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雷锋当年连长在上海》图书捐赠活动在金华雷锋文化馆举行
来源: 雷锋杂志微平台 综合作者:罗钟炉 罗嘉仪 2022-12-19 14:26

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6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12月10日上午,《情怀——雷锋当年连长在上海》图书捐赠活动在金华雷锋文化馆举行。该书由《雷锋》杂志首席记者窦芒主编,书中用大量的文字和图片生动记录了雷锋当年连长虞仁昌老人60年如一日宣讲雷锋精神的故事。


image.png

《情怀》主编窦芒为学雷锋志愿者签名


学雷锋是老连长一生的情怀


在《情怀——雷锋当年连长在上海》图书捐赠现场,除雷锋老人曹荣安外,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标兵、义乌正洪爱心公益协会会长金正洪,舍己救人模范军官孟祥斌烈士妻子、为烈士寻亲公益行动发起人叶庆华等人也参加了捐赠仪式。这些年来,他们与雷锋当年连长虞仁昌都有很多交往,在老连长的影响下,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坚持学雷锋做好事。他们的事迹也被收录在了《情怀》这本书中。


image.png

《情怀》主编窦芒(左)与孟祥斌妻子叶庆华(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标兵金正洪(右)合影


虞仁昌今年已94岁高龄,浙江东阳人,1958年5月至1963年6月,在沈阳军区工程兵第十团运输连任副连长、连长。虞仁昌作为运输连副连长,当年他亲自把雷锋从新兵连接回连队,后又任命雷锋为班长。他与雷锋的关系特别密切,交往也比较多。可以说,虞仁昌是雷锋成长进步的教育培养人和先进思想、模范事迹的主要见证人之一。1960年3月的一天,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今天,连长发给我一支新枪,我真象得到了宝贝一样,乐得连话都说不出来,看看那锋利而发亮的刺刀,摸摸那光滑的机柄,数着崭新的子弹,简直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生怕把枪弄脏了。看到枪机上落了一点点灰尘,我立即从衣兜里,掏出自己心爱的手绢,把灰尘擦的一干二净。”雷锋到部队后的第一把枪,就是连长虞仁昌发给他的。雷锋在日记中还多次提到了虞仁昌连长,说“今天连长找我谈话,句句打动了我的心。”……


虞仁昌转业回东阳老家后,先后在供销社、运输公司等单位任职。在工作上,虞仁昌处处以雷锋为榜样,学习宣传雷锋精神。他常说:“我教育雷锋两年多,雷锋教育我一辈子。”1988年离休后,虞仁昌到处在各地义务宣讲雷锋事迹,践行雷锋精神。曾荣获全国离休干部先进个人、浙江省首届“最美退役军人”、浙江省“十大优秀退役军人”和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2010年,虞仁昌被诊断出癌症,家人把他送到上海医治。为了方便后续治疗,他和老伴从此定居到上海的小儿子家里。即使是在上海化疗期间,虞仁昌也停不下学雷锋的脚步。他与志愿者一起在上海成立“沪上雷锋人家”虞仁昌工作室。在他的带领下,志愿者们经常在社区开展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七年前,学雷锋志愿者组织又开展以虞仁昌命名的“学雷锋”评比活动,每年一届,至今已评选了六届。老连长用生命传播雷锋精神,为上海的建设和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上海这片沃土也为虞仁昌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向年轻人不遗余力宣传雷锋精神的情怀


“现在我心有余而力不足,讲得越来越吃力,传承雷锋精神要寄希望于青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虞仁昌老人也经常感慨。他正在不遗余力地向年轻人宣讲雷锋精神。


2022年国庆假期,虞仁昌老人回东阳。正巧95后陆军女飞行员徐枫灿也回金华老家休假。10月6日一大早,徐枫灿特意约上同学,专程赶到东阳去看望老连长。虞仁昌老人拉着徐枫灿的手,给她们讲了雷锋鲜为人知的故事。


“雷锋是1960年1月8日参军的。1月19日,我到新兵连时第一次听到雷锋的名字。新兵分配下连队前,雷锋作为新兵代表发言。个子矮,但精神饱满,有一张春天般的灿烂笑脸,这是雷锋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一讲起雷锋,虞仁昌老人就特别来劲。


image.png

虞仁昌在介绍与雷锋合影的照片


 虞仁昌告诉徐枫灿,雷锋到部队当兵时,带着一只26寸的皮箱,里面放了很多书本。雷锋非常喜欢读书,毛主席著作、古典小说、英雄传记都是他的最爱。每天睡前,他的衣服脱得最快,钻进被窝翻个身就拿起书本来看,别人聊天他看书,熄灯号一响,已经看了好几页,日积月累,他的文笔非常不错。雷锋在学习上还有一种刻苦钻研的精神。


“雷锋身高不高,但他特别爱照相,每月发工资时,他都会去照相馆……”在老连长朴实的话语中,一个阳光、自信、潮流、爱“美”的雷锋浮现在眼前。


“雷锋是一位非常可爱的小伙子,总是面带微笑,深受战友喜爱,就象一个为大家带来温暖的‘小太阳’。遇到雷锋是我一生最大的幸运和幸福,这么多年我遇到过很多好人,但我觉得最好的好人还是雷锋。”


image.png

(虞仁昌收藏的照片)训练途中,雷锋给战友读报讲故事


虞仁昌收藏了200多照片雷锋的照片,不过,自己与雷锋一起的照片只有两张。他给徐枫灿看了一张雷锋递盒饭的照片,兴奋地说:“我们连的战士王文雷饭量特别大,行军时,一人要吃两盒饭。他早上就吃掉了,中午没饭吃,雷锋就把自己的饭给他吃……雷锋就是这样一个无时无刻心里装着他人的好战士。大家都非常喜欢他!”


在虞仁昌的记忆中,雷锋用实际行动帮助了很多人。看到他人遇到困难,雷锋都会伸出援手。有一次,雷锋到安东参加体育运动会。坐火车回连队时在车站遇到了一位大婶,她要从山东坐车到吉林,可是把车票弄丢了,又因为丈夫生病治疗需要医药费,手头没有多余的钱购买车票。了解到大婶的难处,雷锋当即花了6.4元为她购买车票,并把她送上车。大婶打听名字时,雷锋只回答自己是解放军战士,而不愿透露姓名。虞仁昌也是后来听到兄弟连队的战士在谈论这件事,才知道雷锋又一次做了好事不留名。


“其实这张车票的价格已经超过了战士当时每月6元的津贴费了。”虞仁昌说,生活中雷锋对自己却是挺“抠门”的,他每个月只花5角钱用于买肥皂和牙膏,平时连一瓶汽水都不舍得买。可这“抠门”是对自己的,当別人遇到难处时,雷锋都非常愿意帮忙,非常“大方”。这些生动朴实的雷锋故事深深打动了徐枫灿。


写《情怀》是一个老兵多年的情怀


“《情怀》这本书中展现的是虞仁昌在上海宣讲雷锋、思忆雷锋、各级领导及时代新人牵挂传承雷锋精神的感人情景,其中有不少我都在现场耳闻目睹,多次被虞仁昌深深的雷锋情怀所感染。”窦芒是学习和宣传雷锋精神的忠实实践者。他毕业于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长期在军队负责新闻宣传工作。2007年,窦芒从军队师职领导岗位转业到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工作,曾荣获“上海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组织者”等称号。退休后,窦芒当任《雷锋》杂志社首席记者,积极投身上海的文明实践和学雷锋活动,他保持党员本色和军人作风,为上海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群众性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尽心出力。


image.png

《情怀》主编窦芒(右)采访虞仁昌


“在虞老面前,我只能算是一名‘新兵’。每一次与虞老参加活动,每一次在虞老家中听他忆雷锋讲感悟,我都觉得没有理由不为宣传雷锋精神尽力出力!”窦芒表示,作为雷锋当年的连长,虞仁昌老人不仅铭记雷锋,思念雷锋,更可贵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学习雷锋,宣传雷锋。《情怀》这本书,正是他多年来采访追踪和服务关心雷锋生前所在连连长虞仁昌老人的结晶。书中的文字和图片,大多是窦芒亲身体验、亲手采写完成的,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珍贵的史料价值。


为更加广泛地传播雷锋精神,《情怀》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问世后,窦芒又自购部分新书,捐赠给一些街道社区、中小学校以及全国的学雷锋社会组织。


image.png

虞仁昌写“雷锋精神就是家训”与老伴共勉


“金华是老连长的家乡,为了编写这本书,我多次来金华采访。我在挖掘老连长几十年践行雷锋精神的生动故事的同时,也采访到了曹荣安、金正洪、叶庆华这些当代‘活雷锋’的感人事迹。”窦芒正打算把《情怀》这本书捐赠给虞仁昌老连长家乡东阳的一些学校和图书馆,让更多人了解老连长的故事,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