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呕心沥血之作 南远景哲学著作《互补论》出版
来源: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综合作者:刘春春 2023-02-15 15:12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2023年2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策划的南远景哲学著作《互补论》正式出版,面向全国发行。这部著作将近代多位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奖得主的研究成果和中华民族数千年传统文化以及现代科学发展成果抽象为哲学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宇宙、社会、人生的幽微奥妙,帮助人们寻找真理,探寻事实真相。


南远景,陕西乾县人。1956年生,高中毕业后下乡3年,当生产队长两年。1976年入伍。1978年考入宁夏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2年回归军营。著有《云卜论兵》《盛世箴言》《廉政三字经》《南远景中国画研究文集》《南远景书画印研究文集》《我的知青生涯》等,与人合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南远景新作《互补论》分为九章:群律、互补、二元矛盾互补、三元互补、多元互补、时空互补、人性互补、人群与社会、思维与创造。该书从研究“世界的有序性与互补性”问题出发,发现大千世界以“相”和“律”为表象方式,以“序”和“互补互斥”为基本线索统一起来,形成“二元矛盾互补”“三元稳定互补”“多元和谐互补”“时空心物互补”等一系列互补互斥关系。 


南远景告诉记者,用这样的思维和眼光观察世界,可解释人性的善恶、社群的有序无序、规则的公平与否;可以拓宽人们认识事物的思路,如是非对错、成败得失、真假利弊等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帮助人们更辩证地看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找到理解万事万物相互关系的钥匙。 在他看来,宇宙万物所在的系统如果不能自发地与外界进行质能交换,一定会沿着物理学第二定律所指示的方向走向无序,直到熵无限大,归于死寂;如果系统可以自发地与外界进行质能交换,则将不断走向有序。质能交换是万物从无机到有机、从小分子到大分子,最终出现生命现象的根本原因。“人是一个自发地与外界不断进行质能交换的耗散结构,人的欲望及其自私性源于其自发地与外界进行质能交换的本能,而本能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这本力作是南远景38年坚持不懈研究一个问题的重要成果,他呕心沥血构建的哲学框架,希望能为人们认识世界打开了另一扇窗户,让人文光辉和科学知识迸发更多的智慧火花。


南远景《互补论》自序

微信图片_20230215140004.jpg

这本书,我写了整整38年。


1981年


我所在的宁夏大学物理系统计力学老师张奎先生(后任宁夏大学校长)给1977级学生开了一门选修课 ——“远平衡体系的自组织”,介绍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我是1978级物理系学生,因为敬佩张奎老师的学识才华,所以报名参加了学习。这门选修课每周上一到两节,张奎老师用了一学期讲完。其中关于耗散结构的论述给我以豁然开朗的感觉。大学四年级开设了量子力学课程。我又接触了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尔的“互补原理”。学习这两门课程后,我总感觉“互补原理”和“耗散结构”理论似乎有某种内在联系。


1982年


大学毕业后,我回部队当了师里的文化学校教务主任兼物理教员。教书之余,我一直在思考互补原理和耗散结构理论的内在联系。1984年,我写了一篇题为《序论》的论文,阐述了我对世界的有序性和互补性问题的初步认识。论文完成后,曾呈张奎老师审阅。由于我所在的部队驻地偏远,我也不知道这样的论文能在哪家杂志发表,所以就将其压在了箱子底下,但我的思考和研究一直没有停止。


我沿着“世界的有序性与互补性”的思路不断探索,发现大千世界以“相”和“律”为表象方式,以“序”和“互补互斥”为基本线索统一起来,形成“二元矛盾互补”“三元稳定互补”“多元和谐互补”“时空心物互补”等一系列互补互斥关系。宇宙万物所在的系统如果不能自发地与外界进行质能交换,一定会沿着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指示的方向走向无序,直到熵无限大,走到死寂;如果系统可以自发地与外界进行质能交换,则将不断走向有序。质能交换是万物从无机到有机、从小分子到大分子,直到出现生命现象的根本原因。人是一个自发地与外界不断进行质能交换的耗散结构,人的欲望及其自私性源于其自发地与外界进行质能交换的本能,而本能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本《互补论》就在这样不断地探索和发现中形成了轮廓。


本书分为九章:群律、互补、二元互补、三元互补、多元互补、时空互补、人性互补、人群与社会、思维与创造。“群律”一章提出事物相对于某一个参考点向外界所呈现的“相”以及存在于其后、代表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律”的概念,得出事物的本质是其“群律”互补的结论。这一章是互补论的理论基础。“互补”一章揭示互补的普遍性及宏观与微观事物的互补机理。“二元互补”一章揭示矛盾互补及其基本法则,对矛盾互补双方进行量化分析,提出零守恒定律,解析“零”的意义。“三元互补”一章提出“三元互补”是一种“稳定互补”,揭示稳定互补的微观机理,阐明“世界2”与“世界3”之间的关系,得出“世界2”与“世界3”的互补是世界万事万物存在和运动变化的基本方式的结论。“多元互补”一章揭示各种“自补”与“互补”的内在规律,提出“和谐互补”等概念和“互惠法则”。“时空互补”一章提出了“绝对时空”与“相对时空”、“主观时空”与“客观时空”等概念,阐明“时空心物四元互补”的机理,以新的视角解析“轮回”“命运”等古老文明的一些命题。“人性互补”一章从人的“耗散结构”性质出发,通过“质能交换”的具体分析,对“人”“人性”“人格”作出新的定义,揭示人的欲望和自私本能的来源及其在生命体走向有序过程中的作用。“人群与社会”一章揭示各种“群”的质能交换及互补规律,以新的视角对“规则”“正义”以及“善”与“恶”等概念作出定义,指“势”及“天下大势”的基本走向。“思维与创造”一章对“思维”“创造”“意识”等概念作了全新解释,论述了各种思维方式尤其是东方思维方式和西方思维方式的特点,揭示“理性”“直觉”“创造”“意识”“潜意识”的内在规律,阐述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的内在联系,并对各种辅助思维作了新的诠释。


从1984年到2014年


我工作过的部队单位包括兰州军区和成都军区两个大军区大小十多个机关,担任过教员、干事、作训参谋、杂志编辑、军分区部门领导、大军区党委秘书、组织部副部长、报社社长等。30年里我基本上是在加班加点写材料、写文章、起草各种文电中度过的,没有整块时间完成《互补论》的写作。有时一份材料写作完成,我便立即将《互补论》捡拾起来,但往往刚开个头,新的工作任务又压了下来。我也知道《互补论》学术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但不能放下手头的工作集中精力于学术。因为军人要承担一份保家卫国的职责,同时工作也是我作为一个普通人养家糊口的主要手段。这样断断续续研究和写作,30年仅仅完成了全书的四分之三,好在思考和探索一直在继续。


2014年退休后


我本当全身心投入《互补论》的研究与写作,但因为涉足书画评论领域,朋友的文章往往要得急,又将《互补论》的写作放在了一边。近几年,我写了几十篇书画评论文章,出了两本书画评论集,又将多年前撰写的古今军事人物评传《云卜论兵》修改再版,还写了《盛世箴言》和《我的知青生涯》等书籍。这些工作之余,完成了《互补论》第一稿。


《互补论》中所有的见解,完全是我自己的所思所想,是以自己所了解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践思考从思想深处迸发出来的东西,是无数思想火花集束和提炼的结果。第一稿基本没有参考其他的书籍资料,仅仅在引证某些资料时为准确起见查阅了一些工具书。我认为这样做,才能不受书籍资料的影响,阐发自己的思想从而达到完全的“原创”,才能提出全新的学说。第一稿修改后,我静下来读了一些书、翻了一些资料,目的是启发思想,碰撞火花,完善原作。第二稿纳入了一些新碰撞出的思想火花。


哲学研究不仅需要毅力,更需要灵感。当年提出“世界的有序性与互补性”问题时,我脑子里可谓火花四溅,短时间里就可以涌现许多想法,产生无数稀奇古怪的主意。现在《互补论》里有价值的东西都是年轻时的思想火花凝聚而成的。年龄大了以后,创造的火花大多失去了光芒,思维的迟钝每时每刻都能感觉到。好在后文涉及“人”“人群”和“社会”的部分,尽管是年轻时已经想明白的,但世事沧桑和岁月淬炼还是使我对人对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这一部分的写作提供了更加成熟的条件,如此正好弥补了思想火花弱化的不足。


中国的哲学研究源远流长。《易经》《老子》《庄子》《论语》都是很好的哲学著作。张衡、王阳明、毛泽东等人都对中国的哲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国人的哲学思想基本都散见于其若干著作之中,鲜见形成完整体系的哲学著作。近些年,一些学者试图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但能够自圆其说并获得业界及大众普遍认可的仍是凤毛麟角。


“哲学家的哲学其实都很简单,简单到普通人都这么看。哲学家之所以成为哲学家,是因为他把自己的哲学说得头头是道。”这是我在本书第一章中说的一段话。集三十多年之心血完成的这部《互补论》即将与读者见面,诸君看看它是否已成体系并能自圆其说,您是不是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也是这么看的。如能引起您的共鸣,我近四十年的功夫也就没有白费。



 作者简介:


13f5e6b8b9ff13733628b1b31b82161.jpg

作者近影


南远景,陕西乾县人。1956年生,高中毕业后下乡三年,当生产队长二年。1976年入伍。1978年考入宁夏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2年回归军营。曾任宁夏军区独立师一团战士、兰州军区守备三师九团电影组长、三师文化学校教务主任、兰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干事、陕西省军区《三秦后备军》杂志主编、陕西省安康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成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理论研究室研究员、成都军区党委秘书兼组织部副部长、战旗报社社长兼总编,陆军大校军衔,专业技术四级、高级编辑。著有《云卜论兵》《盛世箴言》《廉政三字经》《南远景中国画研究文集》《南远景书画印研究文集》《我的知青生涯》等,与人合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