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登岛采访时的日志。
清晨,海风拂晓,晨曦微露。北尖岛上,青山翠绿,湛蓝的天空与大海交相辉映,夹杂着啁啾鸟叫声的“碧海潮生曲”,唤醒了睡梦中的人。
8时,我跟随黄班长在岛上巡逻。从海岛码头到部队营区,短短1000米,要经过5个弯道,攀爬4个陡坡。蜿蜒曲折的道路就像挂在悬崖边,心惊胆战地走上一截便让我气喘吁吁。
黄班长说:“这条路,一代代官兵时空接力,一走就是60多年。”
巡逻路上,我们看到很多红色大字石刻,比如“强军”“坚守”“军魂永驻”“梦”“家”“爱”。到了半山腰,黄班长提醒我休息一下,然后看向一旁的石刻。上面的文字鲜艳醒目:忍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这是我们巡逻路的中段,我们把‘北尖精神’刻在这里,就是想告诉自己,不要忘记来时的路,更不能停下向上攀爬的脚步。”见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石刻,黄班长主动跟我介绍。
短暂休息后,我们再度走上巡逻路。其间,有的路并不算真正的道路——脚踩到哪里,哪里就算是路了。甚至有些路段,官兵要抠着石缝,蹬着树根,匍匐前行。与其说是走,用爬或许更合适。尤其是北尖峰下的一段路,最为艰险难行。
穿过荆棘密布的盘山小路,我们终于抵达坡顶,视野顿时开阔起来。极目远眺,午间的岛屿如一串黛墨色的珠玉镶嵌在海上,岛屿之间的国际航道上,往来轮船如织。
“你看,这是我的石头!刚下连时,我挑了最大的一块摆在这儿,我告诉自己,我的战位就在这里了。”黄班长指向不远处的石头说,在他们连有一个传统,第一次攀上北尖峰的官兵,都要在峰顶放上一块石头,寓意为海岛增加自己的力量。
闻言,我也拿起一块石头庄重地叠在那儿。那一刻,北尖仿佛也在我心中扎下了根。
上山是一场疲惫的跋涉,下山又是另一番滋味。前不久,一场场台风的洗礼,几乎让每棵树都伤痕累累,但枯枝断茬上,现在又已抽出新的枝芽。
拇指粗细的竹子,扎根在石缝里的黄杨,缠绕在树上的薇甘菊……所有的木本、草本、蕨类、藤蔓都能见缝插针、恰如其分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坡度极陡,感觉是在直上直下。一脚踩不稳,就会坐在草皮上朝下滑。我试图攀住路旁的灌木缓冲,几根尖刺马上张牙舞爪地扎进肉里。
下午4点,我们顺利返回营区。脱下外套,背负装具的官兵身上早已湿透。
“李记者,跟我们走了这么久,一定又渴又饿了。走,我带你去逛一逛我们的‘袖珍菜地’,闻一闻南国飘香的瓜果。”黄班长热情地向我招呼道。
菜地里,一个个硕大的木瓜结满了树干,棚架上坠满了百香果,一串串芭蕉惹人垂涎,一排排蔬菜青翠欲滴。
“北尖岛是一座石头岛,这些蔬菜瓜果可是我们的宝贝。”黄班长说,“由于直面南海,台风季里,官兵的淡水、肉食、蔬菜补给都成了难题。最难的时候,官兵不得不顶风冒雨上山挖野菜。”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连队官兵踏遍整个海岛,从石头缝里抠出泥土垒起“袖珍菜地”;从山上搬来巨石,筑起挡风石墙;在乱石堆中辟出鱼塘,垒起猪圈。
听到这里,我感觉口中的瓜果仿佛又添了几分香甜。
夕阳西下,坠入暮色;星河闪烁,灯火阑珊。“你打算什么时候走?”得知黄班长有结婚的打算,我忍不住问道。“再等等吧,北尖岛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它。”黄班长淡淡地说。
黄班长,名叫黄振海,是陆军某旅“海防模范连”一名一级上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