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故事《血染的土地册》
来源: 综合作者: 2022-05-19 10:30

川陕苏区人杰地灵,是一片红色沃土。在历史的长河中,前赴后继的共产党人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留下了可歌可泣动人的故事和难忘的印记,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传承。


今天我给大家讲述曾经发生在巴中渔溪镇和平场《血染的土地册》的故事。


一叠陈旧暗黄色的纸,共15张,其中6张浸染着血迹,文字竖排毛笔书写,每页手写五行字,包括姓名性别人口总数,共分得谷子多少,以户为单位计算。册页的边角部分已经残破,但上面的血迹却格外显眼。这是收藏在四川省巴中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的一份川陕苏区分配土地花名册。

血染的背后,见证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


1.png

土地册”长24.5cm,宽14.5c


1932年,红军入川建立了川陕苏区,各地苏维埃政府组织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血染的土地册》事件就发生在这里,故事的主人公周玉莲的丈夫名叫龚正举,正是和平乡(现属巴中市恩阳区渔溪镇和平场)的土地委员,分配土地的花名册由龚正举亲自保管。1935年,红四方面军为了配合中央红军北上,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而龚正举也随红军北上。临走前,他把这份记载了各户信息的花名册交给周玉莲,并叮嘱:千万不要让它落在敌人的手里。”周玉莲含着眼泪,强忍着离别的痛苦,缓缓地说:“记住了,你放心地走吧,我人在,这土地册就在!”


红军走后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地主、还乡团无恶不作。他们听说周玉莲的丈夫是和平乡土地委员,土地分配花名册就是由他保管的,立即闯进了周玉莲的家,翻箱倒柜去找那本花名册。


2.jpg

川博馆《血染的土地册》情景剧照


周玉莲面对敌人的逼问,回答始终只有三个字“不知道”。敌人的铁链鞭打及酷刑,直到挖地三尺,也未见到土地册,恼羞成怒的敌人刺刀凶残的刺入了玉莲胸膛,敌人的算盘终究落了空,周玉莲竟也奇迹般地醒了过来。她忍着疼痛挪动着自己的身体,艰难地爬到已被打翻的香炉旁,伸手摸到了……摸到了!还在!还在啊!”周玉莲颤抖着双手捧起这份土地册,紧紧地将它贴在胸口,殷红的鲜血染红了土地册。


“每当我想起这个故事,就有一种揪心的痛,但是这痛里又给了我无上的敬意和弘扬传承的动力。”一份档案就是一扇回望历史的窗户,90年前,12月18日,红军从通江两河口入巴,在短短的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里。建立起了一个政治经济稳定,强大的红色政权,川陕革命根据地。巴中12万人参加红军,4万多人壮烈牺牲。他们的付出,为共和国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石,铸就了不朽的丰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歌,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川陕忠魂。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人民的解放,换来了胜利的曙光,换来了新的生活,换来了一个新的中国。


巴郡山水美如画,川陕红军铸忠魂。奋勇赶超兴巴中,红色基因永传承。


朋友们!让我们携手,把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军精神世代传承。