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苏伟:笔名雨晨,四川蓬安人,西藏自主择业干部。宣传干部出身,爱好文学,闲时码字,曾在军内外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数百篇。
第一次跑川藏线
苏伟
第一次跑川藏线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了,如今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
川藏线是指成都到拉萨公路,简称川藏线,俗称川藏公路,汽车兵们也叫它东线。它是十八军的前辈们开山凿石,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生命和鲜血打通的连接四川和西藏的金色桥梁。为了打通这条连接内地各族人民的纽带,十八军将士付出了牺牲三千多人的代价,真可谓一寸公路一寸血,三千天路三千魂。川藏线东起四川省会成都市,西至西藏首府拉萨市,由中国的318国道、317国道、214国道、109国道的部分路段组成。川藏线以路况危险、气候多变、风景秀美闻而名于天下。
我们不是专业的汽车部队,只是某工兵单位的一个汽车分队。因为川藏线的运输任务由内地的汽车部队和驻藏汽车部队接力完成,所以执行川藏线运输任务的机会极少。只是听以前跑过川藏线的老兵说起来有多危险,有多美丽,鲁朗的砂锅有多美味儿,于是对神奇的川藏线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1993年的三月初,初春的雪域高原冰雪还没有完全消融,朔风劲吹,乍暖还寒,干瘪的树枝没有一点绿意。我们汽车连接到团里通知,尽快检修车辆,一周之后执行到波密运输木料的任务。
接到任务的连队干部非常高兴,高度重视,马上召开了支部会议对运输任务做了详细安排部署,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锻炼连队官兵技术的绝好机会。由连长乔东和分管的副连长亲自负责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在车辆的检修,驾驶人员的安排,材料技术的保障上做到层层负责,精挑细选,严抓细抠,以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打好新的一年运输任务的第一枪,不辜负团里的期望。恰好我也在这次执行运输任务之列,心里难免一阵激动和紧张,也充满了期待。
经过一周扎实细致的准备,车队在参谋长肖映生和连长乔东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出发了。为了节省运力和防止跑空,每台车给兄弟单位携带了四吨水泥。川藏线全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不压点货对车辆也是一种间接的损坏。
刚从拉萨出发的时候,路况还相对不错,感觉没什么压力,觉得川藏线也不过如此。在车队驶出拉萨九十多公里后,开始翻越此行的第一座大雪山--米拉山。在靠近拉萨这边还好,因为公路在阳面,所以道路上积雪并不多,只是由柏油路变成了曲曲折折、坑洼不平的“搓板路”,汽车在上面左摇右晃跳跃前行。作为一名驾驶员,有点心疼自己的坐骑了。
临近中午时分,车队顺利到达米拉山顶,所有车辆套上了防滑链,稍事休息后,连长讲评了行车情况,交待安全注意事项后开始下山。下山的路比上山的路窄了一半,由双行道变成了单行道,而且布满了积雪,左边紧靠山体,右边全是悬崖绝壁。道路越来越蜿蜒曲折,握方向盘的手慢慢的越抓越紧,额头上也开始冒汗了。刹车踩得滋滋响,方向打得溜溜圆,眼睛睁得大大的,生怕一有闪失就跌进万丈深渊。刚出发那种轻松的心情已经荡然无存,心里满是对前路无知的无助感。我们学车的时候,一直跑的青藏线,路面全是直直的柏油路,跑起来真的是又飒又飚,完全有种放飞自我的感觉。
跑惯柏油路的我们哪曾见过这种阵势的川藏线?现在只能赶鸭子上架,使出师傅教的浑身绝学硬着头皮往前冲!
中午一点过,车队安全下山在松多兵站午餐后继续东进。下午的路况虽然全是“搓板路”但比之上午平了许多,车队疾驰掀起阵阵尘烟,直扑驾驶室而来,为了不吃灰尘,只有关了车窗拉大车距。车队越往东走,风景变化越大。尼洋河水安安静静的碧绿如玉,沿途的草地已经绿了起来,树木开始多了起来,高山杜鹃的枝叶无惧冰霜雨雪,依然绿绿的傲立山崖。桃树的枝头也渐渐丰满起来,隐隐约约能看见花骨朵了。
第二天,车队起了个大早开始爬色季拉山。色季拉山位于西藏林芝市八一镇东南,距离八一镇35公里。山口海拔4728米,是西藏林芝市通往鲁朗的必经之路,也是整个林芝地区的最高点,是西藏四大神山之一。
车队登上山顶的时候天还没大亮,只见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一抹红,逐渐变大、变红。慢慢地天空由暗红色变为鱼肚白时,一轮红日从天边冉冉升起,霞光万丈,金碧辉煌,山河壮美!今天的下山更是多了几分艰险,这里的积雪铺满了公路,足足有半米多高,车辆在深深的雪槽里左冲右突,歪歪斜斜,眼睛丝毫不敢斜视,细心的观察着路面的变化,握方向盘的手心里攥着满满一把汗。车到半山的时候,路上没什么的积雪了,雄奇壮阔的鲁朗林海呈现眼前。这里有“叫人不想家的”的美誉,墨绿的松树遍布山谷,林间的草甸如人工修剪般整齐,黑白相间的藏式民居自带气场,河流蜿蜒,溪水潺潺,各种野花竞相开放,如诗如画,简直就是人间天堂。
车队在鲁朗大休整了一个小时,驾驶员们仔细检查完车辆,在这里品尝过正宗的鲁朗砂锅后继续前行。鲁朗砂锅绝对名不虚传,份大量足,货真价实,砂锅的所有食材都是产自鲁朗的绿色食品。砂锅里有小鱼、河虾、土鸡,还有猪蹄和米粉,各种纯真的食材混合在一起,那种味道太鲜美了,到现在都心心念念。以前的砂锅就只这一种,不像现在分得这么仔细,也没有这么贵,有鸡砂锅、鱼砂锅、猪蹄砂锅等等。后来也自驾走过几趟川藏线,道路情况已是天壤之别,百分之八十都是柏油路了,那些险峻的大山也大部分通了隧道,天堑已经变成通途,再也吃不到以前的那种鲁朗砂锅的味道了,权当怀念怀念吧……
其实,前面的艰险根本不足为道,过了鲁朗对于驾驶员的考验才真正开始。顺着尼洋河继续前行不久,就到了通麦天险。说它是天险真不为过,公路全在悬崖上,窄得只能容得下一辆汽车,弯得就像一条扭曲的蛇,泥石流冲毁路段随处可见,全靠木棒临时支撑,车辆压上去,松软的泥土漱漱往下掉,车队一会儿在蜿蜒崎岖的绝壁公路上龟速前进,一会儿在浓密的树林里隐蔽出没,一会儿在激流涌动的河沟里破浪前行,悬崖绝壁下的尼洋河里,躺着很多翻下去的车辆,有的已经锈迹斑斑,有的是刚翻下去的新车,真的很担心那些翻车的驾驶员的安危。往往真正的危险不是在看得见的险路上,而是在水毁路段。车辆在水毁路段前行的时候根本看不见水下的情况,路面水流湍急,水下深浅不知,巨石挡路。在这种路上行驶,一定要有专人指挥,必须紧跟前车行进,预判水下的各种情况,根据水浪的情况判断车轮下石头的大小,以及时规避或握紧方向,稍有不慎就会被水下的石头别死方向,动作快一点的迅速丢开方向盘,动作慢的直接被方向盘打断手腕。
在川藏线行驶,还有一个最不想遇到的就是会车。有一次,在老虎嘴的地方,我们的带队车看到对面一辆大货车过来了,赶紧鸣笛示意暂缓前进,可是这台地方车无视我们的鸣笛,执意强闯老虎嘴,在途中与车队相遇,只能硬着头皮冒着危险倒了回去。过了天险,车队就到了通麦兵站,通麦桥头矗立着“川藏线十勇士纪念碑”,经过的时候,驾驶员都放慢速度向先烈鸣笛致敬。一线天、老虎嘴、迫龙沟等让人心惊胆战的美景和危险路段,几乎所有拉萨到波密的美景与奇险都集中在了通麦路段,真是应了那句“眼睛在天堂,灵魂在路上”的话了……
车出通麦兵站,就到了川藏线最大的塌方路段--102大塌方。这段塌方大概有将近两公里,这里山势陡峭,泥土松软,路面泥泞,塌方面积特大,而且每年都会发生塌方。我们的车队出发前,连队就派了一位老兵提前在大塌方的另一端,把所有的地方零星车辆拦下,以便于车队顺利通过。如若不然,车辆在半路相逢,就只能有一辆车倒着回去。在这条路上,车辆必须快速通过,绝不能有半点的耽搁和迟疑,否则就会等来下一次的塌方都说不一定。
经过两天的艰辛细致安全的连续操作,车队安全抵达波密,等待装货返程……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