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与英雄的共情——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的爆炸声
来源: 《现代艺术》 百家文艺网-川观新闻 综合作者:张杰 2023-11-03 14:47

观众与英雄的共情

——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的爆炸声

■张  杰

陈凯歌执导的《志愿军:雄兵出击》与《长津湖》《金刚川》《狙击手》等作品相似,内容皆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军事行动(抗美援朝)中志愿军在异国战场上的作战经历为创作背景。该片通过精彩的视听画面及多元的叙事手段,表达了对抗美援朝精神的弘扬,对志愿军保家卫国、勇于牺牲精神的歌颂。

在战争电影中,视听画面的精益求精,往往是影片获得成功的关键。《志愿军:雄兵出击》的声音元素和画面元素的相互配合,将战争场面刻画得生动形象。事实上,影片对爆炸声的设计,在直接给观众再现战场武器音响及环境声响的同时,更以震撼心灵的听觉效果形成一种崇高感。当然,这既是电影艺术美感的表达,也是对志愿军们英勇献身精神的彰显。

枪声与炮火:爆炸声中的震撼

《志愿军:雄兵出击》从大全景整体呈现敌我两军交战到小全景、中景呈现单兵搏杀,战争场面被呈现得细致传神。

在这些战争场面中,不论景别的大小、镜头剪接的快慢,由枪炮形成的爆炸声几乎一直持续——这给整个电影的审美带来独特的声音感受,也由此形成一系列精心雕刻的战场声景。

作为在给定场景下个体、群体或一个社区所能感知、体验并能理解的声音环境,声景在片中随电影剧情与主题的需要,以及观众的审美需求而被精心地雕刻出来,从而使接受者完全步入属于电影自身的审美场域并获得最佳的沉浸体验。

在呈现首战告捷的场面中,志愿军率先发起突袭,无数手榴弹从天而降直击敌方部队。画面中,手榴弹落到地面的同时,声带中的爆炸声随即呈现。这种对手榴弹爆炸时真实再现的特殊音响与志愿军战士的冲锋号声,不仅回荡在影像中的战场,同样响彻画外的影院空间;爆炸声的此起彼伏,从听觉上使受众体验到战争的逼真感,因为此时此刻观众与志愿军有着相同的声音接受,这也加深了观众对片中志愿军的心理认同,并体会到志愿军在首战中的英勇表现。

写实与象征:爆炸声下的声景

声景通常由声音、环境和人三个要素构成,声音因其在环境中的表现又可分为基调声(特定声场中的背景声,功能在于描绘特定空间的基本特征)、信号声(带有信息的声音,多能引起人的注意与识别)与标志声(特定场域中特别的声音,既包括一个场域的自然声也包括当中的人工声)。

《志愿军:雄兵出击》呈现松骨峰之战时,高密度的炮火声形成了战场环境的声音基调,这是片中爆炸声的功能之一。爆炸声也成了传达战场信息的载体(片中哪怕是江潮师长在战地指挥所向上级汇报战况时,身后的爆炸声依然不绝),作为画外音响,使观众持有对战场上士兵们的共情,并伴随澎湃且紧张的心理,这是片中爆炸声的功能之二。影片叙事的多元处理,使得其不仅要呈现战斗的场面,还要呈现武修权等外交代表在联合国大会上与美国代表的博弈场面,在剧情交替呈现之间,爆炸声成为战场的标志声,是对战争场面的诠释,这是片中爆炸声的功能之三。

由此可见,本片的爆炸声具有多种功能。诚然,爆炸声是雕刻影片战场声景的主要音响;对画面中的武器而言,这种声音处理是写实的。然对画外的观众而言,则是诗意性的。爆炸声意味着流血和牺牲;片中激烈的爆炸声的诗意化表达,无疑暗含着志愿军作战的艰辛;而爆炸后每辆敌军坦克的瓦解,也在观众心中响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声音,仿佛观众也在参与战场行为。

剧烈与平缓:交替剧情中的对抗

《志愿军:雄兵出击》最后呈现了松骨峰上的战斗场面。导演用平行叙事的方式,将外交中的博弈现场与战场作战的情节交替呈现。由于之前战争场面的大量表现,使战争场面的声景和外交场面的声景形成了鲜明对比。

战场的声景以爆炸声为主调而显得剧烈,外交现场的声景则显得相对平缓,加之人的背景声和画外音乐,影片展开了剧烈与平缓的听觉感知:战场上,志愿军打出的每一颗枪弹的爆炸都是对敌军最直接的歼灭;而在外交博弈中,中国代表需要用铿锵有力的演讲来揭示美帝国主义的罪行,两者声景的相互辉映共同形成对敌斗争的交响。最后,充满爆炸声的战场与外交博弈的场面通过武修权转述美军正在撤退的事实而相遇,剧烈与平缓的声音交替在此结束。

可见,在一系列对声景跌宕起伏的雕刻中,影片给予观众更加多元的听感。不论是热血澎湃的战场,还是冷静博弈的外交,都共同呈现了志愿军和整个新中国对抗美援朝胜利的决心。

与《长津湖》《金刚川》《狙击手》等片有所不同,《志愿军:雄兵出击》所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细节更加多元。影片呈现了上到国家领导,下到工人群众,再到部队全体对决策出兵支持且乐观的态度。电影对声音方面的考究,进一步反映了国产主旋律电影对战争场面声音处理的进步,爆炸声带来的情感震撼和诗意化表达,值得受众在影院观影时仔细咀嚼品味。

张杰,四川传媒学院讲师。

来源:川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