道:“电视剧里,你这个独立团说的是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王近山中将的七六九团。我们的‘老五团’当年在延安是保卫毛主席的部队,战功和名气可比七六九团大多了!”

2005年底,电视连续剧《亮剑》已经火遍中国。第一八七师五五九团在北京市朝阳区征兵。带兵的领导在朝阳区政府召开的征兵会议上介绍说,我们是拍摄电视连续剧《亮剑》的部队,瞬间引起轰动。要求到五五九团当兵的年轻人纷纷踊跃报名应征,一时间挤破了门槛儿。成功协助拍摄了电视连续剧《亮剑》,成为“老五团”新世纪的新荣誉。

再多说一句。电视连续剧《亮剑》是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以商业运作的模式,自筹资金向全社会倾情奉献的一部影响力超大的影视作品。在刘源副政委的积极运筹协调下,全力支持电视剧拍摄工作的解放军原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沈阳军区和武警部队,没有收取一分钱费用。这么多年过去了,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的老总刘燕铭每每提起这些往事,都是抑制不住地感叹不已。他说:“有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全力支持,才有了《亮剑》的成功火爆!”

四、李幼斌演活了《亮剑》,

《亮剑》成就了李幼斌

2004年6月,电视连续剧《亮剑》剧组成立,随即展开了开机前的各项准备。我和导演张前带领的工作班子一道在北京、河北和山西进行了近一个月的拍摄场地勘选,回到北京后又参加了几个主要演员的选定工作。刘燕铭董事长在众多的推荐名单中初步确定,一位来自西北地区的演员饰演李云龙。此君当年34岁,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研究生毕业,已经连续两年在电视剧飞天奖中获得过奖项,属于硬派表演类型,接近李云龙的基本气质。他很快就开始了对剧本的积极研读,也表现出了很强的艺术创作欲望。

10月31日是个星期日,当晚已是子夜时分,我突然接到都梁的电话,说是这位准备出演李云龙的演员要求马上和影视公司的领导对话,谈谈对剧本的修改意见。

第二天是11月1日,对于北京地区的军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每年的这一天,根据北京卫戍区的统一要求,驻京各大单位的军人全部要着冬装。我穿着刚刚准备出来的87式马裤呢冬装,驱车赶到了位于朝阳区大屯附近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办公大楼的时候,已经是深夜12点半了。

那位已经看了快一个月剧本的青年演员,突然一改对剧本的虔诚心态,提出剧中人物李云龙,不像八路军,流里流气的倒像一名土匪,剧本必须彻底修改。都梁也不客气,说道,小说已经获得大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亮剑》电视剧的剧本也通过了军队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查。现在开机在即,不可能再对剧本进行任何修改。此君好像就等着这句话,立刻说道,那我演不了这个角色,只能退出了。

三更半夜赶来,坐了不到五分钟时间就听了一句这么不着调的屁话,我非常愤怒,当即爆了粗口。此君离去后,大家感道他是在找借口,一定是有了挣大钱的活儿,另谋高就去了。果然,当《亮剑》剧组在太谷常家大院展开拍摄的时候,此君跟着另一个剧组,也在常家大院紧锣密鼓地“玩儿活”。为了多挣个仨瓜俩枣,职业良知如此缺失,与这部旷世之作失之交臂,也是此君的宿命。

后来《亮剑》成为中国电视剧领域里的巅峰之作,剧组演员们的艺术身价个个陡然倍增,圈里人都说他走了眼。岂止是走眼?此君从中国西部地区走到北京,心里格局的差距,绝不是得了几个金鹰奖就会改变了的。眼神短视的毛病,是骨子里的毛病,怕是一生也改不了了!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开机,谁来演李云龙?刘燕铭指示剧组,你们再去和李幼斌沟通一下。

几年来,自打圈子里知道了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要拍摄电视连续剧《亮剑》,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出演李云龙的演员络绎不绝,其中不乏中国当红的业内大腕儿。但是,刘燕铭凭着自己在电视剧行业里干了这么多年的职业积淀和看人看事的独到目光,“众里寻他千百度”,早早就瞄上了2002年刚刚被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特征入伍的影视演员李幼斌,并且在第一时间就与李幼斌进行了沟通。

李幼斌时年46岁,典型的东北汉子,已经从艺多年,正是应该走向艺术巅峰期的年龄段。但是看完《亮剑》剧本后,李幼斌婉拒了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的邀约。我后来问过李幼斌,最初不想加盟是不是对片酬有想法?李幼斌连忙摆手,说道,以我当时的情况,片酬不低。我主要是被剧本吓着了。100天的拍摄时间里,李云龙的400多场戏,几乎多是在冰天雪地里完成,创作难度太大了,我是怕身体顶不下来演不好对不起本子,只好选择了知难而退。

这一次,李幼斌没有推辞,痛痛快快的领命,接受了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老总刘燕铭的再次力邀。一年后,一部在中国引发业内震动、万众热捧的电视连续剧《亮剑》在中国各大电视台玉树临风,傲然“霸屏”,李幼斌无可争议地跨入了中国一流优秀影视演员的行列。

李幼斌成为艺术人生的大赢家,应了那句老话,成功男人的背后,定然有一个支持他的女人,这个女人就是李幼斌现在的妻子——史兰芽。

艺术世家出身的史兰芽,年纪不大,出道成名却比李幼斌早了许多。可能是在《光荣之旅》《铁色高原》等军旅大剧扬名并取得过不小成就的原因,史兰芽对军旅戏有着特殊的情结和敏感。已经看过小说《亮剑》的史兰芽,对这部小说有着超越一般女性的理解。所以,当她知道了正在交往的李幼斌推掉了出演李云龙的决定后急了,认为李幼斌丢掉了艺术人生的一次重大机遇,连续几天时间没给李幼斌一个好脸色。

还好,李幼斌的运气不错。当刘燕铭的“二顾茅庐”刚刚启动,李幼斌不敢再等“三顾”了,迅即来到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签下合同,并很快进入了艺术创作状态。据说,还是史兰芽最先给他讲述了《亮剑》的核心内容和对李云龙的理解与把握的体会。抑或是有了史兰芽的这番“早教”和“真传”,才让李幼斌版的李云龙最终演绎得如此传神,且侠肝义胆,荡气回肠。李幼斌不仅获得了中国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在日本朝野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2006年,日本一家媒体甚至呼吁外务省,以拒绝入境的方式对李幼斌实施“制裁”。



这几年,有几家影视公司连续两次推出了新版电视连续剧《亮剑》。剧本增添了不少新内容,还有不少的当红演员加盟,拍摄技术手段和总体的资金投入也都大大超越了李幼斌版的《亮剑》,但都以不温不火告终。对比之下,人们这才有了一个不容置疑的普遍共识:李幼斌版的《亮剑》,已经成为中国战争题材电视连续剧短期内很难逾越的艺术高峰。

一晃十七年过去了,电视连续剧《亮剑》依然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在中国的电视银屏展现着光彩。我认为,刘源副政委亲自挂帅操盘,把握住了《亮剑》剧本的内在魂魄,积极协调调动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各方资源,为刘燕铭董事长撑起了一片浩瀚的蓝天,这是最终实现了电视连续剧《亮剑》艺术价值最大化的核心原因。当然,亦不能忘记史兰芽女士特殊的推动力量。如此,才促使李幼斌演活了《亮剑》,《亮剑》成就了李幼斌。电视连续剧《亮剑》,也因此成为了矗立在中国电视剧领域里的一座不朽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