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前的今天
抗日英雄杨靖宇殉国
他是东北抗联的主要创建者
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间
他英勇顽强
是连敌军都敬佩的抗日英雄
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
他孤身一人与日寇周旋
靠吃草根、树皮和棉絮充饥
战斗至最后一息
他是白山黑水间的铁血将军
也是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
他的威名
让敌人闻风丧胆
更令中国人骄傲
岳飞的故事
杨靖宇
原名马尚德
取“崇尚贤德”之意
1905年2月出生于
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的
一个农民家庭
当时的中国风雨飘摇
百姓生活困苦
在这小小的村落里
杨靖宇和其他农村孩子一样
下地干活,补贴家用
幸运的是
他有一个深明大义的母亲
在杨靖宇幼年的时候
识字不多的母亲张君
常常给他讲古代的英雄侠士的故事
其中岳飞的故事最让杨靖宇心折
岳飞精忠报国的豪情壮志
和英勇的抗金事迹让他久久沉吟
母亲还省吃俭用供他上学读书
1923年
他考入了开封纺织染料工业学校
(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前身)
杨靖宇和同伴
常常来到学校后院的
一座宋代的点将台游览
相传这里是岳飞当年抗击金兀术
点兵派将的地方
杨靖宇站在点将台上
常常和同学们
谈论英雄人物的事迹
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信念
在他心中扎下了根
生活的磨砺
让这个纯朴的少年树立了志向
要为国家做些事情
在学校期间
杨靖宇刻苦学习专业知识
以期奠定来日实现理想的基础
杨靖宇不断接触新知识、新思想
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中国共产党的
《向导》《新青年》等杂志
初步接触了马克思主义
他更加痛恨反动政府卖国残民的罪行
当时正值直系军阀头子曹锟贿选总统
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
中原大地又一次
沦为军阀争权夺利的战场
中原人民又一次遭受兵匪蹂躏
为强化势力
各军阀不断扩军
无止境增加捐税
致使民不聊生
中华民族深陷于危难之中
他目睹一位老人
在军阀混战中
家乡惨遭蹂躏
沦为乞丐的不幸遭遇
面对此情此景
杨靖宇怒不可遏
挥笔撰文
《战区灾民生还时之感想》
偶见一老翁,髯须俱白,面似魍魉,身披褐衾,足跣而行,若呆若迷。从而问之,俯首不答,又问之,凝目泪下曰:“吾祖仕官,九世同居,金积堆山,地连阡陌,以为终身万无冻馁矣。自辛亥义兵崛起,改造共和,更以为荣乐,不意荣乐之地,频为战区,蕴蓄金银,输充军需。延及今日,房屋被焚,地无立锥,族家兄弟苗裔,摧残净尽,渺渺一躯,落为乞丐,聊以度日。”余闻之后,不禁戄然生悲。夫专制时代,赏戮由一人之喜悦怒,一言之失,祸连诸族,即足惨矣。自共和成立以来,彰然脱离专制痛苦,向自由发展之域,以与历史争光,竟国贼盘居要津,呫嗫图谋,攫取人民血汗之金钱,供一己糜费。开骩法贿选之后径,作狼狈为奸之先河。既无爱国观念,复刍狗人民,愚昧世界潮流,以致全国骚然。尤不知足,反无故开衅,假借共和之面具,作盗跖之行为,使烽火连天,战声交耳,穷兵黩武之风,莫此为甚。廻想为国乎?为同胞乎?靡不离心背德,图私营利,干戈叠起,金融大绌,押都借款,使万民感受其荼苦,虽有南江南山竹之,海冤亦莫可诉噫。呜呼!是翁何辜,至耄耋,尚遭兵祸切肤之忧,又加旱涝不均,盗贼蜂起,若战争长此不息,则中国土崩瓦解之祸不远矣。
1926年秋
杨靖宇加入了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在参与确山暴动之后
1927年5月5日
杨靖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时
国民党反动派刚刚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白色恐怖笼罩全国
共产党员面临着
随时可能降临的屠刀
杨靖宇毅然决然地
选择了自己的信仰
煤矿工人“山东张”
杨靖宇的故事很快传开
刘少奇认为他是“得力同志”
1929年8月
将他派到抚顺
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
当时
日军占领了位于抚顺的西露天矿
一座曾被称为亚洲第一的
大型露天矿场
一首当地民谣
记述了日军统治下煤矿工人的
悲惨处境:
“洋人喝咱血,阎王吃咱肉
小鬼不怕瘦,专门啃骨头
啃完咱骨头,臭油河里丢
狼吃狗也叼,残骨没人收”
为了开展运动
身高1.93米的杨靖宇
化名“张冠一”
进矿场当了矿工
在日本矿主的长期压榨下
旷工们怨恨不已
见杨靖宇耿直、热心
都亲切地叫他“山东张”
都来找他出主意
这一时期
抚顺党组织和工人运动
不断发展壮大
矿工们也更加信任“山东张”
杨靖宇在同矿工们的接触中
根据实际情况
采取他们乐于接受的
如“拜把子”、组织兄弟团
识字班等形式
把矿工们组织团结起来
杨靖宇借此机会发动矿工
展开了罢工斗争
为此,杨靖宇两次被捕入狱
“挨了一顿小小的棍棒
又算得了什么呀!”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
东北沦陷,日伪当道
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东北大地各种势力
纷纷组织抗日武装
包括地方山林队,土匪武装
以及张学良东北军残部等等
其中
百姓因受到地方军阀
日本侵略者等的盘剥
生活困苦
一些贫苦的农民
不得不揭竿而起
聚啸山林
被称为“山林队”
杨靖宇来到东北后
他了解到这些情况
根据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
他在抗联活动中
积极联合山林队等
民间抗日地方武装
以能形成更强大的抗日力量
杨靖宇
为了联合更多的山林队
共同抗日
经常出入山林队
可是当时山林队各自为战
并不团结
他们也并不了解共产党的
抗日救国主张
杨靖宇因误会,挨打
被捆绑的事情也时常发生
他却不惧危险
积极乐观
有一次
他拍着一位战士的肩膀说:
“看到山林里的人们
个个都把日本鬼子当仇敌
能不高兴吗?
小伙子
这就是联合抗日的
思想基础和希望啊!
挨了一顿小小的棍棒
又算得了什么呀!”
杨靖宇总是不失时机地
联合山林队进行抗日斗争
在东北的山林队里
毛作彬是个人物
他带领着一哨人马
经常和日本人作战
但因为对共产党的队伍不了解
曾经也与共产党领导下的
南满游击队交过手
1933年6月间
一次毛作彬的“毛团”
被南满游击队包围
游击队可以
把他们全部抓起来缴枪械
但杨靖宇认为
“毛团”已经反正抗日
不应该再和他们为敌
杨靖宇就要求游击队
不要向“毛团”打一枪一弹
还向“毛团”战士讲道:
“南满游击队抗日救国
不念旧恶
愿一同团结抗日”等
使得“毛团”战士深受感动
杨靖宇在团结、联合抗日义勇军
山林队共同对敌作战
扩大游击区斗争中
与一些抗日义勇军
山林队首领建立了深厚友谊
在统一战线工作中
不怕累,不怕苦
真正去做事情
就能化解矛盾
解决问题
据记载
有一支山林队的首领叫朱海乐
他原是贫苦农民出身
为生活所迫
拉起由150人组成的“绺子”
打家掠舍,杀富济贫
这支山林队曾同日伪军打过几仗
因势孤力单都失利了
朱海乐得知抗联一师
经常打胜仗
内心十分敬佩杨靖宇
杨靖宇为团结更多义勇军
山林队共同抗日
主动前来与朱海乐会见
向其宣传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的道理
他曾说:
“东北被日本侵占了
咱们得起来救国
别看我们现在的队伍人少
慢慢就会扩大
火柴虽小
点着火以后可就无法扑灭
抗日的队伍也是由小到大
我们是红军
是人民的子弟兵
我们有铁的纪律
不准打骂百姓
不准动百姓一针一线
就是百姓给我们炖猪肉也不能吃
我们的目的是抗日
全东北人民都应当起来抗日
把日本侵略者打出中国去”
成为“伪‘满洲国’
第一心腹大患”
在东北的几年间
杨靖宇逐渐联络起各县党组织
抗日游击队和义勇队
东北民间的武装力量
逐渐汇聚成一股绳
1934年2月
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
在城墙砬子成立
杨靖宇成为抗日联军
第一军军长兼政委
并带领部队多次重创日军
成为日军在东北的“心腹大患”
他们将杨靖宇的部队称为
“东边道社会治安之癌”
将抗联活动的地区叫作
“癌肿地带”
为了牵制杨靖宇的活动
彻底消灭东北抗联
日本关东军制定了
伪“满洲国”三年治安肃整计划
1934年至1936年三年间
日军仅在通化地区
就烧毁民房1.4万间
废弃耕地33万亩
还在吉林东部实行“三光政策”
一年间屠杀了10万吉林人民
1938年起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
专门调集6万兵力
并下达命令:
“看到抗联和其他队伍
其他放过,只打抗联
看到抗联队伍里有杨靖宇
其他放过,只打杨靖宇”
他们采用“壁虱战法”
在飞机的配合下
日夜对杨靖宇进行“讨伐”
并利用各种方式
切断了杨靖宇部队
与当地老百姓的联系
“彻底切断粮道”
以将其“赶入饥饿圈”
那时
杨靖宇已经带着部队一行
进入了长白山深处
那里天寒地冻,积雪齐腰
面临敌人的频繁讨伐
处境日艰
1939年夏天
日军仅在濛江境内及其边界
就布兵25000多人
杨靖宇的全部兵力
还不足一千人
由于兵力悬殊、补给不足
抗联一路军损失至四百多人
此时
日军已经改变了滥杀政策
开始招降并优待叛变分子
杨靖宇的师长程斌叛变
摧毁了抗联部队的
70多个生命补给线
一夜之间
杨靖宇的部队被逼入绝境
黄生发老人
曾当过杨靖宇身边的警卫战士
回忆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敌人纠集了更多的兵力
我们甩掉一股
又遇上一股
鞋子都跑烂了
只好割下几根榆树条子
从头拧到尾儿
当作绳子把鞋绑在脚上
衣服全叫树枝扯烂了
开着花
白天黑夜都挂着厚厚的霜
浑身上下全是白的
特别是夜里
气温降到零下40摄氏度
冻得大树咔吧咔吧直响
可是一生火,火光照出老远
青烟飘上林梢
敌人就会像一群绿头苍蝇一样扑上来
我们只得不停地在雪地上蹦高
生怕坐下就再也起不来”
更难的是没有吃的
不要说粮食了
连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积雪里
没法找,没法挖
杨靖宇和战友们只好吃树皮
喝用雪水熬煮的糊糊
这种境况下
他依然不忘鼓励战友:
“革命就像一堆火
看起来很小
可燃烧起来能烧红了天
照亮黑夜
就是我们这些人都牺牲了
还会有人继承我们的事业
革命,不管遇到多大困难
总会胜利的!”
壮士气概
震惊侵略者
2月18日
和大部队打散的杨靖宇
让两名警卫员去山下找些吃的
下山后
他们俩与日伪军“特搜班”遭遇
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特搜班”从警卫员身上
搜出杨靖宇的印鉴
判定杨靖宇就在附近
于是调集重兵
封锁濛江县所有的交通要道
此时
杨靖宇只剩下孤身一人
跟敌人在林海雪原中周旋
1940年2月22日
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
已经五天没有进食的杨靖宇
即使冻得浑身发抖
却依然做着战斗准备
藏身处暴露
他仍视死如归
沉着应战至最后一息……
2月23日上午
杨靖宇叫住
几位上山打柴的村民
拿出些钱
让他们帮忙买些食物和棉鞋
没想到
其中一个村民竟然劝他投降
这位老乡说:
“我看还是投降吧
如今他们不杀投降的人”
杨靖宇沉默了一会儿
在最黑暗、最困难的时候
发出了充满灵魂和血性的呐喊:
“老乡
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
还有中国吗?”
谁料想
打柴的村民在回村途中
遇到日本特务
将遇到杨靖宇的情况
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认定此人就是杨靖宇后
日伪军立即派人分五批
向着杨靖宇的藏身之地急进
分成两队搜索包抄
《阵中日记》记载:
“他已经饿了好几天肚子了
但是跑的速度却很快
两只手摆动过头顶
大腿的姿势像鸵鸟跑的那样
讨伐队已向他逼近到
一百米、五十米
完全包围了他
他依然不停地手持双枪
向讨伐队射击
交战约20分钟
有一弹击中其左腕
但是
他继续用右手的枪应战”
《东边道治安肃正工作》中
记载了当时日军指挥官
西谷喜代人和杨靖宇最后的对话
“君是杨司令否?”
“我就是杨靖宇”
“我们是通化警察队
在我们队伍里
曾是君之同志的
都担任着警察队的指挥
你想要逃脱是不可能了
何必急着去死呢?
归顺我们可好?”
“我珍惜自己的生命
但不可能如你们所愿
我的很多部下都牺牲了
如今只剩我一人
虽临难
但我的同志们在各地转战
帝国主义灭亡之日必将到来
我将抵抗到底
无须多说
开枪吧”
眼见生擒无望
西谷下令击杀杨靖宇
随即
几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胸膛
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曾经参与围捕的
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
非常好奇
到底是什么
让杨靖宇坚持了这么久
于是
命人解剖了杨靖宇遗体
他们惊奇地发现
杨靖宇的胃里
竟然没有一粒粮食
只有还尚未消化掉的
草根、树皮和棉絮
壮士喋血
气概感天动地
连残暴的侵略者也被震惊
岸谷隆一郎为杨靖宇
举行了“慰灵祭”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
岸谷隆一郎剖腹自杀
在遗嘱中
他留下了这样的文字
“天皇陛下发动这次侵华战争
或许是不合适的
中国拥有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
一定不会亡”
杨靖宇牺牲之后
为纪念这位骁勇善战的
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
1946年2月14日
濛江县正式更名靖宇县
杨靖宇曾率领的部队
在抗战后期散而复聚
后来与一支挺进东北的八路军部队合编
成立了“杨靖宇支队”
经过无数次战火的洗礼
“杨靖宇支队”
如今已经成长为人民解放军某装甲旅
“靖宇精神”
仍在人民军队中传承不息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