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值此又一个国际儿童节之际,泸州市文化研究中心特从众多泸州儿童史料中撷取此文刊发,目的一在于和平时期不忘中华民族、中国儿童曾经的苦难,二在于不忘泸州人民在那场惨烈的国难面前表现出坚贞不屈、极尽后方绵薄之力的故事。
作为抗战大后方的四川长江沿岸城市,彼时都积极投入救亡图存运动,上游有宜宾李庄接纳学子,下游有泸州合江抚育难童。李庄举世瞩目,掌声华丽;合江尚存遗址,虽孤门残垣,飘扬风雨,但难童的雏凤之声,举国的呵护之情尚潮涌难平。“六·一”前夕,泸州和合江县地方文化研究者雷定昌、周旭川、高荣、兰集明、詹昌杰,及泸州市文化研究中心相应同志,在西南医科大学退休副教授董代富的组织下,专门对这一难童保育院遗址——合江县符阳街道聚宝村作了调查,基本肯定了距县城仅数里之地的聚宝村一小地名为“蔡坝”之处,系当年蒋鉴女士在此创建的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合江分院的难童保育场地。
合江县符阳街道聚宝村党总支书记喻前福(左五)和村干部们引领文史研究者们考察合江保育院旧址“菜坝”,众人在旧址尚残存门柱处合影。
在聚宝村党总支书记喻前福、副书记冯钜、副主任刘圣全和该村老党员张全良的引导下,文史研究者们仔细察看蔡坝地形地貌。这里当时是一蔡姓士绅的私家大院,位于赤水河名为“小渡口”码头边,雄伟的笔架山扑面而来,与河对面的丁山相向而立,山奇水美,来自全国的第一批100多名难童,不因父母死于日本鬼子屠刀下而流浪而夭亡,他们在这里得到合江人民的倾情关爱,读书生活,茁壮而长,最后成为祖国有用的各类人才。这里收留难童前后共有400多名,下文即当年的难童之一郑倚虹从旧闻中摘出一则史料,入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历史资料选编》一书,我们在此刊发以飨微友。
聚宝村副书记冯钜(右一)向大家介绍合江保育院基本情况,呼吁挖掘、保护聚宝村抗战历史文化
从各类有关抗战时期儿童保育历史中,可以看出泸州作为抗战大后方之一,不仅兵员上“十万青年十万兵”勇赴沙场,后勤支援也众志成城,正如周旭川考察后感言,合江县聚宝村有理由在各级重视下,再现这一珍贵的中华民族苦难史,把这个养育难童的蔡家大院,打造成不忘国耻的民族抗争基地。张全良也多方呼吁,这些史迹不能遗忘,应深度挖掘,把聚宝村塑为中国抗战历史文化村,让和平时期的中国儿童来这里参观感受,幼小心灵里共振中华民族的不屈,立志中华民族的复兴。
伟大慈爱下的合江保育院
走上健康之路
去年八月里,一群头上、身上、手腕上、胳臂上、腿上长满了疮的百多个病孩子,来到这不大看得出抗战气象的合江,于是随同他们到来而产生的“合江战时儿童保育院”,便成为他们的乐园了。他们是刚从敌人的炮火中,轰炸下,饥寒交迫的流亡路上来到这里,还像是做梦一样,一副将信将疑的神情,他们的脸上,眼角边仍然挂着惊惧和失掉了父母的悲痛。一个不满四岁的小朋友的脸上都找不着一点儿笑影,他说:“我的爸爸妈妈给日木鬼子的飞机炸死了,我笑不起啊!”
听了他这话,他们的院长当时忍不住偷偷擦眼泪,怕他太小了没人单独料理他,于是把他放在自己家里保育,因为疾病,恐惧把他们变成了瘦弱(的样子),使(合江)全城人们看着,对鬼子的残酷益加愤恨。
生长疮的,只要着护得殷勤,清洁,药力好,是容易恢复的,加之有伤兵的慈母——周蒋鉴院长每天躬自给他们用药水洗澡,把换下的衣服,督促着女工友用特制的煮锅消毒,这样不到两个月,他们疮口中的浓血也清洁了,而且生长了新肉。
他们的饮食是很讲究的,虽然每餐每人只有一碗菜,其中的养分是配合得均匀,因为有一位专门管理伙食的护士负责,对于各种食物特别注意清洁和营养的配合。每星期要吃一回红烧肉同(和)一个鸡蛋。
我们不会失学了
当盛夏逝去,全城各个学校都随之于新秋气爽中开学了。他们在这样适当的养护中,不仅疮痕渐渐地由酱紫变成肉黄色,而且每个人都长得那般肥脸大耳,让你一看着不禁要叫出一群小胖子。
他们之中,有一个中学生,由他们院长向县立中学要求寄读,幸蒙收容。十二个高小生在私立新民小学寄读,还有八十多个初小学生就在院里自办的初小读书。
在院里读的全是初小学生。分一、二、三、四级,每级有级任一人。课程与一般小学同。这是从保育院成立的那一天就开始了筹备,所以他们也能按期开起学来。
更有趣的是他们一听说快开学了,他们的脸上,眼角边挂着的惊惧与悲痛已被快乐的欢笑一扫而光了。
“我们不会失学了,哈哈!哈哈!”
大家都兴高采烈的说着。
“可是,我们要比从前努力才行,把能力操好了,就去杀鬼子,替民族,替我们的爸爸妈妈报仇!”
慰劳与服务
陆军第×伤兵医院虽然比保育院还先搬来,可是这些小朋友却先来一步。当第一批受伤官兵抵岸时,囤船码头上已有一群活泼天真的小朋友手执欢迎红旗,高唱抗战歌曲,欢呼口号,表示热烈的欢迎。于是受伤官兵们在他们热忱的欢呼(声)中,已把旅途中的疲劳消失了许多,个个带着微笑向欢迎的小朋友们点头致谢。
自此之后,每到一批受了光荣创伤的勇士,都受到了他们热烈的欢迎。而且组织了服务队,轮流分组到医院去慰劳,或替受伤官兵服务。替他们□□,或者护士们来不及的时候,帮助递送茶水,就好像家里的子弟那么热烈地欢心地替他们服务。因此,引起了受伤官兵对他们深刻的感激,而且减了许多痛苦,增加了许多安慰。同时他们也把伤兵医院的服务这件事当着(成)重要而感到最大愉快的课程。
除此之外,还替他们自己服务,比如他们的纠察队不仅是维持他们的生活纪律,而且帮助了训育上(做了)许多工作。他们自己清洁寝室,教室……等地方,使他们在勤劳中获得卫生与健康上新颖的乐趣。还有年龄大一点的帮助年龄小一点的,无论在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那些大姐姐,大哥哥的风趣确是十足!集团教育,真是训练儿童的好熔炉啊!
节食献金
当去年“九一八”纪念时,为了援助刚从战区来到临时保育院的小朋友们,他们向院长提议:
“我们现在很幸福了,听说刚从战区来到重庆临时保育院的小朋友还没有衣服穿,我们想节食一星期,从肉菜项下节省出来的钱帮助他们。”
院长极为赞同,结果余下十多元钱,又加之“九一八”的(这)一天开妇女会,大家捐赠他们的糖果□□十多元,合计他们节食下来的菜钱共三十多元,同数捐送临时保育院的小朋友,而且写了一封热烈(并)同情的慰问信。同时更引起了合江其他学校的小朋友纷纷响应。
第一次是征募寒衣运动中,他们爱护后方的受伤官兵,也一样爱护前方浴血抗战的将士,天气寒冷了,他们很关心前方将士的寒衣问题。他们想表示他们爱国的热心,他们认为节食是最有效的办法了,于是又节食省下十多元钱,捐作寒衣之用,同时还帮助缝制百件棉背心。
第二次是响应义卖运动。正当新年,院长说准备三十元给他们过新年吃大肉,他们又提出把这三十元节省下来作为义卖的本钱。随着组织起义卖队,买了一些铅笔、课本、毛巾、手帕之类的东西,决定元旦为义卖日。
他们一队去县府,正当地方上的各界领袖们在此聚餐,看着这一群爱国小战士节食义卖献金,深为感动,大家踊跃义买。连同在街上各商家义卖所得,获得出人意外的成绩。真所谓“抛砖引玉”以三十元的本钱,义卖收入共三百数十元,在这仅此一条比较繁荣大街的城市,获得这样一个令人欢欣的数目,真是贡献不小!
恭贺慈爱的妈妈新禧
“周太太,我不叫你周太太,我叫你好妈妈。”那个最小而还未满四岁的小朋友,叫薛宝的,在一天夜里忽然向着他们的院长要求说。
“为什么叫我好妈妈呢?”
院长握着他的一双小手,拥着微笑故意的问。
“你同我妈一样好,我就叫你好妈妈。”
“好的,我做你的好妈妈,你得做我的,不,做国家民族的好儿子……”
薛宝点点头笑了……
过了一天,忽然他又向周先生提出新要求:
“周先生,他们都叫你爸爸,我也叫你爸爸!”
周大夫是一个最慈祥而又有一付济世活人菩萨心肠的人,自然不会使这要求爸爸妈妈抚爱的可怜儿失望。
薛宝有了爸爸妈妈,笑,渐渐在他的小脸上浮动了!
可是同薛宝一样要求与体会到院长的母爱的普及是大家当(过)新年的时候,院长收到几十张各色各样自已做的贺年片。上面绘了各种各样的图画:飞机师、哨兵、大炮、飞机、机关枪……似乎都表现他们想拿什么武器或作个什么人去打杀敌人。画片上面又写着:恭贺慈爱的周母亲新年;亲爱的周妈妈,院长妈妈;周妈妈……
周院长觉得这是她最有价值的收获,她是那么宝贵那些珍奇的礼物,我很感谢她慷慨让我择了一张拿走。
这百多个民族小主人不仅在身体方面,智识方面,得到了充足的营养而日益健康,特别是他们所需要精神方面的营养,他们慈爱的周母亲也给他们补足了,他们将在这时代熔炉中锻炼成新中国最坚实的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