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伍近30年,这位老兵一直保持“新兵姿态”
来源: 解放军报 综合作者:巩志国 晋蒙 2023-02-17 11:17

老兵不肯“吃老本”

■   晋 蒙

这次,战车故障比较棘手,第82集团军某旅勤务保障营修理连指导员林朋决定动用“底牌”:“去把王其金找来!”

王其金是修理连火炮技师、一级军士长。凭借一身火炮修理本领,王其金经常被各级“点将”完成任务。

“王其金在哪儿?”来“搬救兵”的人找了一圈,才在修理车间找到了他。

此刻,王其金正蹲在一个已经拆开的制动带支架前,认真地听徒弟张建军讲解。边听,王其金边在本子上记。

看到眼前“徒弟教师傅”的情景,来“搬救兵”的人知道——王其金又开启“新兵模式”了。

在修理连,熟悉王其金的人都知道,这位老兵经常保持的姿态是“新兵姿态”,经常开启的模式是“新兵模式”。

“新装备一茬接一茬地来,不老老实实当新兵不行啊!”王其金说,在新装备不断列装的时代背景下,“老兵根本没有多少老本可吃”。

没有老本可吃,只能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为了“端牢修理这碗饭”,王其金不断像新兵一样从头开始,虚心学习,苦练本领。

新型火炮列装,保障压力大。那段时间,王其金白天盯着演训场,夜里泡在修理间,对着资料常常琢磨到下半夜。琢磨不明白的地方,他就给工厂师傅打电话……就这样,王其金带领技术骨干们通过了专业考核。

新型火炮中期维修周期较长,王其金带领技术骨干又开始琢磨着解决这个问题。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怎么办?王其金对技术骨干们说:“只要咱愿当新兵,肯学肯问,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怎么当新兵?“只要像新兵那样充满新奇、好学,鼓足干劲,就没有干不好的事。”在王其金的带动下,他们到处拜师请教,反复操作验证,最终大幅压缩了该型火炮的中期维修周期。

做,很多时候比说更有说服力。时间长了,战友们从王其金身上悟出了门道:原来,老兵不肯“吃老本”,始终孜孜不倦地学习,才是这位老兵的最大“本领”!

如今,王其金的这项“技能”,也被徒弟张建军学到了手。前不久,张建军参加上级组织的比武,表现出色。载誉归来,分享经验,张建军说:“通过学习吸取其他选手的长处,我琢磨出一招,节省了不少时间。”

“建军,跟我来一下。”众人刚散去,王其金一把拉住徒弟,朝修理车间走:“你那一招给我详细讲一下。”

于是,就有了前面的一幕。听完徒弟讲解,王其金脸上满是欣慰:“不错,只要新兵的状态不丢,手艺就不会丢。”


一级军士长的“新兵姿态”

■   巩志国  晋蒙

image.png

第82集团军某旅所属火炮进行实弹射击。章斐然 摄

老兵为啥甘愿当“新兵”

第82集团军某旅勤务保障营修理连修理车间大门一侧,被隔出几个独立房间。其中一个房间,整齐地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和一些零部件。

靠近一侧隔墙,放置着两个外形相同、齐胸高的“铁家伙”。两个“铁家伙”上的粗链条,无声地传递着力量。

“这是我们已结题的研发项目——多功能维修工具。”王其金的话语中带着自豪,“用它拆装自行火炮的一些粗重部件,好使!”

话虽说得轻松,但从项目立项到通过专家评审和结题,作为项目牵头人的王其金最明白其中的艰辛:“一器多用,安全高效,可手动也可电动,兼顾的东西多了,研发难度就更大了。”

仅申请立项的上报材料,他们就经历了4次推倒重来。

推倒重来,很像王其金多年来的军旅生涯写照。

当年新兵下连,王其金的专业是坦克兵。经过3年摸爬滚打,他逐渐成长为连队骨干。正准备大展拳脚时,部队调整改革,他成了一名炮兵。

一切从头开始。至今,王其金仍记得不眠之夜心中的那种五味杂陈。“把自己倒空,才能成就全新的自己。”一番思索后,王其金决定再当一次“新兵”。很快,他又成了炮兵专业骨干。

王其金当时不会想到,这只是他军旅生涯一连串从头再来经历的开始。时代给他和战友带来一波又一波巨大推力。从反坦克炮到自行火炮,从较小口径、较近射程到更大口径、更远射程的装备……部队装备每换代一次,他们的技能就得更新一次。

“每个岗位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的能力是否匹配这个岗位。”不断换岗换专业,老兵王其金不断尝到当“新兵”的甜头。

从牵引车驾驶员转岗为车辆修理工时,王其金表现得甚至“比新兵还像新兵”。“论举手速度,没有人比王其金快!”这是当时很多教员的印象。每当操作请求被批准时,即使距离不远,王其金也会像新兵一样提拳在腰,跑步前往作业区域。

王其金没觉得这种做法有什么不妥,他觉得一头扎进了适合自己的天地。“修理是一项常修常新的活儿。”虽然有老班长说的这句话打底,但王其金还是明显感到转型的节奏在加快。

近年来,随着又一批新装备列装,他和战友又开始面对新一轮挑战。新装备集机械、电路、液压于一体,加入了很多传感器和控制电路,数字化程度骤增。有时一个插头,就集成了数十根插针,每根插针都对应着一定功能。

“既然这山必须翻,那就赶快往上攀。”王其金说。

当兵就要时刻想着打仗

image.png

王其金正在检修火炮发动机。石仕胜 摄

在战友眼里,王其金很“神”。对不少炮车故障,他经常手到“病”除。

那年冬天特别冷。驻训部队的一辆炮车运转情况出现异常,伴随保障的技术骨干王鹏飞拿不定主意,一个电话打给了王其金。“把听筒对着炮车。”在王其金“遥控”指挥下,王鹏飞很快锁定了故障部位。

“‘神’谈不上,就是听得多了。”对王其金这番话,勤务保障营教导员党贺龙特别信。

“一直在学习,一直在钻研。”这是党贺龙对王其金的印象。

走进王其金的宿舍,书桌、床头等好几处,都放着专业书籍。从折角位置,可以看出每本书阅读的进度。“发动机方面的居多,这是我当前的短板。”王其金说。

image.png

王其金为维修骨干讲解零部件知识。刘淞源 摄

该营其他技术骨干,有相当一部分是王其金手把手教出来的。说到王其金,他们几乎异口同声:王班长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不少技术骨干都和王其金一起去工厂接过装。接装是件苦差事,王其金每次都争着去。一到工厂,他就成了工厂师傅的“影子”。晚上,他认真研读说明书;白天,他紧跟着工厂师傅边问边实践。凭借接装期间的好学和钻劲,王其金不仅掌握了工厂师傅所教知识,还对操作手册和维修手册进行了浓缩,使其更加简明易懂。

徒弟张建军想不明白:“在近30年的军旅生涯中,师傅为什么能一直保持着新兵姿态?”

王其金自己给出了答案。

那是一堂新兵教育课,王其金向新战友掏心窝子说:“自己再老也是兵,当兵就要时刻想着打仗,想着自己能为战斗力贡献点啥。”

这话被一位旅领导听见了,深有感触:“一名军人一旦看清了自己在战斗力建设中的位置,就不会停下脚步。”

修理连连长胡永辉,不止一次见识过王其金如何“抢任务”。一次,听说连队要派人去接新装备,当天晚上王其金就报了名。

“王其金是一名军士,想的却是营连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大盘子。”由此,胡永辉对王其金的认识又多了一层。

那一年,王其金被抽调去保障某重大任务。任务前夕,一辆炮车突发故障。生产厂家派来的保障人员开始认为是发动机故障,需要返厂维修。在场的领导皱起了眉头:如果真是这种故障,这型自行火炮是否适合参加任务?

“让我看看。”这时,王其金开了口。“工厂师傅都说要返厂,还看什么?”对身边一些同志的议论,王其金没有辩驳,一番检查下来,他给出的结论是“小问题”,并当场排除了故障。

战友们提醒他要顾及他人感受,王其金这样回答:“没想那么多,当时就想着怎么能完成任务。”

老兵不老,新兵常新

修理连二班副班长、大学生士兵刘中鑫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师傅王其金的师傅。

在刘中鑫眼里,师傅可不是一般人:旅里所有技师都有王班长电话,旅里火炮底盘修理骨干几乎都是王班长带出来的。

没想到的事,居然成了现实。“我现在和刘中鑫互为师徒。”王其金当众不止一次地说过这话。

一切,源于一次故障排除。

那次,一辆炮车发动机转速出现异常,王其金一时没找到原因。这时,刘中鑫带着笔记本电脑来了,将电脑连接到发动机接口,敲了几下键盘,电脑屏幕上显示出了故障部位的代码。刘中鑫边操作边解释,问题立马得到了解决。

刘中鑫入伍前在大学学的是电子信息技术和软件工程专业。“有时间教教我吧。”从那时起,王其金就开始向这个年轻的大学生士兵请教。

“修理业务学无止境。”王其金说的这句话,刘中鑫牢记于心,“因为师傅率先做到了。”

那一年,一辆猛士车在火车平板上无法发动和卸载。王其金赶到现场,顿时一愣。对汽车维修,他以前涉猎得少。半个小时过去了,王其金毫无进展。好在一分队分队长、汽车修理技师王梓欢及时赶到,不到一刻钟便排除了故障。从此,王其金就成了王梓欢课堂上的“常客”。

2020年获评“四有”优秀个人标兵,2021年所带团队通过某新型火炮中修资质论证,2022年牵头实施的多功能维修工具研发项目结题……掰着指头粗算了一下王其金近几年取得的荣誉与成果,刘中鑫心生感慨:“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可能就是师傅激情不减、成果多多的原因吧。”

“一个人哪能有这么多的能量!”王其金由衷地说,“如果没有单位的支持,没有新老技术骨干心往一处想,一个人再怎么拼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

干事氛围有多重要,王其金清楚。为培养修理人才,旅里每年都会根据营连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为发挥高级军士的作用,旅里支持勤务保障营成立高级军士工作室;为保留高素质技术骨干,旅里每年组织学习专班,对拟选晋对象的短板有针对性地补漏培训……

前年,营里有3名技术骨干被选晋三级军士长。去年年底,营里又有2名技术骨干选晋高级军士。新晋一级军士长李方杰激动地说:“部队给了这么大的舞台,营造了这么好的氛围,我现在就想着大干一场。”

感受到这种氛围的不只是老兵,新一批技术骨干也在茁壮成长。实打实地帮新人进步,成了老兵们的一致选择。

那年,上级组织军械维修能手比武,王其金建议连队先对技术骨干进行强化训练,然后通过考核选拔参赛选手。结果,连队又发现了一批新技术骨干苗子。也是在那次比武中,刘中鑫收获了自己的第一个荣誉。

“改革也是大浪淘沙,只会留下真正的人才”“机会总是留给勇于挺立潮头的人”“感到吃力,恰恰证明你在爬坡”……这些老兵多年来悟出的道理,在传帮带中渐渐植根于新一批技术骨干心中。

如今在该旅,每次有任务,新技术骨干都争着去,想着多学一些。旅里最新收到的革新项目申请中,参与者中不乏年轻技术骨干。

得知这一情况,旅领导笑了:“老兵不老,新兵常新,是最喜人的奋斗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