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66岁退役老兵带队用焰火点亮鸟巢夜空
来源: 中国退役军人 综合作者: 2022-02-05 16:06


2月4日晚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闪耀国家体育场夜空的焰火表演

再次惊艳全世界

尽管为了实现“简约”目标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焰火燃放总量

为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十分之一

但整场焰火表演

不断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微信图片_20220205162959.png


惊艳和璀璨背后

是上百人燃放团队数月的坚守和奋战

开幕式结束后

冬奥会开幕式焰火燃放现场总指挥

退役军人钟自奇

为我们讲述了这场美轮美奂的焰火秀

背后的故事

 


美轮美奂



2月4日晚上,北京国家体育场,长达2个多小时的冬奥会开幕式正在紧张举行。


开幕式现场,钟自奇的眼睛一直紧盯着电脑屏幕,生怕出现一丝纰漏。当最后一发礼花弹射向高空,释放出华丽的烟花,他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微信图片_20220205163004.png


2022年2月4日,钟自奇带领100多人的燃放团队进入国家体育场,进行燃放前的各项准备。深夜北京的室外温度低至零下6℃,钟自奇和施工人员在夜色中紧张有序地检查现场设备、测试点火信号、核对流程环节,丝毫不放过任何细节


“十、九、八……三、二、一!”随着巨大的数字烟花在鸟巢上方腾空而起,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璀璨的焰火和激昂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


从10到1,虽然只有短短数秒时间,但每一个数字都经过精心编排和设计。单个数字燃放效果长度达到40米,高度60米。为了保证数字的完整和圆润,每一发花束的位置都由无数个点位组合而成。


钟自奇介绍,整场开幕式焰火表演由“开幕倒计时”“Spring”“迎客松”“冰立方”“漫天雪花”等创意环节组成,最终在鸟巢上方呈现出了流光溢彩、美轮美奂的现场效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烘托出了隆重盛大、热情欢乐的开幕式氛围。


微信截图_20220205163239.png


“春”到鸟巢,“迎客松”盛开。2月4日,是中国传统节气立春。在“立春”表演环节,特效烟花“蒲公英”种子被风吹撒向夜空后,长200米、宽150米“Spring”字样伴随着绿色高空焰火闪现在鸟巢之上,转瞬又散落而下。随即,一棵长300米、宽200米的3D立体“迎客松”出现在鸟巢上空,像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地欢迎五湖四海的运动员和宾客们。


在冬奥会圣火的映衬下,“冰立方”和“漫天雪花”的礼花造型在鸟巢上空绚丽绽放,蓝白的焰火模拟出雪花飞舞、冰天雪地的场景,点亮“冬”的主题,以及全世界人民共享冬奥盛会的理念和文化,将开幕式气氛推向高潮。



万无一失



微信图片_20220205163013.png


“冬天在首都组织大型焰火燃放这是首次!” 钟自奇很庆幸北京冬奥会给了他这个机会。


钟自奇和团队先后承担过建党百年晚会、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等多项燃放任务,虽然有着丰富经验,但面对冬奥会开幕式的燃放任务,钟自奇依然不敢掉以轻心。


微信图片_20220205163016.jpg


钟自奇告诉记者,冬奥会开幕式焰火燃放要与文艺表演和仪式流程紧密衔接配合。首先由开幕式导演团队提出焰火创意方案,焰火团队开展技术论证,然后进行研发和反复试验。钟自奇坦言,既要保证燃放效果又要完美呈现导演团队创意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长达数月的研发攻坚中,他们从装置结构、燃放材料、点火控制方式等方面不断改进,反复试验。


除了导演团队创意的实现,保证绝对安全更是一道不能逾越的红线。


“每个礼花弹都历经少则几十次多则上百次的反复试验。”钟自奇介绍,在国家体育场打礼花弹,国家有关部门给出的安全界是燃放高度不超过220米,落火高度不能低于80米,熄火高度比国标提高了1.6倍。为实现这个技术指标,他们从发射药选择、爆炸力度、火药留光时间及燃放速度上不停地试验,在制作工艺上甚至纸张的厚度上都进行了严格规范。


微信图片_20220205163019.jpg


国家有关部门和冬奥组委会对焰火燃放提出的要求是“万无一失”。面对困难和挑战,钟自奇给自己“层层加码”,他说得最多的是“万万无一失”。


国家体育场(鸟巢)周边和顶部的环境因素,要求烟花燃放后不能落火、不能有残渣,甚至不能有纸屑飘落,以防影响鸟巢顶部的保护膜及周边建筑物的消防安全。


为了实现这近乎“苛刻”的要求,焰火团队使用新材料替代传统材质,确保材料在空中与焰火同时充分燃烧。在工艺上采用“内环”套“外环”方式。“冬奥会开幕式焰火实现了烟花产品发射无纸片化。” 钟自奇告诉记者,冬奥会开幕式焰火燃放后不产生任何纸屑垃圾,安全且环保。


微信图片_20220205163022.png


此外,为了保证绝对安全,主办方和国家有关部门还派驻了涵盖质监、火工、消防等专业领域的专家团队,全程参与燃放活动的设计、施工和燃放全过程,对燃放技术和安全进行监督和把关。


“迎客松”特效烟花是整场焰火燃放中最难并且最复杂的。为了实现创意,团队通过特殊设计用银色烟花在空中炸裂形成松针,树干则使用另外的颜色和效果。团队根据需要发射的高度,编排设计好产品在空中爆炸的各个爆炸点,模拟出迎客松在空中完美成型的画面,最终实际燃放效果和电脑模拟效果完全相同。


微信图片_20220205163025.jpg


“安全顺利,整个过程没有一颗哑弹!”钟自奇和团队还启用了全新的点火设备,即一个点火头搭配两套系统,10毫秒的间隔连续两次点火,杜绝因为寒冷导致线路短路产品燃放失败的情况。钟自奇告诉记者,利用电脑编程设置好点火波次,确保点火的“双保险”,在4日晚上冬奥会开幕式焰火中,一共5542发礼花无一发哑弹,全部顺利升空。



“夜空花匠”



1月12日,钟自奇带着编排设计、现场施工、点火控制、技术安全等各部门共110多人,从湖南浏阳千里跋涉,进驻到距离国家体育场不到3公里的某驻地进行燃放前的各项筹备。第二天,整个燃放团队就进入鸟巢顶部开始了紧张施工。


微信图片_20220205163027.png


“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谈及承担冬奥会开幕式焰火燃放项目,“任务”这个字眼反复出现在钟自奇的口中。钟自奇说,他和团队感到荣幸之余更多的则是压力,他说自己是一名有着44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国家把这么重大的任务交给了自己,他有责任确保安全和质量。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钟自奇和团队所有人都是集中住宿并严格施行闭环管理,平日休息时也不能出驻地半步。施工时更是两点一线,连进入国家体育场内部的通道和工作区域都是严格固定的,除驻地和施工现场外,不能接触任何其他人员和外来物品。


微信图片_20220205163030.png


1月27日,在北京驻地,钟自奇度过了自己66岁生日。由于开幕式时间日益临近,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当天,他和工人们简单吃了个蛋糕就算为自己庆生了。


钟自奇告诉记者,冬奥会开幕式焰火燃放任务一共有三次彩排,小年、除夕他都是跟工友们在鸟巢的施工现场,今年也是他第一次在北京过春节。他调侃说,今年是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因为平日在家里一家人团团圆圆,今年不太一样,要和五湖四海的战友们一起在他乡、在任务现场过年,这让他想起来在部队的日子。


除了钟自奇外,团队里的燃放师罗荣章也是一名退役军人,现在这个老兵则是焰火燃放的“老把式儿”。钟自奇介绍说,这次公司一共派出了6名退役军人参加燃放任务,每一个人都铆足了干劲。开幕式那天,6名老兵还专门在鸟巢门口拍了张合影留作纪念。老兵们说,虽然退役了但自己身上军人那股干劲都还在。


微信图片_20220205163032.jpg


钟自奇1956年生于花炮之乡浏阳农村。1975年应征入伍走进军营,6年后退役回乡。在部队期间,钟自奇学习了技术、文化,眼界大为开阔,回乡后他跑运输、做服装生意都有声有色。1984年8月,钟自奇正式进入花炮行业,自此再也没有离开。



“这一辈子如果我没有当兵,我肯定没有今天。”钟自奇常说自己是一个老兵,几十年来就做了烟花这一件事。而就是这样一个老兵,一次次让“鸟巢烟花”话题登上热搜,“刷屏”全世界。在湖南当地,人们送给钟自奇一个外号叫他“夜空花匠”。当记者也这样称呼他时,钟自奇脸上腼腆之外也流露出一丝自豪。


“烟花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一个好东西,它给人们带来了快乐,作为烟花人,我则希望把快乐带给更多人。”钟自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