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对中国人民实施长达40多天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平均每隔12秒就有1个生命逝去,30万同胞惨遭杀戮,这是一座城的至暗时刻,也是人类“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民族之殇,不能忘却。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一天,以国之名,追忆逝者,慰藉亡魂。
丹青映史,警钟长鸣。艺术家从不同媒介切近真相,带人们走进幽暗的历史深处。强烈的艺术表达唤起悲怆的记忆,用艺术的力量化铸为时代的警钟,启示我们时刻保忧患意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蘸血为墨 警示世人
《屠·生·佛——南京大屠杀》
李自健 油画 1991年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旅美画家李自健曾根据星云大师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亲身经历创作了一幅油画。画面左侧是两个进行斩首比赛的日军官兵,中间上方是一个从母亲血泊中爬起的正在大哭的儿童,画面右侧是佛家弟子拖起一位惨死的老人。
堆积成山的尸体直指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铁证如山。这幅由“屠”、“生”、“佛”三联组成的油画曾经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巡展,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残日——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南京》
许江 孙景刚 杨奇瑞 崔小冬 邬大勇
油画 2009年
©中国美术馆
许江等艺术家合作的大型历史画《残日——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南京》,以触目惊心的浩大构图和阴郁惨淡的晦暗色调,再现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悲剧。
作品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现场感,观者的视角从一个渺小的沟坑扩展到江边,“光点的排布和走势像枪声和哭声一样”。作者希望把人们带入真实的情景之中,并引发人们对于历史的思考。
《残日——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南京》局部
法国著名油画家克里斯蒂安·帕赫,在了解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后,内心受到极大冲击,萌生了用画笔记录这些滔天罪行的想法。
《暴行》 克里斯蒂安·帕赫
油画 2015年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在他的油画《暴行》中,红色寓意中国平民的鲜血,黄色是日本侵略者的罪恶,红黄之间还有些许白色,那是无辜死难者灵魂化成的和平鸽。他希望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铭记战争带给人类的痛苦。
《暴行》局部
陈钰铭的巨幅国画《历史的定格》以铺天盖地的气势磅礴而来,把日本侵略者屠刀铁蹄之下的血雨腥风和中国人民遭受的凌辱蹂躏浓缩在艺术之中,蘸血为墨,振聋发聩。
《历史的定格》
陈钰铭 中国画 1993年
每一笔写实主义的笔墨,具有超越时空的穿透力,重重叩击着观者的心扉。被定格的历史不再是无言的沉默,激荡起人们心中澎湃的呐喊。
《历史的定格》局部
刻下伤痛 民族记忆
《家破人亡》
吴为山 雕塑 2005年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著名雕塑家吴为山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创作设计的大型组雕,如史诗般的交响曲,层层递进,直指人心。
组雕包括《家破人亡》(11米高)、《逃难》群雕(10组人物)和《冤魂呐喊》(12米高抽象造型),真实呈现了手无寸铁的平民的悲惨遭遇。
《逃难1》 吴为山 雕塑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逃难3》雕塑
《逃难4》
《逃难6》
《逃难7》雕塑
《逃难8》雕塑
“塑造手法中刀砍、棒击、棍敲与手塑相并用,其雕痕已显心灵伤痕,是民族苦难记忆,是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的罪证记录。”
雕塑作为凝固历史、铸造国魂的艺术载体,勾连起人类命运同构的艺术叙事,反思日本军国主义反人类的兽行,才能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纪念与仇恨。
《冤魂呐喊 》 吴为山
雕塑 2005年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光影定格 时间证人
速加《时间证人》摄影展
©人民视觉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惨痛历史的见证人,而如今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仅剩54位。
摄影师速加曾为这些“时间证人”拍摄肖像照,一幅幅照片背后是“愤怒中的坚韧、痛苦后的坚强”,记录下南京人的性格和南京城市的精神。
速加《时间证人》摄影展
©人民视觉
每一张脸都凝聚了悲怆和苦难,生动的面庞比数字更加震撼人心,南京大屠杀不只是停留在历史课本里的事件,更是无数个体经历碎片构筑起的家国记忆。
速加《时间证人》摄影展
光影定格 祈愿和平
南京国际和平海报双年展
战争与和平一直是艺术家关注的重要主题,而海报这种世界性的视觉语言,能够跨越国家、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呼唤和平,传递共鸣。
设计师沈伟伟
锁柱演化成枪管的形态,意喻锁住战争,永固和平。
©IPBP2017
设计师曹卿云
画面上两个年轻的面孔,
面对战争,满面伤痕,
一个目光低垂,一个声嘶力竭,
让人感同身受了战争带来的伤痛。
©IPBP2017
全球设计师用海报艺术的形式去传承历史与和平,让不管来自何处的人们都能读懂和平的深意,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Gunter Rambow《南京1937》与《和平》(德国)
©IPBP2019
李嘉祥 《wall》(中国台湾)
©IPBP2019
黄凯《Nanjing·PEACE LANDING》(中国)
©IPBP2019
靳埭强 《Peace》(中国香港)
©IPBP2019
Hajime Tsushima《和平》(日本)
©IPBP2019
喻振强《禁止战争》(中国)
©IPBP2019
Josep Pla Narbona 《Let's give peace a chance》(西班牙)
©IPBP2019
Kari piippo《peace》(芬兰)
©IPBP2019
Muzaffar 《Peace is not game》(乌兹别克斯坦)
©IPBP2019
王佳敏《Peace dialogue》(中国台湾)
©IPBP2019
陈冰 《南京&和平》(中国)
©IPBP2019
Dimitris Arvanitis 《PEACE2019》(希腊)
©IPBP2019
Alicja Kultys 《independence》(波兰)
©IPBP2019
杨杰《共同体》(中国)
©IPBP2019
图片
于天文《生活不需要战争》(中国)
©IPBP2019
张菲菲《意象 城市和平》(中国)
©IPBP2019
赵超《Peace lives forever》(中国)
©IPBP2019
毕经猛《和平》(中国)
©IPBP2019
黄河《82位幸存者》(中国)
©IPBP2021
丁亮《pointless》(中国)
©IPBP2021
韩荣勋《和平宁 共同兴》(中国)
©IPBP2021
Armando Milani《NANJING》(意大利)
©IPBP2021
Hyungjoo A. Kim《RESTART FOR PEACE》 (美国)
©IPBP2021
姚宛茵《共》(中国)
©IPBP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